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的运行需要哪些硬件系统?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全国碳市场扩围,哪些行业将率先纳入?
全国碳市场扩围,哪些行业将率先纳入?: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在此期间,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等在内的多位人士也提交提案,围绕扩大国内碳交易行业覆盖范围,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汽车行业统一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等议题提出相关建议。
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日益普及、绿色低碳转型日益紧迫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发挥全国碳市场在推动企业碳减排中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通过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行业或企业建立统一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为更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碳减排进程,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首批纳入电力行业约22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目前,全国碳市场已经完成了两个履约周期。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量2.12亿吨,年度成交额144.44亿元,日均成交量87.58万吨。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约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人民币。
今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至此我国初步形成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相结合,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全国碳市场成为推动我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降低企业转型和碳减排成本的重要平台。
今年2月,国务院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重点就明确体制机制、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等诸多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碳市场的制度建设日益完善。
在全球绿色贸易壁垒日益加剧、国内碳减排形势日益紧迫的背景下,全国碳市场应发挥更大作用。然而,相比欧盟碳价及市场活跃度,我国碳市场的碳价、市场活跃度仍相对较低,不能完全发挥激励或约束企业减排的作用。同时,中国CCER市场首批方法学发布数量较少,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较低,面临大量碳减排项目未参与碳市场,市场主体参与碳市场自愿交易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碳排放核算是开展碳减排工作、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而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则是进一步将碳排放核算的范围扩大至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因此,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将为生产消费两端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基础支撑。
近年来,欧盟碳关税、欧盟《新电池法》、美国《通胀消减法案》等绿色贸易壁垒日益加剧,对我国产品出口形势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发展绿色供应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降低我国产品出口的碳排放风险,成为当前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此背景下,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建立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智,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钟铮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加快碳排放数据体系建设、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全国碳市场等议题提交了相关议案和提案,成为两会期间双碳领域大家关注的热点议题。
此前,在全国碳市场推动下,我国探索建立了重点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其中,参与碳市场的企业也建立了碳排放管理的内控制度,相关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核算能力也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发挥了关键推动作用。
数据显示,90%的碳排放来源于原材料,降低碳排放应从源头抓起。因此,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产品生产和消费绿色转型,应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尤其是对原材料的碳排放管理,构建绿色供应链。
碳市场在推动重点行业尤其是原材料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钢铁、有色金属企业是我国重点排放行业,又是众多产品制造业的原材料供应商,通过将钢铁、有色金属等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市场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快建立此类产品统一的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推动建成纳入行业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从而提升行业整体碳足迹管理水平。
中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这八个行业占到了我们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75%左右。虽然其他7个行业还没纳入全国碳市场,但是其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已常态化展开。此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多次举办碳市场扩围相关的学术研讨和工作会议。据悉,钢铁等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初步方案已完成,有望成为全国碳市场率先扩围的行业。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提出建议,尽快将我国重点碳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特别是钢铁、铝等重要上游关键工业原材料行业。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任大明
编辑 白华兵 校对 赵琳
-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夯实碳市场基础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2024-03-11
-
降低行业减碳成本 进一步建设完善碳市场2024-03-11
-
解锁中国碳市场:中国碳交易新规带来的历史性举措2024-02-21
-
碳交易新政,护航全国碳市场健康高效运行2024-02-21
-
2024年国际自愿碳市场规模将创纪录增长2024-02-21
-
(经济观察)碳排放权交易迎新政: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又一里程碑2024-02-21
-
什么是产品碳足迹?(延伸阅读)2024-02-21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2024-02-21
-
全国碳市场法规大盘点,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制度体系日趋完善2024-01-13
-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丰富碳市场交易品种和方式2024-01-13
-
进一步发展全国碳市场 建设完善CCER交易市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2024-01-11
-
2024年1月10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2024-01-11
-
全国碳市场今日收涨1.86%,报72.33元/吨2024-01-10
-
国常会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 推动全国碳市场持续规范发展2024-01-08
-
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2024-01-08
-
2023年全国碳市场成交量2.12亿吨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