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巴西倡议》于COP30成功发布
《全球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巴西倡议》于COP30成功发布:巴西贝伦,2025年11月13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一场由电力碳核算革新所引领的全球绿色风暴正式掀起。在中
巴西贝伦,2025年11月13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一场由电力碳核算革新所引领的全球绿色风暴正式掀起。在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主办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主题边会上,《全球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巴西倡议》(以下简称“巴西倡议”)面向全球隆重发布。这项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携手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等51家国际顶尖机构与企业共同发起的倡议,与全球权威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的修订方向高度协同,并获得了其两大发起机构——WRI与WBCSD的全力支持与专业肯定,标志着全球电力碳排放核算即将步入一个由“时空精准”定义的新阶段。
一、 接轨国际标准:从“准则演进”到“倡议响应”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碳排放核算标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正致力于推动其范围二(外购电力)核算方法的进一步精细化。此次发布的“巴西倡议”,其核心理念与GHG Protocol的修订方向不谋而合,旨在通过分时分区的精细化核算,解决传统年度平均因子无法体现清洁电力实时低碳价值的关键痛点。
作为GHG Protocol的共同发起机构和“巴西倡议”的联合发起方,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在发布仪式上给予了权威背书。它们表示:“‘巴西倡议’所倡导的方向,正是构建下一代碳核算体系的关键。我们支持并赞赏这一努力,它将为全球企业提供更科学、更公平的核算工具,极大地增强范围二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和实际减排引导性。”多方力量的汇聚,开启了企业碳核算方法论从“保守平均”向“动态精准”的重大升级,为即将到来的国际标准更新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二、 坚实中国实践:从“技术引领”到“方案共享”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倡议的牵头者和全球能源革命的践行者,为这一倡议贡献了经过大规模实践验证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在“可算”层面,国家电网构建了覆盖“发-输-变-配-用”全环节、接入6.5亿只智能表计的全球最大能源计量体系,并依托分区分压15分钟级的电量计算模型,实现了对电力流与碳流的实时、精准追踪,为精细化电碳因子计算奠定了无可比拟的数据基石。
在“可认”层面,国家电网创新性地提出了“电源接网位置法”,恪守“谁消费、谁承担”的公平原则,成功解决了因电源与负荷地理分离导致的核算不公问题。这一方法已在中国江苏、浙江等多省得到成功实践,其结果更获得了DNV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为中国方案的全球互认铺平了道路。
在“可用”层面,显著的降碳增效成果最具说服力。试点数据显示,在电解铝行业,采用分时分区因子可使吨铝电力碳排放降低高达46.5%;在电芯制造领域,产品电力碳足迹降幅达53%;出口型轮胎企业的单条轮胎碳足迹也下降约40%。这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碳税成本节约,更为其产品获取国际“绿色通行证”、应对欧盟CBAM等机制提供了关键支撑。
三、 凝聚全球共识:从“中国倡议”到“世界行动”
“巴西倡议”的发布,构建了一个以GHG Protocol原则为基石、汇聚全球顶尖力量的开放合作平台。未来,联合发布机构将深度协作,共同致力于将分时分区电碳因子的科学方法论与实践案例融入国际标准与最佳实践指南中,加速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互信、数据互认与方法互鉴。
这一合作将极大促进国际核算规则的统一,有效破解企业跨国运营与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的碳核算困境,为消除绿色贸易壁垒、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碳治理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四、 展望未来愿景:从“精准核算”到“绿色未来”
“巴西倡议”的启动,不仅仅是一次方法的革新,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全球行动号召。它预示着在GHG Protocol等国际标准的演进框架下,电碳因子将不再是静态的核算参数,而是成为引导电力资源配置、激励可再生能源消纳、赋能用户侧绿色转型的动态“价值信号”和环境责任“公平标尺”。
展望未来,国家电网公司将继续与全球伙伴携手,深化技术研究,扩大试点应用,共同致力于推动精细化电碳因子的国际标准化与广泛互认,让“中国智慧”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通用语言,助力《巴黎协定》目标的实现,携手揭开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篇章。
-
海南省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责任分工2025-11-13
-
海南省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规范2025-11-13
-
COP30大会多方代表:期待加强甲烷等温室气体减排2025-11-11
-
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履约、异常数据筛查、月度存证及碳市场数据质量提升项目招标公告2025-11-10
-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碳排放强度、非二气体排查、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终止公告2025-11-10
-
企事业单位对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开展自行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820号)2025-11-07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 CCER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325万吨2025-10-30
-
辽宁启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国家试点2025-10-29
-
管控多行业、兼顾能源活动与工业过程排放、管控多种温室气体全国碳市场由“单一”迈向“多元”2025-10-27
-
广东加快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10-27
-
2024年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值与2023年相比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2025-10-27
-
唐山四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推进钢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2025-10-27
-
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发布后,围绕2024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研究开展了哪些工作?2025-10-27
-
新发布的2024年电力碳足迹因子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2025-10-27
-
天津市首个ISO国际标准高校温室气体核查项目完成2025-10-23
-
天津市加快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