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发展“个人碳账户” 需平衡好隐私保护与数据收集 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来源:金融时报
时间:2022-09-27 08:31:01
热度:1

发展“个人碳账户” 需平衡好隐私保护与数据收集 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本报记者赵萌今年以来,数十家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个人碳账户”,标志着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正在加速向个人碳金融领域迈进。与此同时,银行基于碳账户体系的场景应

本报记者赵萌

今年以来,数十家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个人碳账户”,标志着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正在加速向个人碳金融领域迈进。与此同时,银行基于碳账户体系的场景应用也在密集上线。绿色信用卡、碳积分、低碳贷等金融服务产品不断涌现。业内人士认为,个人碳金融将成为商业银行拓展零售业务新的增长点以及引导支持消费转型的重要方向。

目前,国内“个人碳账户”建设仍处于探索期,基于碳账户的场景应用创新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例如,用户在企业经营和日常生活中的碳减排量化计算、累计和信息保护是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碳金融的首要难题。围绕“个人碳账户”的相关话题,近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专访。

《金融时报》记者:何为“个人碳账户”?目前是否有国际先进经验可以借鉴?

王遥:目前,对“个人碳账户”尚未有统一而明确的定义。根据目前的实践,“个人碳账户”或可定义为:个人或企业主体依据国家碳排放计量标准,对自身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进行计算,从而得到特定时间或空间范围内的碳排放量,以明确其在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主体责任,为我国经济低碳转型提供数据支持。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多年前就已试行建立碳账户,依靠碳积分制度量化个人及企业的碳减排行为,鼓励消费者加入绿色低碳生活行列。例如,澳大利亚在2010年曾推出个人碳交易计划,为每一位“碳信用卡”使用者配备一定碳额度,可在购买汽油等能源时进行相应抵扣;韩国也曾通过银行向公众家庭发放“碳银行卡”的方式,记录用户在过去半年时间内的自然能源使用情况,若使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则给予相应积分奖励。

总体而言,当前,国内外“个人碳账户”大多采取自愿的形式,是一种有助于逐步培养大众对低碳减排接受度的有效碳普惠机制。但目前不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层面,“个人碳账户”的体系建立和应用方法仍有待完善。当前,我国学术界已在持续拓展对碳交易及碳普惠机制运行等方面的研究。因此,碳账户作为碳减排的有效手段和碳普惠机制的关键载体,在日后的应用将会不断成熟完善。

《金融时报》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商业银行纷纷布局“个人碳账户”?

王遥: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主体,不仅应加大对节能减排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也需重视拓展终端消费市场的服务空间,搭建“个人碳账户”将有利于有效利用市场配置作用,达到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的目的。

对于银行自身而言,“个人碳账户”的建立将更有利于其拓展绿色金融业务创新。银行可基于碳账户中用户的绿色消费行为数据,开发更适合于市场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更有效地促进绿色金融业务拓展,并通过积分兑换等激励机制提升客户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对未来推动个人参与碳市场交易以提升市场流动性发挥关键作用。同时,碳账户可以准确获取个人的碳排放表现,银行可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实现为个人或企业提供基于碳减排表现的差异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从而以金融举措推动更多社会主体增强减排主动性。

此外,银行可与政府、互联网企业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科学的碳普惠方法,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个人碳账户”的应用与场景拓展,并与居民生活各领域挂钩,精准分析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强化数据隐私管理保护,在合规的前提下获取有效的碳减排行为数据、完善碳普惠激励机制,撬动更多力量、以更大维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目前我国“个人碳账户”的建设处于初期摸索阶段,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您认为需要完善哪些制度安排以推进其发展?

王遥:首先,需完善碳核算体系建设。碳账户背后的计算方式主要是通过碳排放因子来达成相应的转换,而碳排放因子的确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针对不同地区需要考虑不同的排放情况。而且,减排量计算中,基准线的确定也至关重要,个人绿色消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面对复杂的大众行为,难以合理地确定基准线。此外,碳账户需要对个人或企业日常生活及生产行为的相应信息进行收集,而个人的信息采集工作在目前来看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信息来源。因此,未来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完善,建立一致的碳核算数据标准、强化碳数据搜集和处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不断提高基准线确定的合理性,将成为发展碳账户与碳市场的重要内容。

其次,银行需要持续做好对客户绿色消费现状的摸排与了解,基于客户的绿色消费行为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发更有效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同时,可通过银企合作,积极探索碳减排数字账本,在金融科技赋能碳账户建设上持续投入研发资金,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拓展潜在客户,精准分析用户需求,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的数字账本。

再次,随着各界对信息安全的日渐关注,个人相关信息的隐私保护也关系到“个人碳账户”的未来发展。碳账户在对客户绿色行为进行信息采集的同时,不能忽视保护客户隐私。相关监管部门应出台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查制度,通过现场检查、非现场监测等方式对“个人碳账户”的信息安全进行定期监测审查,对存在金融机构泄露和滥用客户隐私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如何平衡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与碳排放数据的精确度是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金融时报》记者:您如何看待“个人碳账户”的未来?

王遥: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我国目前的碳减排政策与服务偏重产业端,在消费端仍较为单薄,这是日后我国推行“个人碳账户”等碳普惠模式急需加强的部分。因此,未来,“个人碳账户”的建设不仅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积极布局,也需要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等各相关参与方的共同努力,突破以往自上而下的传统治理模式,建立起一个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社会共治模式。

政府方面,相关部门应积极通过完善政策和管理办法有效引导个人节能减排,例如,健全绿色消费法律体系、建立完善个人碳排放核查和监管体系、强化政企合作扩大碳账户的应用覆盖范围等。企业方面,各行业企业尤其是电商平台与零售企业应继续探索多种形式提升绿色产品推荐力度,更加重视提升绿色消费的售后服务等。学术机构方面,可充分发挥学术优势,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低碳环保领域工作提供支持,助力培育社会低碳文化,宣传倡导“全民减碳”。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