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发布
《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发布:《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发布中国净碳排放近10年呈降低趋势科技日报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刘垠 陆成宽)26日,《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全球碳
《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发布
中国净碳排放近10年呈降低趋势
科技日报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刘垠 陆成宽)26日,《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在京发布。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牵头编写,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评估了全球和主要国别的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情况,在证实当前主流科学认知的同时,取得了系列新发现,为中国应对气候谈判与碳盘点、服务碳中和评估提供重要科学数据。
报告显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过去1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平均每年约千分之六的增长速度持续升高,即便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趋势仍未显著放缓。过去40年,全球森林的加速损毁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平均每年产生约3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碳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实施了大规模植树造林生态工程,土地利用变化为净碳汇效应,每年固定近4亿吨二氧化碳,有效降低了全球土地利用碳排放。基于卫星的同化反演结果表明,过去10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平均每年吸收13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吸收了13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十分之一。全球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也呈逐渐增加趋势,过去40年全球土壤每年吸收约13亿吨二氧化碳,中国实施了大规模保护性耕作和生态管理举措,土壤固碳速率最高,约占全球四分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天院院长吴一戎指出,这份监测报告表明,一方面,中国积极的节能减排措施成效显著,我国最近10年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中国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保护性耕作等积极生态管理措施,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持续增强。卫星监测也发现中国净碳排放在近10年呈现降低的趋势,表明我国碳中和目标取得了重要进展。
吴一戎指出,卫星遥感具有客观、连续、稳定、大范围、重复观测的优点,是全球碳循环高精度、精细分辨率监测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组织正大力发展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核查支持能力,发展我国自主的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能力刻不容缓。
吴一戎介绍,我国将于2025年发射下一代碳卫星,可以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国产卫星在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人为源碳排放、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等方面的监测能力,为全球碳盘点和我国“双碳”目标提供中国自主的科学数据。(科技日报)
-
一边刷信用卡,一边算出你的“碳排放”!这一创新绿色低碳支付方案落地了2023-07-25
-
转向碳排放双控如何打牢四个支柱2023-07-25
-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2023年社会招聘公告:碳中和业务部技术高级主管、交易部等岗位最新信息2023-07-25
-
湖北仙桃市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落地2023-07-25
-
国家发改委:三方面推进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2023-07-24
-
碳访录|中创碳投创始人唐人虎:实施碳排放双控的前提需要做好相应的基础能力建设2023-07-23
-
英国推进碳排放交易计划与转型基金建设2023-07-20
-
国家发改委:从三个方面入手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2023-07-19
-
国家邮政局: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碳排放核算和管理平台2023-07-19
-
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意见2023-07-18
-
邮储银行上线无纸化系统:预计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00余吨2023-07-18
-
李高:全国碳排放配额已成交2.37亿吨2023-07-18
-
厦门大学林伯强:转向碳排放双控,最基础的就是加强碳排放计算的能力2023-07-17
-
上海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启洲:继续探索扩大本市碳排放纳管行业的范围2023-07-17
-
宝钢集团八钢公司运输环节碳排放向“0”冲刺2023-07-16
-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全国碳排放配额已成交2.37亿吨,CCER收集方法学建议300余项202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