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低碳转型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时间:2021-12-06 08:51:05
热度:1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低碳转型:本报记者王晶晶 “双碳”目标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应如何应对挑战,又抓机遇,转向绿色发展?12月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青年企业家峰会的“双碳目标下的企业转型与创新”环节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

本报记者王晶晶

“双碳”目标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应如何应对挑战,又抓机遇,转向绿色发展?12月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青年企业家峰会的“双碳目标下的企业转型与创新”环节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金融专业人士、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朱云来,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彦辞,渣打银行(中国)总裁、行长兼副董事长、区域行政总裁(中国及日本)张晓蕾,荣程钢铁集团董事长、荣程普济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君婷分别围绕主题进行观点分享。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夏光主持该环节。

刘世锦认为,“双碳”目标是我国经济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要做到“三个不能”和“两个创新”。一是减碳不能单打一,应坚持降碳、减污、增绿、增长协同推进。二是减少碳排放不是减少生产能力,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政策的供求秩序,减碳不能“运动式”。三是减碳不能指标错位。他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尤其要重视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重点做好技术和制度“两个创新”,做好碳核算和生态核算,在此基础上建立碳账户和绿色责任账户,确定各个主体的减排责任。

朱云来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要素生产率、技术发展的长期趋势,结合全球碳浓度系统性增加的背景,提出中国高碳行业的转型路径。他认为,达成减碳目标是有可能的,也是可以做得到的。以电力行业为例,如果每年新增1亿千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量,让当前22亿千瓦装机量的煤电资产自然折旧退出,那么在20年左右完成系统的转型。其他高碳行业也可以在20年-30年完成转型。

彦辞认为,中国在航运业脱碳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他建议,建立服务中国港口的零排放燃料基础设施,选择碳中和燃料,确保生产和供应零碳排放燃料。成立航运脱碳委员会,以开发零碳排放技术为目的,加强航运价值链相关方之间的合作,包括造船厂、航运公司、船舶设计院、零碳排放燃料供应商等,同时,鼓励中国金融机构也参与其中,将中国绿色融资方式与国际实践接轨。

“双碳”号角吹响,企业如何应对?戴璞表示,气候绩效是一种新竞争力。实现“双碳”目标,我们既要兼顾短期利益,更要关注中长期利益。持续性脱碳转型不仅涉及供应链各个部分,还包括新技术应用。促进企业脱碳转型,需要政府、协会、企业等多方协同发力,构建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张晓蕾表示,企业要根据“双碳”目标制定政策规划和总体框架,结合自身战略发展制定相应的碳减排目标,并落实到详细的过渡计划以及路线图上,对自身的碳排放数据等环境信息进行实时披露。同时,关注在碳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做好前瞻性的风险预测和评估。另外,龙头企业在促进自身的低碳转型的同时,要带动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低碳发展。金融机构应在减排的过程中不断地把资金向需求最高、挑战最大的市场和企业进行调动。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