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中美寻求气候变化合作的“低垂果实”
中美寻求气候变化合作的“低垂果实”:《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曹然发于2021.5.3总第994期《中国新闻周刊》距离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结束访华不到一周,4月22日到23日,由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以视频方式举行, 40个国家的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曹然
发于2021.5.3总第994期《中国新闻周刊》
距离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结束访华不到一周,4月22日到23日,由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以视频方式举行, 40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峰会上更新了各国减排目标。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4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外交部连夜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主持并介绍峰会主要情况和重要成果,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会,阐释中方气候变化领域重大政策主张。解振华还披露,本次峰会“也是我们双方商定中国要支持美国召开这次会议”。接下来,中美双方将共同支持今年将在中国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大会和格拉斯哥气候大会。
4月14日到17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克里在上海会晤期间,中美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峰会应秉承《巴黎协定》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解振华强调,中美根据最新的联合声明将展开八个领域的合作,“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双方采取切实的行动”。中美可能在当前合作对话的基础上建立正式的合作渠道,也不排除再次建立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
第一个要获得的承诺是中国承诺
和2015年《巴黎协定》正式开始谈判前的外交活动相似,克里在这次领导人气候峰会前已出访中国、欧洲、印度,并和俄罗斯外长会面。
2013年克里就任美国国务卿后很快访华,中美曾为进行《巴黎协定》谈判建立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但在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中断,合作再度跌入低谷。
不过,自建交以来,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虽然也多次遭遇低谷,但从未中断。1979年,中美签订首份科技合作协定,气象学家叶笃正是中方工作组三名成员之一。同年,叶笃正率气象代表团访美,之后和美国能源部达成气候科学合作协议,双方每两年一次的科学研讨会一直持续至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天军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双方科学家在痕量气体观测和气候变化模拟方面密切合作,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现在可以说我们和美国主要的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机构都有多层次的全面合作”。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奥巴马总统首席科学顾问奥尔德伦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华盛顿的有识之士未曾中断和中方的气候变化合作,“不是理论上的,而是在现实中一直进行”。奥巴马时期两国政府牵头的清洁能源技术联合研发,在特朗普政府期间依然正常运转。
在民主党的奥巴马政府进入第二个任期后,克里出任国务卿,当时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也面临和现在类似的低谷。2009年,旨在达成全球减排承诺的哥本哈根大会以各国谈判破裂告终,西方指责中国应对此负责,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则认为西方发达国家订立不切实际的目标,单方面胁迫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真实意图是遏制后发国家经济发展。
美国能源部前高级官员、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莫瓦特-拉森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称,2001年,小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美国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义务”为由,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此后七年,华盛顿的共和党人“几乎是气候变化的否定论者”,能源部工作受到极大限制,国际合作更难开展。
就任国务卿不到一个月,克里就访问了中国。他后来回忆,这是因为“我知道我们在哥本哈根失败了,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所以我的第一次会面是和中国领导人,第一个要获得的承诺是中国的承诺”。次年开始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博卡斯参与了《巴黎协定》前后中美气候变化一系列谈判。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相比之前,双方的态度均有所转变。中方更加自信,要求在气候变化领域和美方平等对话。
克里深知全球性共识极难达成,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前就先和中国及欧盟间达成多项双边、小多边声明,提前协调一致主要排放国目标。这次大会明确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具体目标表述上也有很大改变,2009年时针对发展中国家一刀切的“2050年减排50%”变为更具体而柔性的行动方案。最终,200多个国家在巴黎达成了被中国代表解振华称为“各方都不满意,但各方都可接受”的方案,签署《巴黎协定》。
用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2016年特朗普政府上台,重复着小布什政府当年的理由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并陆续废除奥巴马政府实施的70多项气候变化相关法规。但在此期间,中国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并未倒退。在4月22日深夜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从未缺席。2020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算了一笔账:欧盟在1990年到1992年碳达峰期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7.9吨;美国在2005年到2007年碳达峰期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19.9吨;但中国实现自己的碳达峰目标,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将会是7.2到7.5吨左右。
“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开展的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你别忘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解振华说,中国做到了自己所承诺的目标,甚至是超额、提前完成,但个别发达国家并未切实履行承诺。
2020年11月,曾在奥巴马政府出任副总统的拜登赢得总统选举,很快宣布重回《巴黎协定》,并再次起用和自己同岁、年近八旬的克里。博卡斯指出,相比中国,重返《巴黎协定》的拜登政府需要通过具体行动赢回国际社会的信心,这也是拜登急于推动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原因之一。而且,在《巴黎协定》之后,当前中美在气候变化具体议题上并没有“低垂的果实”。
在这次通过线上举行的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上,美国总统拜登发布了全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承诺,宣布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50%~52%,这是之前美国NDC的两倍。
习近平也在峰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此外,中国已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还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作为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久的总统科学顾问,奥尔德伦分析称,根据他和中国政府高层对话的经验,他确信“中国领导人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态度绝对是认真的”。
解振华也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强调:“我和克里特使都认为,行动重于空谈。中美都将致力于在各自国内强化行动,持续开展对话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作出双方应有的贡献。”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16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
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哪些2021-04-30
-
浙江龙泉碳中和志愿者公益林落地新疆 助沙漠补植复绿2021-04-30
-
云南力争打造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示范省2021-04-30
-
湖北发挥气象优势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建设2021-04-29
-
湖北发挥气象优势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建设2021-04-29
-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为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法律保障2021-04-29
-
2021碳中和创新与投资发展论坛在杭召开 共商绿色金融发展2021-04-28
-
多国部长级代表:希望COP26能够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谈判2021-04-28
-
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国北方内蒙古谋划“绿色转型”2021-04-28
-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04-28
-
多管齐下 打出‘组合拳’ 我国将会提前实现碳达峰2021-04-28
-
中国的碳中和目标2021-04-28
-
中国实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2021-04-28
-
汽车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的比例2021-04-28
-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探索“碳普惠” 交通银行成功完成长三角地区首笔碳配额质押融资2021-04-28
-
【地评线】实现碳中和愿景 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