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排放新闻资讯

筑牢碳排放数据质量基石 守护全国碳市场生命线

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时间:2022-05-16 11:01:45
热度:1

筑牢碳排放数据质量基石 守护全国碳市场生命线: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建立全国碳市场有助于我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破解能源环境约束,是实现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发展双

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建立全国碳市场有助于我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破解能源环境约束,是实现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发展双赢的重要抓手。碳市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真实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前提和基础,也是碳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当前,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已正式启动,我国将继续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和惩处力度,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守护全国碳市场生命线。企业通过规范碳排放管理,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不仅有利于挖掘减排潜力,还能为主动参与碳交易并获取收益奠定基础。


碳排放数据是碳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基石,是环境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关系到全国碳市场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碳资产价值。随着全国碳市场发展日趋成熟,碳排放数据质量需不断提升。

(一)真实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制定碳配额分配方法的基础。碳配额是全国碳市场的主要交易产品,是关系到企业生产成本和经营利润的重要碳资产,高质量的碳排放数据则是碳配额分配、交易、履约的根基,准确、公允、透明的碳配额分配方法至关重要。如全国碳市场中发电行业采取行业基准法作为配额分配方法,政府只有依据发电设施真实、准确、完整的碳排放数据,才能做出科学决策,划定真实、合理的行业基准线,制定合理的碳配额分配方法。同时,高质量的碳排放数据可以提升全国碳市场的公信力,提高企业对全国碳市场的认识水平,从而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增强全国碳市场的流动性。

(二)碳排放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全国碳市场健康发展。当前,全国碳市场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MRV制度尚不健全、碳排放核算标准不够完善,也存在监管不够严格的情况,给个别企业和技术服务机构提供了数据造假的空间。碳排放数据是碳交易的基础,如果企业的相关数据弄虚作假,不仅侵犯了其他诚信排放企业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碳市场的公平性,扰乱碳市场秩序,还将影响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对碳市场的信心,不利于碳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阻碍影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序推进。

碳交易市场是一种虚拟商品交易市场,需建立在严密的监管体系下,否则巨大的经济利益将使得数据造假不可避免。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坚持多措并举,精准聚焦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核心要素,建立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全国碳市场有序、良性运行和形成闭环,维护全国碳市场运营环境、信用信心和国家政策公信力。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格落实现行制度。一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指出,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体系,加强登记、交易、结算、核查等环节信用监管;生态环境部也正配合司法部积极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明确碳市场相关主体的责任和监督管理要求。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部要求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严格落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等现行制度文件中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的要求,加强对全国碳市场运行中各环节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数据造假等因素带来的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

(二)优化碳排放核算标准,提升科学性和规范性。根据2021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数据核算和监管中暴露出的问题,生态环境部已修订完善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2022年修订版)》,进一步明确核算边界、细化煤样检验检测标准和程序、完善碳排放量的核算细节、规范企业碳排放原始数据管理等,并将全国电网排放因子调整为0.5810tCO2/MWh,不断优化碳排放量核算的技术手段和监测方式,提高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核算、报告和核查过程中的自由裁量和数据填报的不确定性,压缩碳排放数据造假空间。

(三)完善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压实各方责任。一方面,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监管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能,强化对企业和技术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压实各方责任,保证碳排放数据及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生态环境部还出台了《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加强企业和技术服务机构的信息和数据公开,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坚决查处碳排放数据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生态环境部已明确指出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属于环境数据造假行为。例如,山东省日照市对查处的碳排放数据造假企业,除责令整改、罚款等常规措施外,还首次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将其违法信息录入“信用中国”,提高违法成本。

(四)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2021年10月至12月,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工作。以企业和核查机构为切入点,围绕煤样采制、煤质化验、数据核验、报告编制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现场监督检查,规范企业碳排放报告编制及第三方检验检测和核查机构的检测、核查服务行为,提升企业和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能力,保障碳排放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强化企业和技术服务机构的法律法规意识,健全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把好技术服务准入关。通过严格监管和有效帮扶,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增强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确保技术服务过程和结果真实、合规、公正。今年,生态环境部将联合多部门继续开展打击碳排放数据造假等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并做好帮扶工作,为全国碳市场稳定、健康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深入推进,钢铁、建材、化工等多个行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国家控排政策也将不断细化,全国碳市场日趋成熟,碳排放数据核查及管理必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相比发电行业,钢铁行业生产工艺流程较复杂,涉及的能源品种、生产工序和核算环节多且复杂,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面临更大挑战,企业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参与”。全国碳市场带有强制属性,按时完成履约并保证碳排放数据及碳排放报告真实可靠是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企业与其“被动应对”,甚至可能受到处罚,不如转变管理思路,充分认识到碳交易是约束也是激励,将碳排放管理纳入企业经营战略,主动参与全国碳市场相关工作,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同时,企业可依托全国碳市场,把握市场规律,做好碳资产管理,合理配置碳资产,积极主动参与碳交易并充分利用碳金融工具,创造更多环境效益、经济效益,降低企业低碳转型成本,促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应对碳交易的能力。一方面,加强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设。碳排放管理专业性较强,建议企业培养和储备一批既懂业务和工艺流程,又熟悉碳市场政策和交易规则、掌握碳排放相关标准、碳资产管理能力强的专业队伍,同时委托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提高企业参与碳交易的业务能力。积极为制修订碳核算标准建言献策,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可用性,也能提高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碳资产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层面全过程碳排放管理控制,有序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使企业的碳排放管理活动规范有效并不断改进其绩效。通过优化碳资产管理,还可降低企业履约成本,拓宽融资渠道,盘活碳资产、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加强碳排放信息披露。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应按要求定期公开披露其碳排放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碳排放信息披露有利于帮助企业提高气候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积极落实碳减排政策。立足长远目标,企业可建立内部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并结合运营中实际的碳排放管理举措逐步完善,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碳排放透明度,还能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尤其是涉及出口产品生产的企业,建立碳排放披露制度有助于应对即将面临的“碳关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