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期权的交易原理
7月绿色债券规模同比增长279% 发行主体仍以国有企业为主
7月绿色债券规模同比增长279% 发行主体仍以国有企业为主:今年上半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与规模已超过去年总量。 7月1日起《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正式实施,对绿色项目作出更清晰的界定标准。同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
今年上半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与规模已超过去年总量。
7月1日起《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正式实施,对绿色项目作出更清晰的界定标准。同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启动,将绿色债券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评价体系。新政实施第一个月,来自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发行规模约670亿元,同比增长279%。
多项政策激励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标准日趋规范化,在市场规模、创新产品上也发展迅速。
绿色债务融资工具规模占比48%
根据中诚信绿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诚信绿金”)的统计数据,今年7月新增发行绿色债券45只,同比增加246%,环比下降16.7%;规模669.58亿元,同比增加279%,环比上涨7.5%。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报告结果有所不同。该报告显示,今年7月新增绿色债券46支,较中诚信绿金多出1支,发行规模约675亿元,多出约5亿元。
7月新增绿色债券一览(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发行主体仍以国有企业为主
中央财经绿金报告显示,从发行人企业性质来看,7月份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仍以国有企业为主,共发行39只,占总发行数量的95%,其中地方国有企业27只,发行规模约231亿元;中央国有企业12只,发行规模约387亿元。
7月份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仍以国有企业为主(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根据上半年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数据统计,地方国有企业在发行数量上远超央企和民营企业,但从募集资金规模来看,央企约占总发行规模的57%,高于地方国有企业40%的占比。受企业规模、财务规范性、业务范围、经营质量等因素影响,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在绿色债券市场上的融资优势明显。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需进一步优化发行主体结构,只有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参与,才能更好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为更多行业企业提供绿色转型资金支持。
中央财经绿金报告显示,从发行期限来看,7月份绿色债券主要以3年期为主,共发行21只,约占总发行数量的51%,发行规模约422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67%;其次为5年期绿色债券,共发行7只,约占总发行数量的17%,发行规模约92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15%(不含资产证券化产品)。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表示,据目前绿色债券发行期限以中期为主,而上半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5年期以上绿色债券发行量与占比均有所提升。她认为,未来绿色债券发行期限向多样化发展。
从发行人所属省份来看,7月份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仍以北京企业居多,共发行10只,发行规模约367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59%;其次分别为广东和江苏,发行只数均为5只,发行规模分别为73亿元和19亿元,分别占总发行规模的12%和3%(不含资产证券化产品)。
碳中和债增长放缓
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持续推进下,今年2月刚推出的碳中和债券成为绿色债券市场中的亮点。
碳中和债就资金流向、信息披露等方面有更为严格的要求,是推动绿色债券发展的子产品。根据中诚信绿金统计数据,7月份碳中和债券共发行18只,规模167.55亿元,占7月绿债发行规模的25%,贡献显著。
中诚信绿金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碳中和债券作为一个创新绿色债券品种,创立之初呈现井喷式增长,并带动绿色债券整体发行量与规模上涨,尽管相比上半年,目前的碳中和债券增长有所放缓,未来仍会持续稳定增长。该类债券不仅推动发行人发展减排项目及自身责任意识,也促进信息披露及数据统计工作,有助于整体绿色宏观目标的实现。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刘楠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目前碳中和债券的专项项目中,市场与监管认可度较高的主要是清洁交通和清洁能源这两大领域,而其他碳减排项目相比较少,通过完善碳中和债券筛选标准,更多市场主体可以参与到碳中和债券的发行中。
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出现较多新的种类。碳中和债、可持续挂钩债券、乡村振兴债券、蓝色债券等专项用途绿色债券相继推出。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表示,绿色债券市场品种创新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传统行业低碳转型融资困难提供现实解决方案,是对绿色债券市场覆盖范围的有效补充,同时也扩大绿色债券市场参与主体,增进绿色债券的整体市场需求。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史美伦:香港打造亚洲绿色金融中心 探索区域碳交易中心可行性2021-08-27
-
东北首家|吉林银行签署联合国绿色金融《负责任银行原则》(PRB)2021-08-27
-
2025年实现“净零排放”! 碳中和路线图展示哈啰出行减碳承诺2021-08-27
-
江门绿色金融生机盎然2021-08-27
-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2021-08-27
-
花博园区成中国首个碳中和园区2021-08-27
-
全国首创再贷款支持、挂钩碳账户绿色金融产品 “苏碳融”落地江苏银行2021-08-27
-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支持“双碳”融资 推进交易所绿色金融发展2021-08-27
-
碳中和:连续5日融资净买入累计1509.76万元(08-26)2021-08-27
-
沪深港三大证券交易所齐发声 力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合力打造创新引擎 推进绿色金融发展2021-08-27
-
聚焦ESG发展 沪深交易所总经理重磅发声!“碳中和”投资指数正在编制 还将开发支持绿色产业的创新产品2021-08-26
-
专访鲁政委:从“赤道”开始的绿色金融研究2021-08-26
-
专家:实现碳中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2021-08-26
-
港股牛股跟踪|这只碳中和概念股7月以来累计涨近270%!获大摩持续增持 郑煤机H股连续第4日上涨2021-08-26
-
【机构观点荟萃】高瓴创始人张磊:科技创新是碳中和转型的终极解决方案2021-08-26
-
水发兴业能源:碳中和业务营收达20亿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