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山东高标准农田“内外兼修” 绿色发展理念“生根发芽”
山东高标准农田“内外兼修” 绿色发展理念“生根发芽”:中新网济南9月7日电 (孙婷婷)9月7日,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瑞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田里,一架经过改装的无人植保机在空中飞行,大约间隔10秒释放出一个彩色的赤眼蜂蜂球。“这是我县开展的
中新网济南9月7日电 (孙婷婷)9月7日,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瑞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田里,一架经过改装的无人植保机在空中飞行,大约间隔10秒释放出一个彩色的赤眼蜂蜂球。“这是我县开展的‘无人机释放赤眼蜂绿色防控玉米鳞翅目害虫项目’技术示范活动。”桓台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科科长许卫霞介绍说。
(资料图)工作人员正往无人机中放置赤眼蜂蜂球。罗静摄“每亩地释放8个-10个赤眼蜂蜂球,一个蜂球可孵化1200只-1500只赤眼蜂。”许卫霞介绍说,无人机投放赤眼蜂蜂球1-2天,赤眼蜂即可羽化出蜂,将卵产到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虫卵之中,完成寄生,以卵治卵、绿色防虫。该县还结合粮田实际,使用杀虫灯、食诱捕器、性诱捕器、生物制剂等绿色防控手段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降低杀虫剂使用量,达到生物防虫、绿色防虫的目标。
作为平均单产连续12年位居山东省首位的农业大县,桓台县通过优选育种、减垄增地、智慧化耕种等措施,推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目前,该县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4.66万亩。“我们还合理增加了玉米种植密度,由每亩4522株增加到4755.6株,仅增加的株数每亩地可增产30多公斤玉米。”桓台县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王锡久说。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农业大省山东“内外兼修”,除了注重建设和维护农田基础设施等“外在”,更注重修炼“内在”,下功夫提升耕地地力、改良健康土壤,促使土壤“水、肥、气、热”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高度协调,实现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一个人可以管理500亩地喷灌,每亩可节省60元(人民币,下同)人工费,再加上电费和油费成本,灌溉一次能节省3万多元,还能节水40%左右。”在德州市齐河县胡官屯镇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成投用的喷灌设施,让该合作社理事长袁本刚对所托管的6万亩地的管理更有底气。
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志庆介绍说,该县编制高标准农田10年规划。目前,农田已基本实现每50亩一眼机井、每200亩一网格、每5000亩一支专家队伍、每50000亩一套综合服务站,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地力足、灾能减、功能全”的高标准农田九大配套体系。
临朐县争取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近日落户柳山镇,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该项目共争取资金5000万元,包含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项目。”柳山镇党委书记李霞说,项目建成后,示范区农业产值可达12亿元以上,带动民众增收5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临朐县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及农田地力提升、深化“土地托管”、完善设施配套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加强技术推广、创新种植模式,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高产稳产,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万亩,粮食年总产3.2万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新泰市羊流镇亿路发农机合作社工人们正忙着将收获的玉米进行脱粒。陈阳摄在泰安市新泰市羊流镇黄草村的农田里,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驶过,摘穗、剥皮、装仓、秸秆粉碎,整个作业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该村种植大户刘西华正在将存储仓里的玉米装进拖拉机车斗,他今年种植的60亩玉米,亩均产量预计超过1300斤。“以前我们这里是山岭薄地,一年只能种一季玉米或者花生,产量也不高。整治成高标准农田后,一年种两季,产量也比以前高了15%左右,一亩地能多收800多元。”刘西华说。
近年来,新泰市着力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生产土地根基。通过土地平整、修复沟渠管网等措施,将碎地变整田、丘陵变沃土,成了高标准“良田”,让土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越来越多村民尝到甜头,从土地上看到新的希望。截至目前,新泰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6.3万亩。
“用无人机植保省时又省力,能根据天气情况及时高效的对小麦进行植保,节约人工,减少农药用量,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临沂市兰陵县粮友之家家庭农场经理刘伟表示,该农场以智慧物联网平台为依托,采用“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农田+智能化管护”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水源运行监控、耕地质量监测点、小型气象预报站等科技和设备,多措并举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利用的高标准农田。
目前,兰陵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8.29万亩,有效推进了当地农业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经营,节约了大量劳动成本,使当地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底,该省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371.7万亩,累计建成7456.7万亩,为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特别是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突破1100亿斤大关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山东力量。(完)
-
陆地碳汇估算精度瓶颈如何破?专家建议增设高标准二氧化碳观测站2023-08-03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2023-06-30
-
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2023-06-29
-
农田土壤碳汇试验示范项目落地湖北丹江口2023-05-24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新疆兵团如何让农田告别“白色污染”?2023-04-28
-
山东临沂首单农田土壤碳汇保险落地兰陵2023-04-23
-
江苏首个土壤碳中和项目落地南京 主攻农田固碳减排研究2022-11-28
-
黄河流域绿色农田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获亚行执董会批准2022-11-09
-
嘉善一块约400亩的农田示范方证明——智慧稻田,碳排放可减少20%2022-09-22
-
湿地近海养殖的贝壳农田海洋哪一个属于白色碳汇2022-08-04
-
为什么玉米等四碳作物产量较高?2022-07-21
-
福建省完成全国首单农田碳汇交易2022-07-20
-
福建首单农田碳汇交易试点项目落地南靖2022-07-19
-
东方财富期货上玉米一手上2699元为什么要交4300元的保证金?2022-07-19
-
市场上卖的爆米花玉米粒能当种子种植吗?2022-07-12
-
玉米秸秆碳的热值是多少。煤碳的热值是多少202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