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零碳出行——城市公众意识、行为及驱动因素研究》调研报告:近四成公众拥护低碳出行
《面向零碳出行——城市公众意识、行为及驱动因素研究》调研报告:近四成公众拥护低碳出行:为加强城市交通排放控制,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和施行了各类政策措施。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城市交通出行深度减排成为重点。当前,城市公众低碳出行还面临什
为加强城市交通排放控制,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和施行了各类政策措施。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城市交通出行深度减排成为重点。当前,城市公众低碳出行还面临什么样的难点?公众的出行具有如何的需求特征?
近日,《面向零碳出行——城市公众意识、行为及驱动因素研究》调研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在线上举行。该调研由能源基金会、南方周末联合发起,益普索提供研究支持,通过对公众出行选择的进一步洞察,为出行减碳政策措施的制定与执行提供借鉴,支撑提升公众出行结构与模式的低碳转变。
通过定性座谈与研究,结合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3500份生活人口样本进行定量分析,调研团队对公众对低碳及零碳交通工具相关话题的认知、碳价值观现状、出行现状及低碳出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索提高公众实践低碳甚至零碳出行的政策及传播建议。
报告显示,公众在通勤出行方式的驱动因素中,选择“拥护低碳出行”的比例最高,达到38%,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目前公众对低碳出行方式比较认可且实际践行。此外,“按需调整行程,灵活性高”“高效,准时,可预期”“公共交通设施便利可达”及“舒适性高”分列前五位驱动因素。
良好的低碳出行机制,除了公众拥护低碳出行的意愿外,更需要有友好的低碳出行基础设施环境。
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高级项目主任王志高指出,当前中国城市的低碳出行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一是城市高密度蔓延,城市形态难以优化,进而导致出行结构相对高碳;二是城市道路和空间脱离人性化尺度,进而导致过度依赖私人汽车出行。“北京的绿色出行比例占到了70%,我建议把70%的路权给这些绿色出行的居民,甚至给行人或者自行车更多的路权。但现实是汽车占据了更多的路权。”
北京大学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江燕认为,每一个人的出行和需求都是多样化的,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做到精细化,给公众更好的慢行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低碳或绿色出行的理念,并不是要求公众所有的出行都只能选择某种低碳的交通方式,而应是根据不同场景、不同需求提供的多种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集合,更多是追求提高一段时间内的绿色出行频次和某一次长距离出行中绿色出行的比例。
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补充道,交通政策历来需要组合拳,没有任何单一的“一招鲜”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公共交通、出租车、小汽车、步行等是一个整体的出行服务系统,出行和运输的需求必须要放在整体的系统下考虑,满足公众不同的、多样化的需求。
-
低碳生活该如何做?2022-06-11
-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有哪些2022-06-11
-
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为主题的作文2022-06-11
-
急求:低碳生活英语作文:1.低碳生活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2.低碳生活非常有好处3.我们应该如何去做。2022-06-11
-
报告显示:出行需求多样,需政策“组合拳”实现结构性低碳2022-06-10
-
长庆油田采气一厂聚焦“双碳”目标走深走实绿色低碳之路2022-06-10
-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徐韶峰:以数字化+绿色低碳 助新型电力系统双转型2022-06-10
-
紧抓海上风口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2022-06-10
-
中韩日探讨低碳建筑价值评估助推可持续发展2022-06-10
-
低碳生活从“小”做起2022-06-10
-
引领交通数字化、低碳化转型 同盾科技交通决策智能解决方案获“清馨2022绿色实践先锋项目”2022-06-10
-
我国污水处理领域首个低碳团体标准——《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评价技术规范》(T/CAEPI49 - 2022)2022-06-10
-
节能环保,低碳生活手抄报2022-06-10
-
内蒙古锚定“双碳”目标 统筹能源保障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2022-06-10
-
以数字化+绿色低碳 助新型电力系统双转型2022-06-10
-
河北: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