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的运行需要哪些硬件系统?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双碳”目标引领绿色新风尚 全国碳市场建设迎来利好
“双碳”目标引领绿色新风尚 全国碳市场建设迎来利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碳排放”通俗来讲就是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在人类日常活动中,无时无刻都在排放二氧化碳。例如汽车燃烧汽油、居民使用天然气等,这种通过直接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被称为直接排放。生活中电力、热力等使用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但在生产电力、热力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如火力发电),因此被称为间接排放。碳排放是目前被认为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碳排放中占比最大的(54%)来源于电力和供热部门在生产环节中化石燃料的燃烧。
当碳排放总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即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就可以认为是“碳达峰”。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这并不意味在2030年前中国的碳排放量可以无限制增长,因为我们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仅有30年,远短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中国的“碳达峰”将结合各种减排手段,在总量控制下的达峰,也为后续“碳中和”打好基础。
碳中和通俗来说就是碳排放量的“收支相抵”,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开启,碳排放已正式纳入环评,我国正在向实现“双碳”目标而一步步迈进。碳达峰碳中和市场正在开辟,2021年3月18日“碳排放管理师”被列入国家职业序列。碳排放管理师是指从事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的人员。主要工作内容为:监测碳排放现状;统计核算碳排放数据;购买、出售、抵押碳排放权;提供碳排放咨询服务。
为了护航全国碳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架构,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建设,适时制定碳排放权交易法。完善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制度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前提;确认碳排放权的证券类资产的法律属性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是碳排放权交易的保障;打通国内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机制,构建“全球碳市场连通机制”是碳排放交易的趋势。
2021年6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要求“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深化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健全完善科学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健全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职业标准开发机制,建立健全由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等构成的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加强技能人才评价监督管理,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技能人才评价环境。
碳排放管理师已纳入国家职业序列,作为一种新的职业,需要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而在“技能中国行动”方案中,是鼓励社会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培养碳减排领域专业人才,为相关单位制定科学碳目标、碳资产管理及参与碳交易做好人才储备,实现“碳成本”向“碳机遇”的成功转变,作为国家人才评价公共服务平台的中国国家人才测评网已经开展了碳排放管理师岗位能力素质评价的工作。
中国国家人才测评网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办和创建的国家人才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直属的国家专业人才测评机构。中心的宗旨是面向全国,为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专业化人事管理服务,为人才流动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综合性服务,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合理使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服务。目前已成功为各级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重要行业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和垂范意义的人才测评项目。
迈入新征程,我们将紧抓“双碳”目标下的历史机遇,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改革,加强技术创新,为推动燃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能源体制改革贡献力量。
上一篇:超百家企业未完成全国碳市场履约
-
教育部发文支持双碳人才培养,碳排放管理员即将“科班出身”2022-05-09
-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创专项资金下达 徐州3项目获支持2022-05-09
-
《碳中和公园技术指南(草案)》研讨会:探索零碳技术解决方案2022-05-09
-
大国碳中和之电力现货市场专题1:现货市场推动价格发现 峰谷价差大促进储能发展2022-05-09
-
广西完成首场绿色电力交易 预计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5.8万吨2022-05-09
-
申万电力环保碳中和周报:国家调控煤价决心空前 看好产业链价值回归2022-05-09
-
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比重排名第几?2022-05-09
-
一氧化碳的标准摩尔燃烧热和二氧化碳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相等吗?2022-05-09
-
你好,关于高压配电室不能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有这方面的规范吗?请指教。2022-05-09
-
二氧化碳在碱性条件下生成什么2022-05-09
-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适宜性评价方法2022-05-09
-
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2022-05-09
-
二氧化碳加水生成葡萄糖的反应条件2022-05-09
-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2022-05-09
-
可以用饱和碳酸钠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硝酸气体?2022-05-09
-
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扑灭哪几类火灾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