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让湿地既有“绿色颜值”又有“金色价值”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10-27 06:01:38
热度:1

让湿地既有“绿色颜值”又有“金色价值”:◎本报记者 叶 青一群苍鹭时而展翅滑翔,时而闲庭信步,时而休憩筑巢,它们在广州海珠湿地里的水鸟栖息地悠闲自在地生活。进入10月,正是候鸟开始迁徙的季节,也是广州观鸟的最佳时机。“一只、两只、三只……哇

◎本报记者 叶 青

一群苍鹭时而展翅滑翔,时而闲庭信步,时而休憩筑巢,它们在广州海珠湿地里的水鸟栖息地悠闲自在地生活。

进入10月,正是候鸟开始迁徙的季节,也是广州观鸟的最佳时机。“一只、两只、三只……哇,苍鹭太多了,我怎么数也数不清。”在位于广州市核心城区的海珠湿地观鸟栈道上,观鸟的小朋友乐乐开心得手舞足蹈。乐乐一家住在海珠湿地附近,闲暇时都来此观鸟。乐乐妈说:“这几年能很明显感受到鸟类的数量越来越多,时不时还能见到一些候鸟‘新面孔’。”

如何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超大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体系,是我国生态修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海珠湿地用了10年时间探索,走出了一条城市中央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的生态之路。这也是广州市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走出的一条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利用的湿地生态保护之路。

十年间鸟类种群增加两倍多

广州地处南岭山地向珠江口的过渡地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林、田、湖、海”自然资源禀赋,河流水系发达,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根据近期湿地资源本底调查显示,广州市湿地总面积约7万余公顷。

然而,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如何才能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海珠湿地为代表的广州湿地公园开始了探索之路。

海珠湿地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地处世界超大城市中心区域,是镶嵌在城市中轴线上的“绿心”。2012年,广州市政府将面积达1.1万多亩的果园集体农用地征作国有,并通过立法确保所征土地保留农用地性质,禁止在保护区内开展任何商业开发建设活动,为城央湿地夯实保护基础。广州“绿心”的保护从此开启新纪元。

“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将生态优势转换为发展动力。”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所所长胡峰说。

海珠湿地为各类生物创造“食、住、行、游”四类场景,构建果、稻、虫、鱼、鸟城央生态链。基于水鸟行为模式的栖息地设计,海珠湿地的4座鸟岛增加了鸟类栖息面积22989平方米。根据各种类水鸟的腿长、喙长和颈长等身体特征,为它们打造了5.3公顷水深合适、可安心起降的“水鸟食堂”,让海珠湿地从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临时停歇地”升级为重要的“能量补给站”。

这些修复方案,使海珠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逐年上升。近两年,海珠湿地连续发现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两个全球昆虫新物种,以及9个中国新纪录种,包括1个新纪录科和3个新纪录属,都是在中国首次发现并记录。同时,鸟类种群,十年间从77种上升到187种,是原来的2.42倍。如今,鹭鸟群飞的景象在海珠湿地已是平常事。

从“城市公园”变为“绿色家园”

保护湿地,对城市发展有何意义?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专委会副主任傅京燕指出,保护和建设湿地促使生物多样性增加,产生了良好的生态价值。

“生态产品可通过发挥其生态功能,减少特定灾害或相关环境现象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也是其经济价值的一种方式。”他表示,“湿地可以其独有的生态功能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释放生态红利,能吸引新型产业,尤其是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等相关产业在区域内聚集、发展。”

在胡峰看来,海珠湿地为城市提供了全面的生态服务,利用8种生态工艺,永续调节周边10平方公里内涝、污染、热岛等问题,既有“绿色颜值”,也有“金色价值”,为全球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良好范例。

从“城市公园”变为“绿色家园”,市民能在海珠湿地感受到融汇了繁华都市和自然生态的美景。

“我们在海珠湿地开展科研项目约90余项,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生态定位站建设,形成多领域多方参与的科研监测体系,为研究城市与湿地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样本。”广州市海珠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蔡莹说。

湿地,正润泽着广州这座千年花城,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广州已建立以湿地公园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介绍,截至目前,广州共建成湿地公园25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2个),设立湿地保护小区32个,建成自然保护地89处。

广州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推进红树林、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利用生物、物理等措施修复重建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面积3800公顷,有效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同时,为公众休憩、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平台。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以海珠湿地为代表,广州针对不同类型的湿地,探索实践湿地生态修复,总结出富有广州特色的生态修复方案,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海珠湿地、花都湖湿地、南沙湿地等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物种多样性不断丰富,成为湿地保护修复典范。

据各点最新监测数据,广州市湿地范围有维管束植物835种,动物1208种,其中昆虫738种,鸟类187种。

尤为突出的是,广州积极探索湿地保护修复和生态价值转化途径,因地制宜、一地一策,既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游憩休闲生态产品,又提升了周边地区的营商环境水平,走出一条湿地治理服务城市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南沙湿地作为广州南部的生态调节器,为推进落实“南沙方案”提供生态绿核支撑。

花都湖湿地从一个千疮百孔的采石场,变成了今日白鹭嬉戏、水草丰美的国家湿地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近千万。

天河湿地公园基于海绵城市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综合措施,建设成为集水质净化、雨洪调蓄以及休憩科普于一体的多功能智慧湿地,为天河智慧城夯实生态基底。

黑脸琵鹭、银鸥流连于城市中央的麓湖景区,水獭、豹猫、赤麂、白鹇……这些广州人旧时常见的野生动物重现人们视野,这些情景见证着广州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科技日报)

  1. 刘俏:我国逐渐搭建起相对全方位的绿色金融生态体系
    2022-10-26
  2. 中国碳卫星观测首次成功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定量监测
    2022-10-25
  3. 《全球城市潜力排名》:中国城市在潜力排名上优于全球水平
    2022-10-24
  4. “近零碳城市”ISO国际标准研讨会召开
    2022-10-24
  5. 《从绿到金》:打造企业增长与生态发展的共生模式 作者:〔美〕丹尼尔·埃斯蒂,安德鲁·温斯顿 译:张天鸽 梁雷梅 出
    2022-10-24
  6. 中国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稳妥有序推进全国碳市场
    2022-10-23
  7. 中国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稳妥有序推进全国碳市场
    2022-10-21
  8. 巢湖生态治理十年:从荒滩到绿色湿地
    2022-10-21
  9.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视频会见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长
    2022-10-21
  10. (中国这十年·侨声)沈开艳:“生态绿色”已唱响长三角经济枢纽高质量发展先声
    2022-10-20
  11. 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第四 全国超大城市中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低空气质量榜单:深圳稳提升成效显
    2022-10-20
  12. 安徽合肥:秋日湿地“奏响”“绿色乐章”
    2022-10-19
  13. 中国印发湿地保护规划 将实施30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2022-10-18
  14. 东珠生态:签署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林草碳汇资源开发)合作意向协议
    2022-10-18
  15. 古树见证乡愁乡兴 广西传承生态文化让“绿色化石”焕发生机
    2022-10-15
  16.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促进产业生态双赢
    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