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智库报告:充分释放“零碳红利”,再造中国制造新优势

来源:证券日报网
时间:2022-09-14 15:30:52
热度:1

智库报告:充分释放“零碳红利”,再造中国制造新优势:本报记者向炎涛9月13日,财新智库发布首份初步全面探索中国制造实现碳中和的报告《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该报告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

本报记者向炎涛

9月13日,财新智库发布首份初步全面探索中国制造实现碳中和的报告《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该报告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报告系统定义了中国零碳制造及其实现路径,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对接国际的零碳标准和认证体系,助力中国制造业平稳迈向碳中和。

继人口红利、效率红利后,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要抓住“零碳红利”,以双碳战略为契机再造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联想集团、施耐德电气、中国宝武集团、宁德时代等8家企业案例入选优秀案例,全面展示了不同制造场景下的先行产业实践。

近期,中国双碳目标由顶层设计走向落地执行,国际市场碳关税机制逐步实施,国内政策及国际标准的完善都大大增加了制造业的低碳转型压力。报告首次提出双碳目标下的产业优势再造红利点——“零碳红利”,即围绕智能化和5G发展所带来的低碳技术红利、产业碳资产和国内碳市场环境优化所带来的碳市场红利、中国制造企业与国际碳关税接轨的国际化红利。

伴随着生育率降低、老龄化加剧,中国社会长期倚靠的“人口红利”面临拐点。倡导顺应人口结构变化而调整产业结构的“效率红利”概念应运而生,即通过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现今全球能源危机持续发酵,碳中和已成为大势所趋,“零碳红利”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新动能。

报告亦指出,虽然低碳技术红利、碳市场红利、国际化红利这三项“零碳红利”充分揭示了中国制造产业零碳转型的优势所在,但当下“零碳之路”并非一蹴而就,仍然面临着关键低碳技术水平薄弱、零碳制造相关标准和体系不健全、能源结构亟待优化、零碳制造政策支持有待完善、制造业中小企业参与困难等挑战。

针对标准化的建立和对接这一紧迫挑战,报告从零碳制造的内涵、标准和路线图等维度出发,进一步明确零碳制造概念,将零碳制造定义为制造业企业通过用绿色能源、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创新,以及碳税、碳汇等市场机制创新方式抵减企业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额,实现企业向外界环境的综合碳排放为零的新工业制造方式。

中国制造业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用30年左右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因此,中国“零碳制造”必须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方案。联想集团副总裁、全球电脑与智能设备首席质量官王会文表示:“立足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优势和实体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加速‘数实融合’,构建零碳制造体系,才是平稳迈向碳中和的关键。”

联想集团将“零碳”理念贯彻在绿色产品创新中,形成了从产品设计、材料、生产、包装、物流运输,到产品能效、生命周期末端管理等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绿色产品项目。与此同时,联想集团持续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其研发的低温锡膏工艺可在加快焊接速度的同时增加产能,减少35%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温水水冷服务器”可帮助绿色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实现成本与效益的完美平衡,每年降低超过42%的电费节省和排放。在智能生产方面,联想集团自主研发的先进生产调度系统LAPS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线闲置等方式,每年可减少2000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