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金融科技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应用场景提速扩围

来源:证券时报
时间:2022-09-15 11:20:44
热度:1

金融科技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应用场景提速扩围:从支持小微企业普惠发展、助力绿色农业到个人碳账户等。近日,多家机构发布的金融和科技融合应用的实践案例表明,金融科技赋能中国绿色转型正提速扩围。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当前部分落地实践的金融科

从支持小微企业普惠发展、助力绿色农业到个人碳账户等。近日,多家机构发布的金融和科技融合应用的实践案例表明,金融科技赋能中国绿色转型正提速扩围。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当前部分落地实践的金融科技推动绿色发展案例,大多以解决产业和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市场化运作,具有行业推广价值,正在为监管部门、政府、企业或者个人所广泛接受。

科技助力生产端绿色金融向纵深延展

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较年初增长7.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6%,仅半年时间净增加高达3.53万亿元。截至2022年3月,中国境内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同样位居全球前列。绿色金融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绿色产业发展带来的投融资需求增长,向金融机构提出挑战、提供机遇。近日发布的《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2)》指出,2021年以来,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的深度与广度进?步得到延展。在应用场景上,金融科技在绿色资产识别上已有较多实践,同时也稳步在绿?数据采集、环境?险预警与流程管理、环境信息披露等场景进?尝试。在重点领域上,开始探索向绿?农业、企业碳账户构建、?融机构碳核算?法学、?融?持?物多样性保护和转型?融等领域拓展。

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实践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先锋队。浙江省湖州市作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湖州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湖州银行绿色信贷管理系统的创新尝试已经得到复制推广。今年,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被列入《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2)》的年度跟踪案例。该体系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主体ESG识别和评价进行了有益尝试。据统计,截?2021年12?,在该评价体系的?持下,湖州绿?贷款余额同?增?49.46%,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38%,?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截?前,当地采?该评价体系发放的贷款不良率为零。湖州市金融办副主任黄丁伟介绍,这一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数字化。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19年全球农业温室?体排放占?达14%-20%。中国?银?成都分?及中国?银?成都分?营业管理部以?南财?研究团队计算的数据为“碳排放量”,以“农村?电量占?×碳排总量”估算中国?义农业部?碳排量,结果显示近10年来中国农业碳排放占?达16%-19%。

在助力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方面,成都上线了数字农业系统。成都市金融局局长梁其洲表示,政府支持、企业创建、金融机构等参与的成都数字农业平台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基于数字农业平台形成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生态圈,数字技术通过精准的耕地作物识别、环境监测、适种分析、灾害预警、产量预测等手段,建立了完整的粮食生产管理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整合农资、金融、农业社会化服务等资源,形成了全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生态圈。二是成为现代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助力涉农普惠信贷。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ESG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刘嘉龙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从2016年全球G20绿色金融倡议发布以来,我国是第一个建立全面的绿色金融发展指引的国家,支持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在质量和效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引领了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大多以解决产业和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探索,通过市场化运作,具有行业推广价值,正在为监管部门、政府、企业或者个人所广泛接受。

多主体竞逐消费端绿色转型创新

除了生产端的绿色转型,倡导消费端的绿色低碳转型创新也在积极探索。2021年,人民银行衢州中心支行在银联云闪付APP上推出了衢州碳账户,能够记录用户的绿色出行、绿色政务等行为,并创新建立了个人碳积分信用机制。今年8月,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与人行武汉分行、人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各大金融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推动在武昌率先启动个人银行碳账户试点,为下一步全市铺开碳普惠试点打下基础。也是8月,阿里巴巴推出脱胎于国内最大电商平台淘宝的“88碳账户”,可汇集用户在淘宝、饿了么、菜鸟和咸鱼等平台产生的碳减量。

在第三届北大光华案例日论坛上,平安银行战略发展部董事总经理卢乐书首次提出了居民碳账户的概念,描述了政府、监管机构、互联网公司和银行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进行碳账户的布局。

“头部互联网公司具备场景和用户优势,能够快速将场景铺开;商业银行则是运用丰富的零售端金融工具和个人信用体系将碳的类货币属性做深。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则通过标准的建立,有望将各类碳账户打通形成居民碳账户,而官方认定的统一核算标准能在这个过程起到关键作用。” 她说。

相关研究表示,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中,65%甚至70%以上的碳排放量是来自家庭消费。从消费端入手引导居民的低碳意识和绿色消费行为意义重大。

卢乐书介绍,伴随“双碳”目标的推进,金融机构纷纷试水碳账户。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推开,企业碳配额的资产属性已经逐渐明晰,个人碳减排量也有望成为类货币的碳资产,需要由个人碳账户来承载。在她看来,商业银行具有完善的账户体系,运营能力和外部监管,天然具有建设个人碳账户的优势,能够兼顾公益性和营利性。

消费端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产品的基本模式是,用户绿色行为可获得绿色能量,进而兑换绿色权益,激励引导用户践行绿色行为,从而形成闭环。卢乐书认为,对于银行零售业务拓展客户本身就有获客成本,如果能够将其与绿色相结合,这并不会额外增加商业银行的成本负担,而是将用户引导到了绿色低碳的消费习惯领域。所以如果能够将其与经营深入融合,可以实现商业和公益并举。这个过程中,能够通过减碳模型科学核算减排量,提升核算公信力是关键一环。建议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商业主体一道,主动投身到个人碳账户建设中来,并可以开始尝试局部联盟。从行业力量的横向标准建立,到跨界联动的纵向合作,或是居民碳账户逐步打通的路径。她同时也希望监管机构和政策相关方能注意到这些积极的尝试,并给予更加明确的指导,将社会各界的尝试凝成合力,共同践行“双碳”目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闫龙表示,通过银行的行为引导用户在生活当中实现更好的减排效果。希望有更多金融机构可以共同参与。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