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市场新闻资讯

专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副所长董战峰:我国推进“双碳”有良好基础,碳市场发展要形成规模效应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21-09-07 17:11:31
热度:1

专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副所长董战峰:我国推进“双碳”有良好基础,碳市场发展要形成规模效应:碳达峰、碳中和概念一经提出,持续成为市场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理解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当前我国推进这项工作具备了哪些良好条件?碳达峰目标对

碳达峰、碳中和概念一经提出,持续成为市场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理解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当前我国推进这项工作具备了哪些良好条件?碳达峰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9月5日,由太和智库发起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战略合作的第五届太和文明论坛拉开帷幕。论坛期间,《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进行了专访。

董战峰告诉记者,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将更好地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可以提升我们的产业、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更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治理水平有很大提升。

如何优化能源结构仍面临挑战

NBD: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前我国具有哪些比较好的基础?最大的困难又是什么,应该如何克服?

董战峰:在基础方面,首先我们之前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把碳强度的考核作为硬约束指标,包括创建了一系列低碳示范项目等。

其次是在能源领域,我们在提高能效、节能减排等方面抓了很多年,也有一套完整的体系。

第三,这几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正在不断深入,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大家的共识。这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中央明确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如何去协同?就是要把工作建立在生态环保工作的基础上,融合生态环保工作体系。这为我们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基础。

在需要克服的困难层面,我认为我们的产业结构可能会对碳达峰、碳中和带来挑战。我们的整个产业结构还是过“重”,一些重点行业的工序、技术工艺的碳排放水平还是很高,比如水泥等行业。

与此同时,我们目前的能源结构还是以化石能源为主,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关键还要依靠清洁能源,包括“风水光”等,化石能源的占比尽量要做减法,由于我国煤炭等资源比较丰富,要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显然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此外,我们一些行业的技术结构还是建立在高碳排放的基础上,低碳方面有一些技术储备,但技术能力还是不能很好地支撑“双碳”目标。我们在碳捕集、碳利用、碳循环领域的技术不够成熟,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探索。

NBD: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带来哪些影响?

董战峰:影响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我觉得会更好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我们目前的发展模式还是一种高碳基的模式,但如果能够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模式,那么它一定是绿色低碳、清洁环保、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的一个发展模式。

我们现在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会进一步给我们向高质量发展的调整转型提供充足的动力,从而支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可以有利于推进我们的生态环保工作。减碳与生态环保工作是同根同源,可以协同推进。如果我们把减碳的工作做起来,那么对于整个生态环保工作来说,也会加强它的推动力,这就可以形成1+1>2的效果。

第三,可以提升我们的产业、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现在这一趋势已经很明显:如果企业想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如果有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就要在减碳方面有更好的表现,企业要具备低碳甚至零碳技术。

第四,对社会治理水平会带来很大的提升。低碳节约、低碳环保,怎么样把这些口号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提升公众的参与能力,这一块目前还有不足。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深入推进,对于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来说,将会有一个很大程度上的能力提升。

需及时纠正运动式减碳现象

NBD:中央多次强调要避免运动式减碳,如何多管齐下,防止这种状况发生?

董战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减碳方面要稳步有序地推进。

我觉得运动式减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口号喊得过多,工作却没有跟上来,形式主义比较严重,没有实打实地把碳达峰的工作思路和目标落实,说得多做得少。

二是没有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发展特征,没有把减碳的工作节奏把握好,没有处理好轻重缓急,出现了用力过猛的情况,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和企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首先,我觉得还是要从认识上理清思路,碳达峰、碳中和是系统性、综合性、统筹性的工作,需要系统谋划、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然后由点到面推开,不能搞“一窝蜂”。

第二,要自上而下地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扎实推进下去,在国家层面,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把政策体系建立起来,要有规划、路线图和统筹安排,从考评、激励、保障、统筹等各个方面把制度框架建立起来,然后才能分块分步落实。与此同时,地方上也要有相应的碳达峰具体规划。这样一来,就能在全社会形成大家齐参与的局面。

第三,一旦出现运动式减碳的现象,需要做一些调研,并且及时纠正。比如对典型案例要予以曝光,让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从而避免走弯路。与此同时,如果有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包括好的规划、行业企业做得比较好的案例等,要及时总结、及时宣传,来对地方、行业和企业形成示范引导效应。

NBD: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碳市场已经正式启动,当前碳市场交易情况如何?未来又如何进一步提升碳市场的活力?

董战峰:目前,我国的碳市场已经进入由点到面铺开的阶段,有2000多家企业纳入交易范围,这标志着我们已经开始用市场的方式推进减碳。

下一步碳市场的发展主要有这么几个方向:

一是要进一步拓展参与行业和企业的范围,形成规模效应,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碳市场的作用。

二是要加强我们的能力建设,一个良好的碳市场需要把技术支撑能力建立起来,这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MRV体系,包括监测(Monitoring)、报告(Reporting)、核查(Verfication)。

通俗地说,就是把企业碳排放量的变化、交易量的变化,能够及时真实准确反映出来,这样就可以给碳市场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

第三,当前碳市场在起始阶段碳排放权还是无偿分配,在市场价格的引导方面力度还不太够。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碳排放权的分配是不是还可以改进,要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做好衔接。否则如果企业分配到的量太大,就不会有很高的积极性。

最后,碳的定价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碳市场的价格大约是每吨40元左右,最高60多元,而在欧洲,基准碳价最高已经超过每吨60欧元。这也提醒我们,我们的市场模式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发力的方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 专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副所长董战峰:碳市场发展要形成规模效应
    2021-09-07
  2. 地方如何实现碳中和?无锡试图打造“绿色样板”
    2021-09-07
  3. 全国碳市场今日收跌0.23% 报43.90元/吨
    2021-09-07
  4.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举行 聚焦数字助力绿色发展
    2021-09-07
  5. 火电绿色化成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2021-09-07
  6.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召开 相关机构、企业签署数字碳中和战略合作备忘录
    2021-09-07
  7.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把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节奏
    2021-09-07
  8. 电新行业周报:德国“碳中和”政策推动光伏装机 Q4电车需求有望较快提升
    2021-09-07
  9.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召开 将宣布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正式启动筹备工作
    2021-09-07
  10. 抢先抓住“数字化+碳中和”全新机遇!今天 成都这场高峰论坛传递重要信息
    2021-09-07
  11.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
    2021-09-07
  12. 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齐康:数字碳中和将对低碳转型发挥顶层设计作用
    2021-09-07
  13. 数字经济助力下碳中和如何发展?这场高峰论坛将全面解析
    2021-09-07
  14.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7日召开 共谱绿色未来
    2021-09-07
  15.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需以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数字碳中和
    2021-09-07
  16. 碳中和:融资净买入113.31万元,融资余额2893.84万元(09-06)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