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逐鹿”绿色金融 机遇挑战并存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9-07 14:41:11
热度:1

“逐鹿”绿色金融 机遇挑战并存:近期,各大上市银行相继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中国银行保险报》梳理发现,上市银行在绿色金融实践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有4家国有大行绿色贷款余额破万亿元。但是对于各家上市银行而言,在促进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

近期,各大上市银行相继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中国银行保险报》梳理发现,上市银行在绿色金融实践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有4家国有大行绿色贷款余额破万亿元。但是对于各家上市银行而言,在促进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既面对机遇也面临挑战。

4家国有大行绿色贷款余额破万亿元

在已披露绿色贷款余额情况的银行中,有4家国有大行的绿色贷款规模超过万亿元。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达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16.21%;农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76万亿元,增速16.4%;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紧随其后,为1.57万亿元,增速16.65%;中国银行虽然并未明确披露上半年绿色贷款详细数据,但在该行发布会上,中国银行行长刘金介绍,今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并持续增长。交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088亿元,增速12.65%;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3171亿元,增速12.87%。

股份行也在加大绿色贷款的投放力度。截至上半年末,浦发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2729亿元,居股份制同业前列,其中长三角区域绿色信贷余额1060亿元;招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为2387.43亿元,较年初增加301.55亿元,增幅达14.46%;华夏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000亿元,去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为1800余亿元;浙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846.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1.36亿元,增幅7.81%。

城商行方面增速较为迅猛。截至上半年末,上海银行绿色贷款投放金额102.63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89.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26%;北京银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312亿元,较年初增长19%。

除绿色贷款外,不少银行还披露了绿色债券发行、承销情况。中国银行协助客户在境内发行绿色债券509亿元,其中实际承销份额209亿元;农业银行绿色债券投资规模752亿元,增速14.9%;工商银行绿色债券投资、绿色非标代理投资、绿色租赁融资等余额4000多亿元,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近100亿美元,开展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等各类绿色债券的投融资业务,主承销碳中和债券12只;建设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承销14笔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类债券1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截至今年6月末,已累计承销境内外绿色债券97笔,累计承销规模超4300亿元。

此外,为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各家上市银行在优化相关业务流程、强化配套的支持保障措施等方面也下足了“硬功夫”。建设银行在政策指引、资源配置、考核激励、评价体系以及流程管控等方面制定专门措施,主动优化信贷结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支持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领域,加强火电、钢铁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管理,“两高”行业贷款的占比保持连年下降的趋势;浦发银行推出了“浦发绿创”品牌,并发布《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3.0版本,聚焦绿色“智造”、绿色城镇化、环境保护、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碳金融等领域,构建绿色服务体系。

“赤道银行”打造差异化“先行样本”

“赤道银行”是指宣布在项目融资中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赤道原则倡导金融机构对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融资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核查义务。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7家赤道银行,2008年,兴业银行成为我国首家赤道银行,此后,江苏银行、湖州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绵阳市商业银行、贵州银行、重庆银行先后加入。这7家赤道银行无疑是我国绿色金融的先行者。

从半年报来看,上述银行均在此领域摸索出了自己的特色路线。作为我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发挥集团化经营优势,以更加多元化的融资工具鼎力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截至6月末,该行绿色融资余额达1.2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01%;绿色金融客户数达3.29万户,较年初增长24.80%。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29.19%至4127亿元,位居股份制银行之首;绿色信托存续规模突破500亿元;绿色租赁业务融资规模较年初增长12.09%至384亿元;绿色理财落地首款聚利ESG私募产品;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近160亿元,同比增长近1000%。

目前兴业银行已经对接全国统一碳市场的注册登记和清算结算平台,与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布局全国碳市场,当好环境权益做市商。据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介绍,到2025年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要突破2万亿元,客户数突破5万户。

江苏银行则有不同的侧重。在组织架构上,该行在总行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和绿色金融工作组,统筹推动全行绿色金融经营发展,将绿色金融部升级为总行一级部门,并设立绿色专营支行,全力打造绿色金融专业化经营体系。在信贷投放上,江苏银行调整信贷政策,优先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重点行业,加大对长江大保护、无废城市建设、风电光伏等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创新推出“绿票e贴”“绿色创新组合贷”“环保贷”“光伏贷”等特色化绿色金融产品,落地江苏省首单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贷款。报告期末,绿色信贷支持项目实现年减排标准煤6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133万吨、节水2148万吨,取得了较好的环境与社会效益。江苏银行还强化金融科技支撑,打造绿色金融专业化系统;开发智能化管理和应用模块,实现企业ESG评级、绿色信贷智能认定、环境与社会风险智能分类等功能,为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掘金绿色金融机遇与挑战并存

需要注意的是,绿色金融是新的业务机遇,同时也是银行面临的挑战。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2021年6月“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进会上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都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对金融系统自身的绿色转型来说,也是一场硬仗、一次大考,在此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周亮表示,一方面,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要因应形势的变化进行战略调整,确保对环境友好、气候友好经济活动的有效激励;另一方面,减污降碳会改变资产估值和市场预期,影响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绿色转型过程中,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和项目逐步退出,使存量信贷资产质量承受劣变压力。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胡宏海于7月撰文指出,碳中和或将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全球性标准,甚至是投资进入的“门槛”,给银行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一是客户结构调整。对于银行而言,需要密切跟踪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碳达峰时间表和进度,制定“积极支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差异化融资政策。二是资产重新配置。在“双碳”目标约束之下,一些行业生产成本将会出现明显上升,在需求弹性相对降低的情形下,行业利润率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银行在资产配置上面临调整压力。

对此,上市银行业已有所警惕。在筑牢风险底线方面,不少上市银行都选择加强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把环境和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融入信贷全流程,对相关客户实施分类管理,密切关注企业生产及项目建设对能源消耗、碳排放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如建设银行在企业评级的模型中,对环境和气候风险进行更充分的评估,审批流程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加强环境风险系统的管控,增强客户的甄别和选择能力。工商银行正在积极研究推进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开发投融资领域碳核算技术及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1.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举行 聚焦数字助力绿色发展
    2021-09-07
  2. 深圳地铁:完成发行25亿元绿色公司债券 票面利率最高3.7%
    2021-09-07
  3. 火电绿色化成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2021-09-07
  4.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召开 相关机构、企业签署数字碳中和战略合作备忘录
    2021-09-07
  5. 国有六大行期中考:绿色金融亮点多, 建行、工行占据数字人民币市场“半壁江山”
    2021-09-07
  6. 哈尔滨新区将被打造成中俄绿色金融交流合作示范区
    2021-09-07
  7.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把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节奏
    2021-09-07
  8. 电新行业周报:德国“碳中和”政策推动光伏装机 Q4电车需求有望较快提升
    2021-09-07
  9.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召开 将宣布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正式启动筹备工作
    2021-09-07
  10. 抢先抓住“数字化+碳中和”全新机遇!今天 成都这场高峰论坛传递重要信息
    2021-09-07
  11.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
    2021-09-07
  12. 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齐康:数字碳中和将对低碳转型发挥顶层设计作用
    2021-09-07
  13. 数字经济助力下碳中和如何发展?这场高峰论坛将全面解析
    2021-09-07
  14.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7日召开 共谱绿色未来
    2021-09-07
  15.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需以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数字碳中和
    2021-09-07
  16. 碳中和:融资净买入113.31万元,融资余额2893.84万元(09-06)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