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倡导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我们为了什么

来源:碳中和网
时间:2021-04-13 15:01:39
热度:1

倡导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我们为了什么?

倡导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

55年的时间里,三代塞罕坝人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栽下了112万亩全世界最大人工林,创造了“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连日来,各地干部群众持续热议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意义,认为塞罕坝人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之路,其中蕴含着先进经验和深刻启示。

为高寒地区绿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这里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气温-1.3℃,极端低温达-43.3℃。然而,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里的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2%提高到现在的80%,用占河北省国有林地面积13%的林地,培育出了占河北国有林蓄积量35%的森林资源。河北省林业厅办公室主任乔敬图表示,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塞罕坝人造林成果显著,这是一笔不可替代的绿色财富。作为新时期的林业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和总结,因地制宜搞好绿化,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福祉。

“塞罕坝模式就是一本启示录。”邢台市太行山绿化造林志愿者郝景香说,“塞罕坝人的执着和钻研精神,深深地鼓舞了我们,也坚定了我们为荒山披绿的决心和意志。”

张家口市塞北林场场长程文秀多年在林场工作。“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不仅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也激发出了我们发展的热情和灵感。张家口与塞罕坝自然环境有类似之处,把塞罕坝经验复制到张家口,谱写这里的绿色新篇,是时代赋予塞北务林人的神圣职责。”程文秀说。

在了解了塞罕坝的绿色成就之后,邯郸市磁县林业局退耕办主任、高级工程师刘晓宁感慨良多:“绿色发展需要勇于探索、善于探索,塞罕坝人在对抗高寒、风沙、干旱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的全光育苗、‘三锹半’植苗、困难立地造林等多种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理念,为高寒干旱地区的造林营林事业走出了可参照的一步。”

好生态带来好发展的形象诠释

如今的塞罕坝,是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乐园,是摄影家流连忘返的地方,成为广受游客赞誉的避暑胜地。

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廖海军表示,塞罕坝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如今这里每年接待游客都在50万人次以上,年门票收入达4000多万元,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旅游业已然成为县里的支柱产业,这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结果。”廖海军说。

除了旅游业,塞罕坝的绿化苗木产业、森林碳汇项目也正在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绿化苗木每年收入过千万,碳汇项目上市后,保守收入将过亿。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今正在变得越来越紧密和直接。”衡水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何立涛说,“从塞罕坝的探索来看,绿水青山不仅能带来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保护了环境,最终环境也会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

承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科科长刘春鹏表示,塞罕坝的范例意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廓清了发展理念的问题。“以往地方上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而事实证明,这样代价惨重,所带来的发展也是一时的。塞罕坝的探索告诉我们,靠山要养山,靠水要养水,生态环境养好了,绿水青山就会变成金山银山。”刘春鹏说。

从林业系统成长起来的作家李青松曾多次深入塞罕坝,感受这片林子的变化。“塞罕坝的绿水青山在我的心底构筑了一个绿色的梦。而如今看来,这个梦并非虚幻缥缈,也并非无根无蒂,它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个梦就在身边,就在眼前。”李青松说。

生态福祉普惠民生的生动写照

塞罕坝的广袤森林,不仅调节了气候,也净化了空气。与建场初期相比,这里的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这里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超75万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达1.37亿立方米。

承德市双桥区农业局局长程立光表示,“塞罕坝这块巨大的‘绿肺’,其生态效应不仅仅限于当地,承德市甚至整个河北都因此受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塞罕坝就像是一把绿色的保护伞,让广大老百姓都可以共享绿色福利。”

天津游客、退休职工王礼成说:“近些年,每年都会来塞罕坝。这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而且还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而滦河是京津重要的水源地。一座森林就像是一座蓄水池,塞罕坝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饮水思源,我不能忘记塞罕坝带给我们的清澈和甘甜。”

塞罕坝位于内蒙古高原到华北山地的过渡地带,生态区位非常特殊。北京游客尹泽海说:“塞罕坝是一个美丽而神圣的地方。它位于河北北部,不仅庇护了河北,更护卫了京津。塞罕坝的百万亩林海,有效阻击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为北京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现在我们春季很少再受沙尘暴的袭扰,这样普惠的生态红利老百姓都有着切身的感受和体会。”

河北大学教授、白洋淀生态保护与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刘存歧表示,塞罕坝不仅仅是承德的塞罕坝,它更是河北的塞罕坝,京津冀的塞罕坝,全国的塞罕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一方好生态可以润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区域互联,生态相通,好生态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更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塞罕坝已经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汲取精神力量 践行绿色理念


面对塞罕坝上严酷的自然环境、恶劣的生活条件以及接连的造林失败,创业者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久久为功,用汗水和毅力让荒原绽放出绿色生机。

连日来,各地干部群众持续热议塞罕坝精神的时代内涵。大家认为,塞罕坝精神令人振奋,更要不断践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将塞罕坝的传奇不断续写下去。

艰苦创业精神永不过时

1962年,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创业者一路北上,奔赴塞罕坝。那里极度严寒,房屋简陋。创业者们吃冷饭、啃野菜、喝雪水、住马棚。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薄亮表示:“塞罕坝林场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老一辈创业者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这一丰碑,他们的精神依旧闪耀光芒。如今,尽管物质条件好了,但推进祖国的各项事业仍需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作为一名检察官助理,我要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做精,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不忘初心的重大意义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人民    不忘初心的重要意义    林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赶考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就是要敢于担当    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    什么是牢记使命    为人民谋幸福是不变的初心    不忘初心就不能忘了我们党的独特优势    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    把初心融入为人民谋幸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