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加快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加快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开放指数”呈下滑趋势。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背景下,气候议题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竞争的关键领域,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通过构建以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希望主导新一轮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开放指数”呈下滑趋势。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背景下,气候议题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竞争的关键领域,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通过构建以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希望主导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欧盟2020年3月发布的新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EAP)以及2023年10月生效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除CBAM之外,欧盟拟对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设置碳足迹准入门槛,如欧盟推出的《电池和废电池法规》,强制要求动力电池、工业电池产品提供碳足迹认证报告,意图从电池碳足迹标准上构筑绿色贸易壁垒,进而主导全球电池管理体系的话语权。以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对全球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破解绿色贸易壁垒,刻不容缓。
相对于传统绿色贸易壁垒而言,以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更具隐蔽性和复杂性。传统绿色贸易壁垒主要依托于环境法规、技术标准和检验检疫等政策工具,其影响通常局限于环保领域的特定产品。而以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的政策设计,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为基础,涉及所有产生碳排放的行业,因此对全球贸易的影响也更为广泛和深远。
为有效应对新型绿色贸易壁垒,除了加快绿色能源转型外,构建中国特色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并实现国际互联互通互认,势在必行、意义重大。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整体推进。
按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立足中国实际做好产品碳足迹国际通用核算方法和标准的本地化工作。我国应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性地构建符合国际规则且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标准。需要说明的是,今年10月和11月相继印发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和《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对加快完善我国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规则标准提供了努力方向和基本遵循。
产品碳足迹的核算需要采集从企业端一直延伸到上游供应链的数据,高质量、可信赖的数据是保证碳足迹核算结果可靠的前提。产品碳足迹的核算需要结合企业实景数据和背景数据。实景数据,一般由企业自己提供,而对于无法追溯以及追溯极其困难的数据,可以使用具有行业和区域代表性的背景数据。数据质量越高,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就越强。应充分发挥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建立多方参与、开放共享且真实反映我国实际情况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涉及国民经济各大行业,因子数据库的建设须有较高的行业覆盖范围,再加上我国工业体系完整、不同地区工艺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我国本土因子数据库的建设任务尤为艰巨。加快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既要立足本土实际,也要在国际通行规则基础上加强国际对话与交流,针对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引领和重新定义国际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保障我国贸易安全。同时,通过积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互信,实现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碳核算工具的互通互认。
一是加快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碳排放认证机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排放标准认证体系。二是建设产品碳足迹信息披露平台,积极培育产品碳足迹监测、核算、评价、核查、认证等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三是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及推广应用机制,将产品碳足迹要求纳入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评价体系,鼓励企业主动将碳足迹纳入供应链管理,并带动供应商上下游协同打造绿色供应链,实现产业链协同降碳。同时,部署并积极建设产品碳足迹国家级创新平台,建立国家级技术机构和专家队伍,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全面提升碳足迹从业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总之,加快构建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既是破解新型绿色贸易壁垒、保障我国外贸安全、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型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方式与手段,意义深远。 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研究员 李铎
-
韩文科:完善统计核算体系,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将建立2024-12-05
-
沙特阿拉伯王国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愿景是什么?2024-12-05
-
【宁政办发〔2024〕51号】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重点任务落实方案》的通知2024-12-04
-
全国碳配额履约进行时!大同市在全省率先完成第三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2024-12-03
-
碳排放配额也能贷款!中国银行在鄂首笔500吨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落地2024-12-01
-
【晋政办发〔2024〕53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2024-11-28
-
116.5万元中标!广东省碳排放监测智慧云平台网络安全运营服务项目结果公告2024-11-28
-
关于进一步加强湖北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函2024-11-26
-
动力电池碳足迹平台正式发布 用于动力电池碳核算2024-11-26
-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福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履约清缴工作的通知2024-11-26
-
重庆金碳检测申请企业碳排放实时计量系统专利,提高企业碳排放计量的实时性和准确性2024-11-25
-
港华(深圳)碳资产运营申请基于大数据的碳排量实时监控及预测系统专利,有利于企业控制年度碳排放量2024-11-25
-
【川发改环资〔2024〕571号】关于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中开展碳排放评价的通知2024-11-25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尽早构建形成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2024-11-19
-
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畜产品》国家标准正式发布2024-11-19
-
每回收1吨奶盒能减少碳排放约1.6吨 全国首宗奶盒回收碳减排量交易在深达成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