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的运行需要哪些硬件系统?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瞄准“双碳”目标,全国碳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瞄准“双碳”目标,全国碳市场建设稳步推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2021年7月,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今年3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
2021年7月,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今年3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
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这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工作的重要部署安排。方案发布后,生态环境部门将下发2024年度配额,重点排放单位将于年内完成首次配额清缴。明年上半年,生态环境部门将下发2025年度预分配配额。重点排放单位应在明年年底前完成2025年度配额清缴工作。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纳入碳市场将有效推动钢铁、水泥、铝冶炼这三个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有效压实企业的减排责任,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实现提供有效保障。
他还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将会驱动更多企业通过有关技术创新、节能技改、提升管理效益等方式减少碳排放,进而有效带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研发和投资,为重点排放单位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和资金保障。
瞄准“双碳”目标,如何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记者了解到,生态环境部已启动化工、石化、民航、造纸等行业扩围前期准备工作。一是推进历史数据治理,为科学合理确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奠定基础。二是加快编制“一揽子”技术文件,为扩围工作做好技术保障。三是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平台的保障能力。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坚持“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根据行业发展状况、降碳减污贡献、数据质量基础、碳排放特征等,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在现有覆盖范围基础上,将覆盖范围逐步扩展至化工、石化、民航、造纸等行业。到2027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
2025年11月20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2025-11-21
-
关于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使用CCER抵销配额清缴操作指南》的公告2025-11-20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使用CCER抵销配额清缴操作指南(全文)2025-11-20
-
2025年11月19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2025-11-20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下一步的主要发展方向?2025-11-19
-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首次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生态环境部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碳排放数据质量?2025-11-19
-
203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完全可行2025-11-18
-
2025年11月17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2025-11-18
-
2025年11月1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2025-11-12
-
2025年11月05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2025-11-10
-
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履约、异常数据筛查、月度存证及碳市场数据质量提升项目招标公告2025-11-10
-
企事业单位对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开展自行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820号)2025-11-07
-
湖南省2026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2025-11-03
-
2025年10月30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2025-10-31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发布2026年度发电、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通知2025-10-31
-
关于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2026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公告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