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把低碳优势化为竞争优势
把低碳优势化为竞争优势:■黄世坤 党中央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必须以实际行动落实到位。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需要注重稳步降碳与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协同增效,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
■黄世坤
党中央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必须以实际行动落实到位。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需要注重稳步降碳与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协同增效,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把握好、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是全国统筹和地方作为的关系。
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坚持全国统筹,内在地要求地方积极作为、正确作为,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
降碳中也有政治。它与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等密切相关,关键要有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和科学谋划,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
如果只是简单地层层分解任务,不花大力气推进发展方式变革,遇“红线”时搞拉闸限电“一刀切”、运动式减碳或“碳冲锋”;又或者不顾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定过高减碳目标,搞盲目攀比,甚至突击安排“双高”项目上马等,都是简单化乱作为或不担当、不作为的表现。
二是节约优先与开源增汇的关系。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必须坚持节约优先。根据规划,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到2060年将达到80%以上。可见,开源、增汇同样重要。节约优先和开源增汇犹如车之两轮,需要同时兼顾。
坚持节约优先,必须准确把握节约的科学内涵,不能将“节约”简单理解为“减量”。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关键是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提升能源资源使用效率。
我们不能离开国情来谈节约优先。以煤为主是我国能源利用的一个基本国情,关键是要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使之适应低碳发展需要。
在节约与开源的衔接上,应当“先立后破”。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防止人为“断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这是鼓励开发使用新能源的更大力度政策导向,要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在降碳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有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有效建立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
2021年7月16日,我国正式启动碳排放权全国交易市场。至2021年12月22日,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成为同期全球最大碳市场。目前,我国碳市场还主要限于电力行业,要稳步扩大覆盖面、丰富交易方式。
还要看到,即便有了市场机制,政府仍要综合利用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各类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政府与市场作用有机协同,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按照“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坚决拿下来”等重要要求,碳减排领域也有必要设置资本“红绿灯”。
四是国内降碳与国际协同的关系。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既要立足国情统筹国内国际能源资源,推广先进低碳技术和经验,又要统筹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对外斗争与合作,不断增强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深入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论述,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优化贸易结构,严格管理“双高”产品出口,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降碳领域,也应相应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利用能源资源、低碳技术和碳排放权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五是坚定减排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放任气候变暖必将招致大自然的报复。良好的气候条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宝贵自然力,坚定减排和稳定发展可以兼得。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倘若应对不当,也可能伴随经济、金融、社会等各类风险。当前,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碳达峰碳中和也要防止过度反应。在降碳中,要注重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活。
同时,要在降碳中充分发现和把握机会,发展低碳产业,加快技术进步,高效开发绿色产品,不断把低碳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为经济社会转型增添内生动力,确保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
进一步来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处理好上述五大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和中长期关系的切入口、关键点。
展望未来,中国碳达峰行动将实现同期世界上碳排放强度的最大降幅,也将以历史上最快速度实现由碳达峰到碳中和,任务极为艰巨,使命极为光荣。只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国必将在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写下更加辉煌壮丽的史诗。(作者为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上一篇:绿色信贷余额517.83亿元
-
环保行业周报:多点开花 政策保驾碳中和落地2022-02-07
-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山西力量2022-02-07
-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评论|正确认识把握、坚定不移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2022-02-07
-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能力提升 《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发布2022-02-07
-
碳中和系列报告(一):碳排放权交易行稳致远 中国迎来“赶考”新进程2022-02-07
-
兴银基金袁作栋:万物皆周期 挖掘高性价比的碳中和投资机会2022-02-07
-
国泰ETF资产配置月报:2月份建议关注国泰碳中和50ETF、新能源车ETF、煤炭ETF、光伏50ETF等2022-02-07
-
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建言2022-02-07
-
【碳达峰碳中和在行动】甘肃平凉开建西北首个碳普惠城市2022-02-07
-
为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建言2022-02-07
-
北京冬奥会一系列低碳环保技术应用给奥运历史立下绿色标杆“绿电”百分百 碳中和出圈2022-02-07
-
编好降碳路线图 助推区域碳达峰2022-02-07
-
以色列驻华大使潘绮瑞: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意义重大2022-02-06
-
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的试验场2022-02-06
-
银华基金李晓星:2022年投资核心词:碳中和、稳消费,看好核心资产2022-02-05
-
欧洲央行管委维勒鲁瓦:碳中和可能会对通胀构成长期性的影响202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