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三年内规模突破5000亿!上海加码布局绿色低碳产业

来源:华夏时报
时间:2022-07-08 23:01:14
热度:1

三年内规模突破5000亿!上海加码布局绿色低碳产业:上海正加码布局另一“新赛道”。 7月8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介绍了《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下称《

上海正加码布局另一“新赛道”。

7月8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介绍了《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下称《方案》)。《方案》要求上海市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其中明确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基本形成2个千亿、5个百亿、若干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高级经济师、产业经济投资专家邓之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作为全国经济、金融、创新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具有政策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和国内外资源及合作优势。

在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坤看来,《方案》的推出有着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他表示,未来上海可以发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区域产业协同优势和拓展外向型产业格局,这将对全国的低碳能源转型、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等升级发展起到很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效应不仅可以为我国的先进制造业贡献出一股重要力量,而且对其他地方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模式与方向也能起到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培育10家绿色低碳龙头企业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蕴藏着大量技术革新和产业机遇。《方案》表明,上海将把握能源清洁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过程高效化、终端电气化和资源循环化“六化”发展趋势,实施绿色低碳产业培育、特色园区升级、产业生态完善三大行动。

《方案》提出了四个主要目标。其中要求上海市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明确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基本构成2个千亿、5个百亿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力争培育10家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家研发和检验检测验证平台,5家大型企业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市场主体逐步壮大,培育10家以上绿色低碳龙头企业,100家以上核心企业和1000家以上特色企业;园区体系健全完善,围绕氢能、高端能源装备、低碳冶金、绿色材料、节能环保、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领域,力争打造5家特色产业园区。

吴金城在会上介绍,上海绿色低碳产业培育行动将围绕4个重点方向发展10大领域。

首先是聚焦产业高端,领跑优势赛道。《方案》表明,上海将攻关负碳、新能源和高效储能等前沿技术;加快重型燃气轮机、核能、风能等高端装备关键部件自主攻关;推动重点用能行业、数据中心实现极致能效;攻坚“富氢碳循环高炉”等低碳冶金先进工艺,做强绿色精品钢。

其次是推动集群发展,拓宽并跑赛道。《方案》称,上海将构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和产品供给体系,发展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此外,上海还将建立多元氢能产业供给体系,突破燃料电池长寿命电堆等关键技术。

再者是拓展应用场景,抢占新兴赛道。在绿色材料领域,上海将加快碳纤维、高温超导、光催化材料等绿色材料推广应用。在碳交易和碳金融方面,上海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活跃碳金融市场,有序推进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入市。

最后是加大集成创新,实现弯道超车。《方案》表示,上海将提高碳捕集及应用,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应用场景向化工、钢铁等其他行业拓展,加快与储能、氢能等技术的集成发展。在智能电网领域,未来将推进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装备向高压化、智能化发展,开展大容量长寿命安全电池、固态电池等储能装置应用,提升创新应用能级。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意义深远

“作为全国经济、金融、创新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具有政策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和国内外资源、合作优势。”邓之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上海的绿色制造体系已初步建立,能效水平稳步提升,已评定市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等超过200家(个),成为绿色发展标杆。上海413家重点用能单位均已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此外,上海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已取得一定成效。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已从2016年的0.71吨标准煤/万元,降至2020年的0.59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16.9%,发电煤耗、吨钢综合能耗、芯片单耗、乘用车单耗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产业和技术上,上海也积累了一定优势。“上海的制造业基础比较雄厚,新能源产业集群化优势比较明显,上海的传统汽车工业也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上海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布局比较早、有一定的研发储备和技术提升能力,随着双碳目标的战略实施,已经具备了深入可开发性和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在祁海坤看来,上海有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牢固根基。

与此同时,上海科研机构和人才集聚,也为绿色低碳新赛道提供持续发展动力。据了解,上海目前已有25所高校院所和80余家新能源产业相关企业技术中心、3个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100余个技术创新平台。近两年新成立的上海交大碳中和研究院、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将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技术人才支持。

由于新能源产业链和氢能产业链等非常庞大,除了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政策配套能力和金融支持力度都很关键。祁海坤进一步表示:“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再结合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人才落地落户的鼓励政策等,非常适合吸引专业人才和绿色低碳技术等先进产业落地发展。”

在业内专家看来,《方案》的推出有着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邓之东表示,上海市瞄准节能低碳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可推动上海城市产业升级,培育上海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上海向低碳城市转型,以低碳创新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具体落实,促进我国”双碳“目标达成,引领全国城市低碳转型。”他强调。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