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柬埔寨预期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1-14 11:00:58
热度:

柬埔寨预期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柬埔寨媒体近期报道称,政府正推动发电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柬埔寨的目标是,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70%,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此,该国政府正全面实施以清洁柬埔寨战略和柬埔寨

柬埔寨媒体近期报道称,政府正推动发电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柬埔寨的目标是,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70%,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此,该国政府正全面实施以清洁柬埔寨战略和柬埔寨电力发展计划(2022~2040)为核心的举措,稳步推进太阳能、风能、水电等领域的大型项目。

柬埔寨矿产与能源部表示,已批准23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总额超过50亿美元。柬埔寨矿产与能源部大臣高拉塔纳强调,将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证书(REC)制度和制定投资激励措施来吸引外资。

柬埔寨电力发展计划(2022~2040)要求,将太阳能发电能力从2022年的432兆瓦提升至2030年的1000兆瓦和2040年的3155兆瓦;水电产能到2030年达到1560兆瓦,到2040年达到3000兆瓦。

为支持这些项目的实施,柬埔寨政府通过2021年修订的《投资法》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者提供了激励措施,包括最长9年的企业所得税豁免、出口税和预付税豁免,以及研发费用150%的抵扣。此外,该国政府正在审查电价体系,以适应屋顶太阳能发电,并支持智能电网、电池储能和抽水蓄能发电等下一代基础设施。

2024年,柬埔寨总发电能力达到5044兆瓦,其中水电占46%,燃煤发电占42%,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占12%。该国正在运营的大型设施包括顺城省的塞桑二号水电站(400兆瓦)和菩萨省的太阳能发电厂(90兆瓦,未来计划扩建至150兆瓦)。此外,蒙多基里省正在建设一座150兆瓦的风电场,将于2027年投运。

此外,在区域合作方面,柬埔寨通过东盟电网(APG)进行的跨境电力出口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除了从老挝和越南进口清洁电力,向新加坡供电的计划也已成形。新加坡还在推进通过新的海底电缆从柬埔寨进口水电的计划,此举将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新收入来源。

不过,柬埔寨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也面临挑战。除了复杂的许可审批程序、不明确的投资激励措施、发电厂建设法规的制定延迟等体制问题,可再生能源相关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国内市场的成熟也需要时间。

据能源研究机构EnergyLab估计,到2040年,扩大太阳能和电池储能的应用规模,可为柬埔寨累计节省204亿美元,并减少1.17亿吨碳排放。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脱碳的双重目标,柬埔寨已将可再生能源定位为国家战略支柱,并努力成为区域绿色电力供应中心。

  1. 2025年11月1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
    2025-11-12
  2. 【杭发改资环〔2025〕26号】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的通知
    2025-11-12
  3.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举办2025年全区节能降碳培训班 赋能构建碳排放双控工作格局
    2025-11-12
  4. 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到2030年建成近零碳排放园区达20个
    2025-11-12
  5. 约80万吨碳排放全中和,本届全运会藏着哪些减碳密码?
    2025-11-10
  6. 2025年11月05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
    2025-11-10
  7.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碳排放强度、非二气体排查、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终止公告
    2025-11-10
  8. 巴西碳排放量同比锐减16.7%
    2025-11-05
  9. 湖南省2026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
    2025-11-03
  10. 国家发改委:对新上算力项目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
    2025-11-02
  11. 2025年10月30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
    2025-10-31
  12.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发布2026年度发电、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通知
    2025-10-31
  13. 关于印发《上海市碳排放配额登记管理规定》的通知
    2025-10-31
  14. 关于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2026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公告
    2025-10-31
  15. 交通运输部:积极探索公路水路交通关键领域低碳排放实现路径和发展模式
    2025-10-30
  16. 交通运输部:持续完善近零碳排放制度标准体系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