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举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吹风会
安永合伙人李菁:商业银行已在设计挂钩企业碳减排能力的信贷产品
安永合伙人李菁:商业银行已在设计挂钩企业碳减排能力的信贷产品:伴随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呼之欲出,商业银行已经开始设计挂钩碳减排能力的绿色信贷产品。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李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还
伴随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呼之欲出,商业银行已经开始设计挂钩碳减排能力的绿色信贷产品。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李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还未正式出台,安永已经在帮助一些商业银行做碳减排能力挂钩的信贷产品的相关设计。
“商业银行给控排行业企业做贷款,以前可能只看盈利情况、财务报表,环境社会风险方面只关注违规和处罚风险,但现在帮商业银行做相关设计时,绿色信贷要挂钩企业的碳减排能力。”李菁表示,所谓挂钩企业碳减排能力,即针对履约、实现自身减排和减污降碳的企业,降低授信利率,对无法实现履约的企业调高利率。
她介绍称,比如第一批纳入碳市场的2000多家电力行业企业,很多大型商业银行、股份行都会进行授信,这些企业每年进行碳排放配额管控,如果能够履约,配额是足够使用、足够排放的,那么授信政策不做调整。
“如果企业能够转型升级、减污降碳,配额用不完、减排履约能力强,授信利率在下一个期末就会下浮调整BP。如果企业不能实现履约,还要到市场上去买配额,就说明潜在风险很高,影响到还款能力,对银行来说可能存在违约风险,下一期末就会上浮利率。”李菁表示。
在上述框架下,就需要第三方核验精准数值。李菁认为,企业首先要做到公开的信息披露,其次需要独立第三方来核查上一年的碳排放,碳排放数值有行业基准值、经验值,按照相关的排放因子、排放公式,需要做到可计算、可比较、可验证。
“所以独立第三方的鉴证机构非常关键,既能够帮助企业节能减排能力、履约能力量化数据,同时能够增强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投资机构投资信心,挂钩的这一笔数值对商业银行有保障,规避潜在的违约风险,另外帮助商业银行抓住一些优质客群。”她表示。
据了解,安永自2018年推出了绿色金融在线管理系统,帮助商业银行判别绿色项目,精准统计绿色信贷,精准计算绿色效益、环境KPI。李菁介绍,在3060目标之下,碳排放数据的需求量增多,因此安永目前正在更新的2.0版本中,也会将授信客户中碳减排值放到系统中。
绿色金融转型,为各类机构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李菁表示,从投资人角度,期待碳金融产品尽快出台,应尽快放开机构投资者在碳市场尤其是碳期货市场方面的参与,机构投资人参与碳金融产品和工具,能够帮助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最大碳市场。
而从保险角度来说,李菁介绍,近期保险公司在拓展新的保险产品,尤其是与绿色金融相关的、银保联动的保险产品。从资管机构来看,如何衡量所投资产品产生的ESG效益,投资产生了多少可持续的价值,需要大型的资管机构有量化数据和分析能力。
从第三方机构角度,李菁表示,传统第三方机构发挥的是绿色债券、绿色贷款认证的作用,未来应该更多发挥事前作用,主动做环境社会风险预警,帮助投资人提前预判哪些行业、企业、项目有环境社会预警。即加强环境社会风险管理预警功能,尤其是对气候变化风险做一些压力测试,进行事前介入。还可以从战略层面做到规划可落地、可核查、可考核、可比较,发挥技术优势,搭建更多的金融科技产品。
谈到碳金融债规范发展的重点,李菁认为,一是信息披露要公开透明,需要第三方核查和踏勘,并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二是不同行业企业达峰时间表不同,碳中和金融债中设置的KPI也应该有不同,达峰早、中和早的企业付出了更高成本,应该享有更好的利率优惠。
李菁还介绍称,一些绿金改示范区的当地银行走特色化、差异化路线,设计特色化的绿色信贷产品、绿色债券,有些地方的绿色产业目录会包括当地倾向性支持的产业,他们可能会更多倾向于当地的支持性行业,结合当地实践结合客户做创新型产品。她认为,商业银行在对外宣传、信息披露上还要加强,以更好获得监管和市场认可。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中国首批绿色金融标准 正式发布 兴业银行参与编制2021-08-18
-
全国碳市场今日收涨0.21% 报51.87元/吨2021-08-18
-
全国碳市场将纳入机构投资者2021-08-18
-
碳市场周报:国内CCER交易有所回暖 国际市场碳价继续上涨2021-08-18
-
生态环境部部长:开市一个月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3.55亿元2021-08-18
-
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 累计成交额3.55亿2021-08-18
-
生态环境部: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 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2021-08-18
-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全国碳市场小步慢走才能行稳致远2021-08-18
-
渣打CEO温拓思:人民币资产仍被低估 关注自愿碳市场发展2021-08-18
-
全国碳市场“满月” 累计成交额达3.55亿元2021-08-18
-
农业银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发力绿色金融铺就“小康路”2021-08-18
-
ESG周报(第1期)丨全国碳市场积极推进纳入机构投资者 阿里巴巴、爱奇艺公布反性骚扰机制进展2021-08-17
-
寄情于文学的绿色金融专家蓝虹:碳市场会更好2021-08-17
-
中国首批绿色金融标准正式发布 兴业银行参与编制2021-08-17
-
“中碳登”全力保障全国碳市场稳定运行2021-08-17
-
上海环交所董事长:推进合格投资者参与碳市场,努力推进期货等衍生品发展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