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举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吹风会
哈啰顺风车:三年完单总量3亿实现碳减排400万吨
哈啰顺风车:三年完单总量3亿实现碳减排400万吨:哈啰出行旗下哈啰顺风车近日宣布,业务上线已满3年。自2019年1月在杭州、成都等六座城市试点以来,三年间哈啰顺风出行总完单量已达3亿,认证车主数量达1800万。 顺风出行理念的社会萌芽由来已
哈啰出行旗下哈啰顺风车近日宣布,业务上线已满3年。自2019年1月在杭州、成都等六座城市试点以来,三年间哈啰顺风出行总完单量已达3亿,认证车主数量达1800万。
顺风出行理念的社会萌芽由来已久,经互联网企业以线上化的形式快速推广普及,也因为发展理念偏差,致使产品初期的弊端和风险放大,遭遇社会挑战。但近年来,逐步回归本源的顺风出行被社会理性认识和广泛接受,产品价值更加鲜明凸显。
哈啰出行副总裁江涛表示,哈啰顺风车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高效匹配车乘需求,为用户提供普惠、绿色低碳的顺路合乘出行服务。
江涛也坦承,顺风出行的发展和理念推广道路充满崎岖坎坷,“但截至2021年底,仅哈啰平台就完成了8000万次用户发单。跨越了山海,让我们更坚定地相信顺风出行是被需要的。而顺风车天然的低碳环保属性,以及对疏解城市拥堵等方面的社会价值,与用户需求能够持久共鸣。”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顺风出行因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特点,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共享出行新模式。
哈啰顺风车数据显示,三年来累计顺风出行总里程达到202亿公里。通过一次次微小的空座分享,减少或替代了个体私家车等出行,实现碳排放减量约400万吨,数以千万的车主和用户共同铸就了一座绿色里程碑。
回归顺风本质是政策倡导,也是近年来行业自主纠偏的方向。自创立以来,哈啰顺风车坚持倡导顺路合乘,以油费分摊为主要定价依据。尽管如此,三年来哈啰顺风车仍然收获了1800万车主认证,分享空座的公益善举成为新时尚。数以千万的车主认证和用户发单,也代表了千万份低碳生活的价值主张和成果。
同时,哈啰顺风车首次披露了平台内的互助案例,“车内借用手机充电宝”“雨雪天气点到点送达”“携宠出行”等成为顺风出行车乘暖心互助关键词。和谐的出行文化成为绿色出行的人文注脚。
顺风车为城市出行带来的价值还远不止降低机动车碳排放。绝大部分私家车被用于工作通勤,加剧早晚高峰通勤压力,有研究表明,近年来私家车单车次的运送人数却持续下降,交通出行不节约的问题开始显现。
通过顺风车推动合乘助力公共交通,成为城市出行结构改善的一个选择。哈啰顺风车数据显示,在疏解早晚高峰拥堵、提高道路使用率方面,以城市活跃顺风车主数量对照城市小汽车保有量和日均出行量进行测算,仅在广州哈啰顺风车平均每天减少或替代城市中小汽车出行比例约3%,成为公共交通有力的补充。
在跨城出行等方面,顺风车得天独厚的点到点一站直达特性,也极大地便捷了用户;在上下班等用车高峰以及车辆限号、容易拥堵的时段及地区,既加速了城市交通结构改善,又丰富了用户出行产品选择。
利用平台多共享出行品类的特质和技术优势,哈啰在后台进行精准匹配,并个性化地推荐撮合顺路行程,三年来累计为乘客节约出行成本数百亿元。
满足广大出行需求,承载较高社会期望,体现新业态绿色低碳的价值主张,顺风出行产品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公共属性的新型社会事业。
相对应地,顺风出行的车乘体验平衡和完善,合规安全的出行保障,也成为一项无止境的追求。
哈啰顺风车方面的数据显示,仅2021年累计完成数千万次车主人脸核验,永久封禁综合背景异常车主超5万,驳回身份异常用户超73万。哈啰自研的算法模型首次上线应用,可以进行行程异常检测和监控,数字干预和技术治理能力提升。
另外,在行程前、中、后,哈啰顺风车都建立了完善的配套机制与体系,累计推出了294项安全产品或措施;响应出行过程中车乘体验保障需要,人工和智能客服平均每天介入7万次。同时,已联动多个城市公安部门动态车乘背景审查,定期推行出行安全教育。
哈啰出行副总裁江涛表示,顺风车集中代表了普惠的模式思考、价值定位和业务理想——不光满足用户差异化的品质出行需要,实现消费平权;同时也为双碳目标实现,交通出行的社会效益提升助力。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网-
ACCA调查:中国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筹备阶段2022-01-17
-
化工行业周报:4月1日起建筑强制进行碳排放计算2022-01-17
-
中国银河证券维持碳中和专题推荐评级:流域水环境治理持续深化2022-01-17
-
四位碳排放管理员与您分享——让减碳降碳有笔“明白账”2022-01-17
-
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2021 年新能源车销量超350 万辆 量增逻辑下持续推荐光伏细分领域2022-01-17
-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双碳”目标下 煤炭大市如何落子?2022-01-17
-
明泽投资马科伟:2022年A股碳中和相关板块投资价值仍将凸显2022-01-17
-
白重恩:碳中和对金融提出了新要求2022-01-16
-
信息技术助力碳中和 新能源汽车驰骋节能路2022-01-16
-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2022-01-15
-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多个城市碳排放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但仍需加紧减碳2022-01-15
-
聚焦金融驱动力 寻找碳中和实现路径2022-01-15
-
北京冬奥:科技助力碳中和2022-01-15
-
ESG双周报第二期:剑指碳达峰碳中和各行业在行动2022-01-14
-
隆基股份霍焱:碳中和目标下光伏将承担能源转型重任 发电成本未来还将持续下降2022-01-14
-
碳中和改变中国系列四:CCER:碳市场的左辅右弼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