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发行规模激增 绿色金融债步入“快车道”
发行规模激增 绿色金融债步入“快车道”:多家银行绿色金融债发行有新动作。近日,厦门银行及成都银行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马鞍山农商行4亿元绿色金融债于2022年1月14日发行;国家开发银行150亿元绿色金融债于2022年
多家银行绿色金融债发行有新动作。近日,厦门银行及成都银行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马鞍山农商行4亿元绿色金融债于2022年1月14日发行;国家开发银行150亿元绿色金融债于2022年1月19日发行。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债券成为银行新的发力点。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2021年全年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规模约为1130亿元,而仅12月一个月就有5家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总规模为280亿元,占比近三成。
此外,从各监管部门看,对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支持力度空前,如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更新绿色金融债券适用分类标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制定相关政策支持省内法人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
业内分析预计,绿色金融债专项用于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在2022年甚至未来数年都有增长空间。特别是绿色金融债是未来新经济周期中的重要品种,规模和数量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信号: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受银行青睐
银行密集获批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近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信息显示,厦门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10亿元、3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金融债券;成都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金融债券。2021年12月下旬,招商银行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债券。
2021年以来,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商业银行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促进绿色信贷领域发展。Wind数据显示,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19日,6家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合计发行规模为43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7亿元增长约660%。
“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规模大增,一方面由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巨大的绿色投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加快创新相关产品和服务,推动绿色金融债步入发展‘快车道’。另一方面,2021年以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等政策制度陆续出台,为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债券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告诉记者。
中投协咨询委绿创办公室副主任郭海飞表示:“在碳达峰与碳中和国家目标积极推进落实的当下,金融资本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力度越来越大,绿色金融也是促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加速器,国务院、央行和银保监会对于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考核评价也逐步加强,加大绿色金融发展力度成为银行迫切而重要的工作。而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成本低、规模大、周期长的绿色金融债券则是金融机构绿色融资的重要工具,是金融机构投向绿色低碳产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银行比较青睐绿色金融债券。”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战略研究部总经理杨海平认为:“绿色金融债券能够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减少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绿色金融债产品丰富,创新活跃,契合绿色经济、绿色金融创新热点。”
与此同时,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大。
2021年4月,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已于2021年7月起正式施行,绿色金融债券适用分类标准随之更新。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高昊宇表示:“《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正式施行,真正实现了我国绿色债券界定范围的国内统一,进一步加强了境内外投资者对绿色债券的认可,加强了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意愿。”
此外,近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制定印发的《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实施细则》明确,将包括境内绿色贷款和境内绿色债券在内的绿色金融业务纳入银行机构评价范围。此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支持成都银行、乐山商业银行等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并推动更多四川省内法人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
2021年12月下旬,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发布《“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NAFMII会员在行动”倡议书》明确,要积极参与绿色债券国内标准建设工作,提升绿色债券的第三方评估认证水平,强化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力度等。
重点:寻找优质项目和绿色投资人
随着银行绿色金融债发行数量及规模的扩大,银行机构也应提高相应的发行能力。
郭海飞认为,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主要需要关注的是发行额度、期限、利率,以及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在发行完成后比较重要的是如何寻找到节能减排降碳效果更好的优质绿色项目,在投资完成、债券存续期内,需密切关注及时披露所投项目的环境效益,定期披露所支持项目的环境信息,一旦发现伪绿项目,应采取列入信用黑名单等惩罚措施,对于环境效益优秀或不达标的项目应采取利率优惠或上浮等奖惩措施。
汪惠青表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需要针对制约绿色金融债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发行成本、把控发债规模、提高‘绿色’项目识别能力等发面多下苦功。”
“如何吸引绿色投资人的投资,比如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承销人如果是其他银行,同时绿色金融债券的投资人也主要是其他银行,那么还应设置合理的防火墙和隔离机制。”郭海飞补充道。
相比绿色信贷的成熟发展而言,我国绿色金融债起步较晚,目前仍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
据悉,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主体主要落实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的要求,其绿色金融行为具体环境效益为“可测度、可核查、可验证”。 高昊宇认为,从发债银行的具体实践看,还存在需要破解的难题。“一是环境效益信息缺乏统一的标准,投资者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二是疏于对项目进行后续的跟踪,三是第三方绿色评级市场不成熟、不完善。”
高昊宇给出的相应解决方法为:“一是做好低碳项目的储备工作,做到募集资金及时全部投放至绿色产业项目,无闲置资金;二是做好发行存续期信息披露工作,可以以专项报告的形式定期披露绿色低碳项目进展情况、实际或预期的募投项目碳减排效果等内容;三是按照市场化原则选择优质中介机构,从第三方角度独立开展绿色金融信息核查,并出具债券发行前和债券存续期跟踪评估认证报告。”
记者从工商银行了解到,2021年,该行成功发行了首笔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还成功发行了境内首期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该绿色金融债券是我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以来,全国性商业银行境内发行的首只绿色金融债券。
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境及气候风险防控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环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紧密相关。加强环境及气候风险管理对制约生态破坏性项目投资、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生态友好领域、促进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除大行外,近年来,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商业银行逐渐成为绿色金融债券的主要发行主体之一,如何加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成为重要课题。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实现零碳排放,中林集团成首家完成碳中和目标央企2022-01-21
-
大湾区绿色金融创新按下“快进键”,机构推动碳减排压力仍存「大湾区金融与资本市场前瞻」2022-01-21
-
实现零碳排放 中林集团成首家完成碳中和目标央企2022-01-21
-
住建部部署2022工作首提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 全年筹建保障租赁房240万套2022-01-21
-
浙江省将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平台、推广碳排放空间承载力监测分析和碳达峰碳中和动态监测、预警、评估等应用2022-01-21
-
中共遂宁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建设绿色智造名城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2022-01-21
-
积极拥抱绿色金融 机构热议投资机遇2022-01-21
-
服务“双碳”战略 兴业银行成功承销国开行2022年首期绿色金融债券2022-01-20
-
粤政协委员建言实现“双碳”目标:加强自主创新 加大绿色金融保障2022-01-20
-
粤政协委员建言实现“双碳”目标:加强自主创新 加大绿色金融保障2022-01-20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素源: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是资本市场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积极探索 未来还将发布更多绿色指数2022-01-20
-
用绿色金融呵护绿水青山2022-01-20
-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总经济师陶昌盛: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的发布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2022-01-20
-
上海市市长龚正:2022年上海要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 新增光伏装机30万千瓦2022-01-20
-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2022-01-20
-
国开行在上清所发行5年期“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 总额150亿元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