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来源:碳中和网
时间:2021-03-23 14:02:20
热度:1
低碳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发展低碳金融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 汪小亚认为,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有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发展国内碳金融和绿色金融,亦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发展低碳金融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
当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把"低碳经济"由一个概念、一句口号推向了前台,发展低碳技术、选择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低碳消费已成为各界共识。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汪小亚博士接受《理论前沿》周刊专访,就主动融入低碳浪潮、加快绿色金融创新发表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我国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十分必要,不仅可以通过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获得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展国内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理念上: 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经济
记者:当前,"低碳"、"绿色"这两个词汇被广泛传播和运用,您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它们的准确内涵吗?
汪小亚: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低碳"与"绿色"并不是同一概念。
首先,指向不同。"低碳"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概念。假定气候变暖,气候变暖的结果是人类生存危机,如极端天气增多、海平面上升、岛屿消失、粮食和饮水短缺、物种灭绝等。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人类活动中人为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温室气体主要由6种气体组成,其中,CO2是主要成分,解决气候变暖的手段是低碳。"绿色"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概念。假定人类生存环境在恶化,出现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导致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的工业化、粗放的增长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解决思路是树立绿色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针对大气、河流、海洋、绿色植被、动物资源的保护,创造一个宜住环境。
其次,影响范围不同。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如某省或某国大量CO2排放对该地区的气候影响不明显,而汇积起来很大。而环境恶化的影响是地域性的,如某地区热电厂较多,酸雨问题严重,而距离较远的地区可能没有酸雨危害。
再者,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不同。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发展是正相关关系,因为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业是电力、钢铁、化工、交通、房地产等各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或主导性行业,故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下,经济发展越快、温室气体排放量越多。而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并不正相关关系。只要树立好环保的理念和机制,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可以同时实现。
最后,治理方式不同。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治理是平衡,即在降低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平衡,既不能为降低排放而牺牲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也不是一味追求高增长而无视人类的共同利益,在低碳和经济发展之间选择,对于任何国家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对污染物的治理是禁止,各国法律都有明文规定。记者:那么,这两个概念在实际运用中的交融之处体现在哪里呢?
汪小亚:从现实意义上讲"低碳"和"绿色"都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其一,"低碳"和"绿色"之间密切相关。首先,气候是环境的一个重要要素。气候的不利变化如暴雪、海啸、飓风等会恶化生存环境。其次,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都与工业化城市化密切有关。工业化导致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破坏自然界的平衡和循环。如火力发电,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前者是温室气体,后者形成酸雨。"低碳经济"是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形态。"绿色经济"是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
其二,倡导"低碳"、"绿色"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都是主张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经济;都是主张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我国各省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不同所承担的成本和压力也不同,通过绿色和低碳经济发展政策,能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方式转变。
其三,倡导"低碳"、"绿色"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从"资源节约型"看,倡导"低碳"和"绿色",就是强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降低GDP能耗也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环境友好型"看,倡导低碳和绿色,就是强调对生存环境的保护,珍惜蓝天、青山、绿水。如植树造林,既能增强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又能改造地表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行动上:发展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
记者:对于中国而言,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为我们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提供了哪些难得的机遇?
汪小亚:第一,全球碳交易市场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据统计,2005年全球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为7.1亿吨和108.6亿美元;到2008年分别上升48.1亿吨和1263.5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89.2%和126.6%,世界银行报告称,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1500亿美元,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碳交易市场可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市场为那些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以满足减排目标;自愿交易市场则是从其他目标出发(如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社会效益等)自愿进行碳交易以实现其目标。配额碳交易又分为两大类,其一,基于配额的交易。买家在"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Cap-and-Trade)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譬如《京都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s)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下的欧盟配额(EUAs);其二,基于项目的交易。买主向可证实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最典型的此类交易为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及联合履行机制(JI)下分别产生核证减排量(CERs)和减排单位(ERUs)。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早在强制性减排市场建立之前就已经存在,主要被用于企业的市场营销,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等。目前虽所占碳交易额的比例很小,不过潜力巨大。自愿市场分为碳汇标准与无碳标准交易两种。近年来很多非政府组织从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很多自愿减排碳交易产品,比如VIVO计划,主要关注在发展中国家造林与环境保护项目。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低碳经济引领中国未来发展低碳经济决定着新一轮国家竞争力 记者:我国政府近日确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其中提到“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与交通体系”、“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发广泛关注。请您谈谈“低碳”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 吴晓青: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不断为人类所认识,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全球气候变化,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识。在这个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也应运而生。现在低碳经济已被看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既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是发展中国家应遵循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记者:您在去年“两会”上首次提交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指出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走在世界发展前列,很大程度取决于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这方面我们要尽快采取哪些行动? 吴晓青:种种迹象表明低碳时代已到来。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也决定着世界的未来。我们的目标已提出,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完成这一目标,难度很大,需各方努力。 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资源的消耗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要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各项发展目标,解决目前存在的环境和发展矛盾,走低碳经济道路是最佳选择,这不仅可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也可以促进环保,改善人民生存环境。 我说的“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应包含四方面,即低碳技术发展和支撑能力、完善的低碳发展标准和规范、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准备、健全的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从现有国情看,四个方面我们都有欠缺。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调整现行发展方式,必须加强这四方面的能力建设。 做好手头的,眼盯高端的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只能走自己的路 记者:发展是硬道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前提下,从哪儿入手发展低碳经济? 吴晓青:有人提出“做好手头的,眼盯高端的”,我认为这很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需求。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现成模式,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从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我觉得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开展科学研究基础上,建立并完善“碳足迹”标识和产品认证制,倡导低碳消费模式,促进企业加快低碳产品的研发;通过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体系;改革资源税制度,将碳税纳入环境税范围,来部分反映传统化石能源生产和使用所导致的气候变化等外部成本,征收方式可参考当地污染物征税方式
当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把"低碳经济"由一个概念、一句口号推向了前台,发展低碳技术、选择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低碳消费已成为各界共识。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汪小亚博士接受《理论前沿》周刊专访,就主动融入低碳浪潮、加快绿色金融创新发表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我国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十分必要,不仅可以通过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获得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展国内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理念上: 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经济
记者:当前,"低碳"、"绿色"这两个词汇被广泛传播和运用,您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它们的准确内涵吗?
汪小亚: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低碳"与"绿色"并不是同一概念。
首先,指向不同。"低碳"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概念。假定气候变暖,气候变暖的结果是人类生存危机,如极端天气增多、海平面上升、岛屿消失、粮食和饮水短缺、物种灭绝等。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人类活动中人为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温室气体主要由6种气体组成,其中,CO2是主要成分,解决气候变暖的手段是低碳。"绿色"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概念。假定人类生存环境在恶化,出现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导致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的工业化、粗放的增长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解决思路是树立绿色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针对大气、河流、海洋、绿色植被、动物资源的保护,创造一个宜住环境。
其次,影响范围不同。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如某省或某国大量CO2排放对该地区的气候影响不明显,而汇积起来很大。而环境恶化的影响是地域性的,如某地区热电厂较多,酸雨问题严重,而距离较远的地区可能没有酸雨危害。
再者,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不同。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发展是正相关关系,因为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业是电力、钢铁、化工、交通、房地产等各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或主导性行业,故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下,经济发展越快、温室气体排放量越多。而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并不正相关关系。只要树立好环保的理念和机制,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可以同时实现。
最后,治理方式不同。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治理是平衡,即在降低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平衡,既不能为降低排放而牺牲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也不是一味追求高增长而无视人类的共同利益,在低碳和经济发展之间选择,对于任何国家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对污染物的治理是禁止,各国法律都有明文规定。记者:那么,这两个概念在实际运用中的交融之处体现在哪里呢?
汪小亚:从现实意义上讲"低碳"和"绿色"都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其一,"低碳"和"绿色"之间密切相关。首先,气候是环境的一个重要要素。气候的不利变化如暴雪、海啸、飓风等会恶化生存环境。其次,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都与工业化城市化密切有关。工业化导致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破坏自然界的平衡和循环。如火力发电,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前者是温室气体,后者形成酸雨。"低碳经济"是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形态。"绿色经济"是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
其二,倡导"低碳"、"绿色"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都是主张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经济;都是主张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我国各省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不同所承担的成本和压力也不同,通过绿色和低碳经济发展政策,能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方式转变。
其三,倡导"低碳"、"绿色"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从"资源节约型"看,倡导"低碳"和"绿色",就是强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降低GDP能耗也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环境友好型"看,倡导低碳和绿色,就是强调对生存环境的保护,珍惜蓝天、青山、绿水。如植树造林,既能增强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又能改造地表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行动上:发展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
记者:对于中国而言,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为我们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提供了哪些难得的机遇?
汪小亚:第一,全球碳交易市场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据统计,2005年全球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为7.1亿吨和108.6亿美元;到2008年分别上升48.1亿吨和1263.5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89.2%和126.6%,世界银行报告称,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1500亿美元,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碳交易市场可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市场为那些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以满足减排目标;自愿交易市场则是从其他目标出发(如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社会效益等)自愿进行碳交易以实现其目标。配额碳交易又分为两大类,其一,基于配额的交易。买家在"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Cap-and-Trade)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譬如《京都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s)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下的欧盟配额(EUAs);其二,基于项目的交易。买主向可证实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最典型的此类交易为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及联合履行机制(JI)下分别产生核证减排量(CERs)和减排单位(ERUs)。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早在强制性减排市场建立之前就已经存在,主要被用于企业的市场营销,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等。目前虽所占碳交易额的比例很小,不过潜力巨大。自愿市场分为碳汇标准与无碳标准交易两种。近年来很多非政府组织从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很多自愿减排碳交易产品,比如VIVO计划,主要关注在发展中国家造林与环境保护项目。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低碳经济引领中国未来发展低碳经济决定着新一轮国家竞争力 记者:我国政府近日确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其中提到“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与交通体系”、“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发广泛关注。请您谈谈“低碳”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 吴晓青: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不断为人类所认识,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全球气候变化,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识。在这个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也应运而生。现在低碳经济已被看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既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是发展中国家应遵循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记者:您在去年“两会”上首次提交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指出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走在世界发展前列,很大程度取决于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这方面我们要尽快采取哪些行动? 吴晓青:种种迹象表明低碳时代已到来。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也决定着世界的未来。我们的目标已提出,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完成这一目标,难度很大,需各方努力。 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资源的消耗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要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各项发展目标,解决目前存在的环境和发展矛盾,走低碳经济道路是最佳选择,这不仅可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也可以促进环保,改善人民生存环境。 我说的“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应包含四方面,即低碳技术发展和支撑能力、完善的低碳发展标准和规范、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准备、健全的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从现有国情看,四个方面我们都有欠缺。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调整现行发展方式,必须加强这四方面的能力建设。 做好手头的,眼盯高端的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只能走自己的路 记者:发展是硬道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前提下,从哪儿入手发展低碳经济? 吴晓青:有人提出“做好手头的,眼盯高端的”,我认为这很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需求。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现成模式,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从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我觉得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开展科学研究基础上,建立并完善“碳足迹”标识和产品认证制,倡导低碳消费模式,促进企业加快低碳产品的研发;通过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体系;改革资源税制度,将碳税纳入环境税范围,来部分反映传统化石能源生产和使用所导致的气候变化等外部成本,征收方式可参考当地污染物征税方式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论文 中国经济的发展论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低碳经济论文 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 计划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全无促进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谈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中的中国主张 如何发挥中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上一篇:碳标签是甚么有啥作用呀?
- 合同能源管理可否涉及碳交易?目前那些国家有成熟的碳交易市场?通过合2021-03-27
- 低碳金融的理论有哪些2021-03-22
- 2.市场在解决环境问题(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时为什么会无效?2021-03-21
- 碳金融、低碳金融、低碳经济三者的关系,求专业的解答。2021-03-21
-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是什么2021-03-21
- 绿色金融领域研究生论文怎样选题比较好2021-03-20
- 我国现如今的低碳金融产品有哪些2021-03-20
- 碳排放交易市场,是什么意思啊?12五规划温室气体里面的内容。2021-03-20
- 碳排放交易市场,是什么意思啊?12五规划温室气体里面的内容。2021-03-20
- 什么是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2021-03-12
- 我国碳交易市场现状是什么?怎么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呢?2021-03-12
- 中国有没有碳交易市场,应该怎么投资碳交易?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