碳期权的交易原理
生态科研打造森林碳汇“龙岩样板”
生态科研打造森林碳汇“龙岩样板”:森林不仅是“水库”“粮库”“钱库”,在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更是名副其实的“碳库”。近年来,白砂林场与多所高校合作,持续开展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碳汇能力提升机制研究与示范工作:世界首创移动通量观测平台,可为国
森林不仅是“水库”“粮库”“钱库”,在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更是名副其实的“碳库”。
近年来,白砂林场与多所高校合作,持续开展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碳汇能力提升机制研究与示范工作:世界首创移动通量观测平台,可为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直接证据,提升国际话语权;建立目前为止世界人工林树种最多、林分结构设计最为复杂的人工林;开展国内首个“树种菌根类型与森林生态过程长期试验平台”森林碳汇与菌根真菌关系的研究等多个国际领先的林业生态研究实验平台,在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和加强绿色减排能力等方面形成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中和之路。
在白砂林场,由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镜明领衔建设的“物质通量—大气环境—遥感应用”双塔移动通量观测平台,有助于深化我国对于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的机理及大尺度应用研究,为森林碳汇计量提供更扎实的理论依据,并为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直接证据。
“观测平台是在经典的固定观测塔(多为单塔)基础上,针对山地地形特别设计以双塔为基础、移动平台携带自动设备在山坡—山谷之间往复移动、不间断采集随地形变化的生态及大气过程参数,如二氧化碳通量、感热、潜热等,为探讨山地植被生态过程理论提供基础数据, 也为卫星遥感观测和地球系统模型模拟预测提供校验数据。”陈镜明教授表示。
过去几十年,我国在消灭荒山、绿化国土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我国当前林业建设主要以人工营造的单一树种纯林为主,造成森林退化、病虫害频发、森林碳汇能力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一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根本性科学问题,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黄志群教授领衔在白砂林场建立了“森林树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试验平台”,有望为揭示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森林碳汇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其中,32个树种混交林是目前世界人工林中树种最多、林分结构设计最为复杂的人工林。
除此之外,福建师范大学著名林业遥感专家、全球“高被引”专家陆灯盛教授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手段,长期在白砂林场开展森林碳储量的计量监测;福建师范大学郑勇博士在白砂林场开展了基于国内首个“树种菌根类型与森林生态过程长期试验平台”的森林碳汇与菌根真菌关系的研究;陈镜明院士和黄志群教授在白砂林场建立了200亩“森林经营管理与森林碳汇试验与示范平台”。这些合作研究将极大地推动福建省在国际陆地生态学的地位,为福建从林业大省到林业科技强省的转变提供有力支撑,为福建生态文明实践注入科技力量。
“林业部门上下联动,以科研为抓手推进智慧林场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换率。”白砂林场场长邹秉章介绍,目前已引进10余所科研院所、一位院士、两位国家杰出青年和25位教授,30多个科研项目在这里落户。
在白砂林场,越来越多的福建师范大学专家学者及合作单位围绕国家碳中和科学,特别是森林碳汇方面在白砂林场开展各种实验工作,并取得了耀眼成绩: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21项;在Nature子刊等国际TOP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获批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培养博士生、硕士生20余人……这里俨然成为全国森林碳汇研究的高地,国际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地区。
“未来,这里将培养出一支引领我国森林碳循环研究发展的创新团队,建成国际一流的森林碳循环研究中心,成为科技创新的平台和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高地。我们的目标是制定标准,探索森林碳汇方法,摸索出一条可操作的计量方法。”龙岩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田华表示。
“福建龙岩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多项荣誉的背后,是龙岩市林业系统创新思维、多措并举发展科技兴林、增强碳汇能力的优势。今年3月,福建省首家司法绿碳基地落户白砂林场;4月,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龙岩市林业局率先在福建省出台首个森林碳汇补偿机制工作指引——《龙岩市关于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开展司法修复森林碳汇补偿机制工作指引(试行)》,该经验做法在福建全省推广。与此同时,白砂林场与上杭紫金矿业等碳排放企业就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林业碳汇减排行动新机制。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主力,碳汇能力的提升是碳达峰后保障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也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我们将建设一个具有良好配套基础设施、能够服务于综合性生态环境研究的省级平台,加大对‘双碳’科学研究,持续提升林业碳汇能力、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探索林业碳汇金融等,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实质性贡献。”张田华表示。
-
张岳峰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树立战略眼光 坚持系统观念 强化务实作风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2022-10-31
-
碳达峰碳中和专利信息平台2022-10-30
-
蓝厅观察·驻华大使看中共二十大丨卢森堡驻华大使俞博生: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鼓舞人心2022-10-30
-
高世楫: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打持久战,在战略路径上要有所体现2022-10-27
-
山西省首单“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落地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填补了山西省森林碳汇保险的空白2022-10-27
-
关于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的通知【沪科合〔2022〕28号】2022-10-26
-
碳达峰碳中和开局良好2022-10-26
-
深圳出台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 碳达峰碳中和要走在全国前列2022-10-26
-
由《湖南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好碳达峰工作的实施方案》看储能应用方向2022-10-25
-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为碳达峰碳中和“举旗定向”2022-10-23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2022-10-23
-
黑龙江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全文)2022-10-21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召开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启动会,在全行正式启动自身运营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2022-10-20
-
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2-10-20
-
安徽池州:推进建设运行重点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2022-10-18
-
任京东: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