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碳”策中国(18):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出台
“碳”策中国(18):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出台:摘要 国内外碳中和政策动态(6月9日~6月22日) 1)国内方面,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到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
摘要
国内外碳中和政策动态(6月9日~6月22日)
1)国内方面,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到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工信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到2025年轻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占工业比重基本稳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碳管理体系要求》(T/CCAA 39-2022),提出碳管理规范性要求。2)国际方面,日本成立“绿色转型联盟”,准备建立碳交易市场;德国将重启煤电站,并提供150亿欧元信贷额度补充天然气储备;澳大利亚暂停东部电力现货市场,西澳大利亚州计划38亿澳元可再生能源投资,新南威尔士州将投资8.5亿美元用于电网建设;荷兰取消煤电生产上限;奥地利恢复燃煤发电;希腊计划到2030年减少30%国家能源消耗,等等。
热点“碳”究
澳洲“电荒”问题近日来不断加剧。6月15日,澳洲东海岸电力现货市场面临暂停,原因包括1)是冬季寒流拉动用电需求,2)洪灾影响煤炭生产运输,3)约三分之一的发电厂停产检修,4)国际能源价格高企抬高当地电力成本,以及5)新能源替代发电能力不及预期。澳洲对此次电力危机应对措施包括被动反应,即限定电价上限,以及对发电企业进行补偿,并且在必要时暂停煤炭出口以确保国内使用等主动应对。其他典型国家应对电力危机的保供措施涉及煤炭增产增供、价格干预、成本补偿、进出口调控四个方面。
碳中和相关行业与企业动态
1)碳中和转型行业:工信部将启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组织开展工业节能服务,推行绿色制造;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将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电解铝、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基本出清。2)碳中和成长行业:稳增长政策逐步发力、疫情短期影响逐渐消退,低碳行业指数及相关行业均持续反弹,光伏、新能源等产业链维持景气。近2周中金低碳行业指数上涨5.3%,涨幅超过沪深300和恒生等宽基指数。风电、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板块领涨。具体来看,光伏产业链价格继续上涨,且需求受益于政策加码,高景气有望维持。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超预期,销量44.7万辆,同比增长105.6%,渗透率达到24%。同时,上游价格边际下降,叠加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陆续启动,新能源有望维持高景气。3)企业“双碳”行动:中国石油建成投产39个新能源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印发《深入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工作方案》,提出6方面29项重点保障举措;中国人保发布《中国人保集团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报告》,深入研究保险业服务“双碳”战略的可行路径等;光大集团出台6方面22条举措支持稳增长,包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碳减排贷款投放。
可持续金融及ESG
1)绿色债券: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存量1478只,存量规模1. 6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碳中和债券127支,存量1571亿元人民币,占绿色债券总余额的9.5%。6月至今新发24支绿色债券,发行规模475亿元人民币,其中3支为碳中和债,规模48亿元人民币。2)碳市场: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持续低迷,碳价59.3元每吨,与前期基本持平;深圳碳价呈现上涨趋势,近2周涨幅达115%。欧盟碳价在80欧元每吨较高位波动,主要受欧盟议会投票否决最新碳市场改革法案及欧洲天然气价格上升的影响。3)ESG:广州市金融监管局鼓励金融机构推广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碳惠贷及ESG投资等业务绿色金融业务;上海市经信委计划与多家银行为绿色工业提供800亿元融资,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有效管理和监督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准则。
报告观点
1)IEA发布《石油市场报告-2022年6月》预测,世界石油需求到2023年将达到1.016亿桶/日。全球原油产量在5月到8月将增长350万桶/日,全年平均增长230万桶/日,预计明年将进一步增长190万桶/日。2)IEA发布《非洲能源展望2022》指出,如果管理得当,可再生能源、关键矿产和绿色氢能等新兴领域将为非洲提供强大增长潜力。非洲国家将从清洁技术成本下降和全球投资模式转变的趋势中受益,并吸引更多气候融资。
前沿科学与技术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发现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效率和稳定性;普林斯顿大学开发30年使用寿命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斯德哥尔摩KTH皇家理工学院推出可用于无电池物联网设备的热电涂层;中国科学院使用新型薄膜提高了锌空气电池的可逆性;萨里大学发现加入二茂铁可显著提升钙钛矿基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
目录
碳中和热点政策/事件
热点“碳”究:澳洲电力危机解析
碳中和相关行业与企业动态
可持续金融及ESG
双碳报告观点
碳中和前沿科学与技术
天气与气候
正文
碳中和热点政策/事件
图表:近两周国内外热点政策/事件追踪(2022年6月9日-6月22日)
资料来源: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政府网站,路透社等,中金研究院
国内政策及事件追踪
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6月13日,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部署,《适应战略2035》明确,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应坚持“主动适应、预防为主,科学适应、顺应自然,系统适应、突出重点,协同适应、联动共治”的基本原则,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文件强调防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分步分类建立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的气候和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制度,推动上市公司、发债企业依法披露气候环境信息。健全碳排放信息披露框架,鼓励金融机构披露高碳资产敞口和建立气候相关风险及突发事件应急披露机制。推广金融机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支持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制定针对气候风险的监管措施和应对方案。鼓励运用金融科技等手段开展气候风险动态管理。鼓励企业与金融机构制定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转型战略、路径和目标。
与2013年发布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相比,《适应战略2035》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出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等任务举措;二是划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两个维度,分别明确了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与人居环境、敏感二三产业等重点领域适应任务;三是多层面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并考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的区域差异,提出覆盖全国八大区域和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任务;四是更加注重机制建设和部门协调,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财政金融支撑、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1]
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6月17日,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发布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2]
工信部等5部门:《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6月19日,工信部等5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加快绿色安全发展,有序推进轻工业碳达峰进程,绘制造纸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二是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加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铅汞铬等有害物质源头管控和绿色原材料采购,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三是引导绿色产品消费。加快完善家用电器和照明产品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促进节能空调、冰箱、热水器、高效照明产品、可降解材料制品、低VOCs油墨等绿色节能轻工产品消费。[3]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碳管理体系要求》(T/CCAA 39-2022)
6月15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团体标准《碳管理体系要求》(T/CCAA 39-2022)。《碳管理体系要求》以生命周期碳管理为理念,采用风险和机遇思维,遵循“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持续改进的管理原则,为各类组织开展碳管理活动、提升碳管理绩效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同时,标准适合各类组织的碳管理体系要求,可供各类机构使用。[4]
上海市发改委等8部门:《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
6月20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8部门发布《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提出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交通领域带动二氧化碳减排5-10万吨/年。到2035年,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5]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6月1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四大目标,到2025年,能源保障安全有力,煤炭供应保障能力达到5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650万千瓦。能源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总量责任权重达到国家下达计划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至40%。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达到国家要求。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6]
湖南省工信厅:《湖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
6月14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湖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制造业结构明显优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前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清洁生产审核深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降低14.5%,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2%,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000万吨,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形成。[7]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6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江西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指出,到2025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力争达到14.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2.73万吨、1.41万吨、8.41万吨、0.55万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新突破。[8]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云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
6月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云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稳步提升,确保如期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9]
国际政策及事件追踪
德国将重启封存的煤电站
6月19日,据纽约时报报道,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宣布,德国将重启燃煤电厂,以缓解天然气短缺压力。其原因是在俄罗斯削减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后,德国政府担心能源短缺问题将进一步加剧。[10]
德国提供150亿欧元信贷额度,补充天然气储备
6月19日,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将额外提供150亿欧元(约合1056亿人民币)的信贷额度,用于补充天然气储备。目前,该信贷额度计划已通过德国财政部,并将在未来一周内提交给预算委员会。[11]
日本成立“绿色转型联盟” 准备创设碳交易市场
6月10日,据共同社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在东京都内举行官民框架“绿色转型联盟(GX League)”成立仪式,将面向创设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交易市场开展实证等。为了推进去碳化,9月将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开设交易市场并启动实证项目。[12]
澳大利亚暂停东部电力现货市场,以保障电力供应
6月15日,据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电力市场调度中心(AEMO)暂停了澳大利亚东部的电力现货市场,以确保电力供应。现货市场暂停期间,AEMO将负责设定价格并向燃煤电厂支付成本赔偿。[13]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计划38亿澳元可再生能源投资 2030年前淘汰燃煤发电
6月14日,据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计划到2030年关闭燃煤发电机,并在可再生能源上投资38亿澳元(约合177亿人民币)。该州境内Collie燃煤发电厂将于2027年底关闭,Muja d发电厂将于2029年底关闭。之前宣布的muja c 5号机组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关闭,6号机组将于2024年关闭。[14]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将投资8.5亿美元用于电网建设
6月10日,据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将在10年内投资12亿澳元(约合56亿人民币)用于新的输电线路,以加快新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上网。这笔支出将成为该州2022-2023年度预算的一部分,将于6月21日交付。[15]
荷兰启动能源危机计划,取消煤电生产上限
6月20日,据路透社报道,荷兰将启动能源危机计划,并取消煤电生产限制,以试图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这一举措的实施预计每年可节省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使用量。此外,荷兰政府还表示将在截至2023年10月的生产年度从格罗宁根气田生产28亿立方米天然气。[16]
奥地利恢复燃煤发电
6月19日,据路透社报道,奥地利政府宣布重新启用一座封存的燃煤发电厂,用于应对因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导致的电力短缺。该发电厂是奥地利最后一个燃煤发电厂,于2020年春季关闭,以实现奥地利退煤目标。[17]
希腊计划到2030年将国家能源消耗减少30%
6月9日,据路透社报道, 希腊政府官员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国正计划在短期内将国家能源消耗削减10%,到2030年至少削减30%,以节省能源成本。政府还计划启动公共建筑能源升级“Electra”计划,并跟踪目标落实进展。[18]
热点“碳”究:澳洲电力危机解析
澳洲暂停电力现货市场以稳定电价、保障电力供应
为应对澳洲电力供需失衡,监管机构启动限价措施。受全球能源供应紧缺和用电高峰季节来临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6月以来澳大利亚多个地区电力短缺现象严重,电力成本一路飙升。为遏制电力供需失衡导致各地用电成本快速上涨,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调度中心(Australian Energy Market Operator,AEMO)于6月13日对包括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在内的4个地区实施了300澳元/MWh(折合约1.43元人民币/千瓦时)的价格上限。
AEMO暂停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服务,澳洲国家电力市场(NEM)出现历史上首次停摆。6月15日,AEMO进一步发布通知,对包括前述4个地区和塔斯马尼亚州在内的NEM所有地区电力批发现货市场予以暂停[19]。这是NEM自1998年运行以来首次出现全面停摆。在解除暂停前,澳洲电力市场当前必须以AEMO设定的固定价格上限出售。
然而市场价格上限难以覆盖发电成本,进一步加剧电力供应紧缺。在遵循固定价格上限后,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日均价格迅速降至300澳元/MWh以下,但能源价格持续高企导致发电厂的度电成本仍处在高位。根据澳洲SBS News,部分燃气电厂发电成本在400-440澳元/MWh[20]。现有市场价格远不足以覆盖发电成本,因此澳洲电厂发电意愿普遍低迷,进一步加剧了澳洲电力供应紧缺的问题。
图表:澳洲国家电力市场日均价格(2022年1-6月)
资料来源:AEMO,中金研究院
澳洲电力危机因何缘由而起?
我们认为此次澳洲电力市场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气候、技术、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和能源转型进程等等。具体来看:
1) 澳洲正值用电旺季,东海岸寒流拉升澳洲用电需求。澳大利亚当前正步入冬季,是取暖需求旺季,用电量将不断攀升。5月底以来,澳洲东海岸地区近期遭遇寒流,相较以往年份入冬时间有所提前,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快速进入冬季。根据Foreca的6月气温预测数据,堪培拉等部分城市最低气温将低于0℃。受气候因素驱动,此次快速入冬拉升了澳大利亚的居民用电量,电力需求快速提高,直接导致了国内电力供应紧缺。
2) 澳洲东海岸洪水肆虐,影响煤炭生产运输。今年2月下旬以来,澳大利亚东海岸持续性强降雨,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这两个煤炭主要产区遭遇严重的洪灾。2020年,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在产煤矿约占全国的96%,其中新南威尔士州约占44%,昆士兰州约占52%。洪灾造成煤矿淹没影响开采,道路、港口运输不畅,导致澳洲的煤炭供给迅速下滑。
3) 发电设施过于老旧,近三分之一发电设施集中停产检修。据国际金融报报道,AGL在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3座燃煤发电站正由于计划内或计划外的维护导致停产或减产。[21]其中,处于维护状态的维多利亚州Loy Yang A 2号机组是该州最大的发电站,发电量约占维州的30%,该发电机组预计于9月下半月才能恢复正常产量。昆士兰州共有1座天然气发电站、1座水利发电站和3座燃煤发电站处于停产维护状态。
4) 国际能源价格持续高企,抬高当地电力生产成本。澳大利亚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但长期以出口为主。根据BP数据,2020年澳大利亚煤炭和LNG出口占全球比重约为29.1%和21.8%,全年约有74.4%/71.3%的煤炭/天然气产量用于出口。澳大利亚国内电力结构主要以煤电和气电为主,能源出口需求的增长减少了国内电力供给弹性。2021年全年,火电发电量约占全年发电量70.2%,其中煤电占比52.4%、气电占比15.0%、油电占比2.8%。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能源供应短缺叠加俄乌冲突,全球主要品种化石能源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国际社会能源供需普遍失衡。此外,许多原本依赖俄罗斯能源进口的国家纷纷寻求进口替代,导致澳大利亚能源出口需求激增,本该弥补国内供应的潜在能源产量被进一步消耗,抬高了当地火电厂电力生产成本,加剧澳洲国内能源空缺。
5) 新能源建设不如预期,替代发电能力不足。尽管政府试图通过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但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风电和光伏发电设备有关的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例如钢铁和多晶硅),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建设成本。此外,供应链存在问题导致风电/光伏设备交付周期延长。据路透社消息,澳洲最大水电站Snowy Hydro扩建计划可能面临长达19个月的延期,意味着该项目将延期到2028年才能开始供电。[22]澳大利亚现有可再生能源建设不足预期,导致在传统电力紧缺时,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发电量无法弥补电力缺口。
图表:澳大利亚电力生产结构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中金研究院
图表:2000年来国际原油价格趋势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研究院
图表:2010年来国际天然气价格趋势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研究院
图表:2010年来国际煤炭价格趋势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研究院
图表:全球国际钢铁价格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中钢协,同花顺iFind,中金研究院
图表:多晶硅料国际现货最高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infolink,同花顺iFind,中金研究院
澳大利亚的应对过程
澳大利亚对此次电力危机的应对过程包含了两个阶段:一是被动反应阶段,即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现货批发电价300澳元/MWh上限电价机制被自动触发;二是主动出击阶段,包括暂停现货市场交易和推出补偿方案,以及授权政府可暂停煤炭出口。
在被动反应阶段,澳大利亚能源市场委员会(AEMC)按照国家电力条例(National Electricity Rules)所规定的批发电价上限机制(Price Cap)进行限价。该机制规定了2021-2022年度的批发电价上限为300澳元/MWh.国家电力条例是根据澳大利亚国家电力法授权AEMC制定。其中,电价上限额度是从2012年开始,每年2月28日根据过往电价水平、物价指数等多维度数据和复杂计算而确定,并于当年的7月1日发布。因此,AEMC是根据该条例启动了批发电价的上限触发机制。
在主动出击阶段,澳大利亚政府截止到6月20日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AEMC根据国家电力条例的有关规定,暂停了国家电力市场的批发电力交易,并且为避免发电企业由于上限电价不足以弥补发电成本而选择停机断电,AEMC根据国家电力条例计算并推出了补偿方案。规定按照发电单位过去四周的平均电价获得补偿,大约在300到500澳元/MWh之间,高于上限电价。二是澳大利亚政府紧急引入一项新权力,即在必要时暂停煤炭出口。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于6月17日启用了该项权力,要求该州煤炭生产商将计划出口的煤炭转运至当地电力企业,以确保向澳东部各州的电力供应[23]。
煤电大国保供经验梳理
中国、德国、印度和印尼与澳大利亚具有相似发电结构(火电比例相对较高且以煤电为主),且在此次全球能源价格波动中均遭遇过电力紧缺问题。稳电价的根本就是保能源安全、稳能源价格,因此各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能源保供应对策略。我们对这几个典型国家的应对措施进行梳理,发现各国保供措施均有涉及煤炭增产增供、价格干预、成本补偿、进出口调控这四个方面,但不同国家根据具体国情在策略选择上有所侧重。
中国煤炭自给率较高,保供政策重点是稳国内自产煤炭供应。通过加快释放新增产能、煤价政策干预以及金融支持手段多措并举,确保煤炭市场平稳运行。同时,通过煤炭进口关税减免,缓解海内外煤价倒挂造成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进口煤炭数量起到调节作用。
德国因天然气短缺而考虑扩大煤炭利用需求,煤炭和天然气保供双管齐下。一方面,德国通过重启煤电、提高煤炭进口,实现煤电比例提升来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另一方面,德国提供天然气储备信贷额度补偿企业成本,并紧急通过允许能源企业“国有化”的法令修订,以便未来通过政策干预稳定天然气价格。
印度煤炭增产仍无法满足电力需求,政策转向扩大进口。前期,印度主要考虑放宽煤矿扩建要求、重启煤矿和煤电机组等方式增加煤炭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印度国内较高的电力需求。因此,印度政府紧急设立煤炭进口目标和进口时限,要求国营和私营电力企业确保在6月底之前从海外进口1900万吨煤炭。4月以来,印度各邦已经着手实施煤炭进口计划[24]。
印尼是全球最大煤炭供应国,煤炭保供主要靠进出口调控。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发电结构也以煤电为主。在面对国内电力供应短缺问题时,印尼政府优先选择减少煤炭出口保证国内市场需求。尽管在之后也采取了能源补贴这样的成本补偿方式稳定能源价格,但煤炭保供的关键仍靠限制出口保障。
图表:典型国家保供措施梳理
资料来源:纽约时报,路透社,Dnsights,国务院等政府网站,中金研究院
碳中和相关行业与企业动态
本章将基于中金研究部各行业组分析和预测,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追踪“双碳”领域主题趋势,帮助投资者抓住“碳中和”带来的投资机遇,同时规避相关风险。
碳中和转型行业动态追踪
图表:行业政策追踪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等政府网站,中金公司研究部
煤炭行业
发改委:多措并举保障电煤供应和顶峰发电天然气供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调度平衡,确保全国能源供应平稳有序。下一阶段,发改委将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进一步压实地方和企业能源保供主体责任,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重点抓好燃料供应保障工作。多措并举抓好煤炭增产增供,狠抓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集中资源保障电煤供应和顶峰发电天然气供应;促进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确保火电出力水平好于常年,多发水电节省电煤消耗,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多发满发、能用尽用。[25]
国家统计局:5月中国生产原煤3.7亿吨
原煤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进口由增转降。随着煤炭保供稳价政策深入推进,原煤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5月份,生产原煤3.7亿吨,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月放缓0.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187万吨。进口煤炭2055万吨,同比下降2.3%,上月为增长8.5%。1—5月份,生产原煤18.1亿吨,同比增长10.4%。进口煤炭9595万吨,同比下降13.6%。[26]
山西首次整合10亿元专项资金推动实施清洁取暖散煤清零
山西省拟整合2022年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10亿元,作为散煤问题突出的重点(市、区)散煤清零项目的启动资金,推动实施山西中部城市群清洁取暖散煤清零项目。这也是山西省首次统筹整合省级生态环境领域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27]
钢铁行业
国家统计局:5月中国粗钢日产312万吨,创年内新高
2022年5月,中国粗钢产量9661万吨,同比下降3.5%;生铁产量8049万吨,同比增长2.0%;钢材产量12261万吨,同比下降2.3%。1-5月,中国粗钢产量43502万吨,同比下降8.7%;生铁产量36087万吨,同比下降5.9%;钢材产量54931万吨,同比下降5.1%。同月,中国粗钢日均产量311.65万吨,环比增长0.8%;生铁日均产量259.65万吨,环比增长1.5%;钢材日均产量395.52万吨,环比增长3.3%,均创年内新高。[28]
中钢协:6月上旬钢材社会库存1238万吨环比上升2.6%
根据中钢协发布数据显示,6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1238万吨,环比增加31万吨,上升2.6%,库存连续9旬下降后首次回升;比年初增加450万吨,上升57.1%;比上年同期增加138万吨,上升12.5%。[29]
水泥行业
国家统计局:1-5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7.83亿吨,同比下降15.3%
2022年1-5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7.83亿吨,同比下降15.3%。5月,全国单月水泥产量2.03亿吨,同比下降17.0%。[30]
内蒙“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发布
内蒙“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发布,水泥达标杆产能比例超30%。到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31]
碳中和成长行业
“双碳”指数表现回顾
双碳指数持续回暖,行业规模增长与需求扩张逐渐兑现。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发力、疫情短期影响逐渐消退,低碳行业指数及相关行业均持续反弹,光伏、新能源等产业链维持景气。近两周(6月8日至6月21日),中金低碳行业指数上涨5.2%,涨幅高于沪深300指数(2.5%)和恒生指数(-2.1%)。2022年初至今,低碳行业指数下跌6.4%,分别跑赢沪深300和恒生指数6ppt和1.4ppt。
碳中和相关产业在连续回调后持续反弹,风电、储能和动力电池板块领涨。分行业来看,近两周碳中和相关成长行业指数整体上涨。风力发电、储能、动力电池和锂电池涨幅居前,分别达到10.1%、9.7%、7.9%和7.4%。
图表:碳中和概念指数近两周走势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6月21日
图表:碳中和指数与A股和港股主要指数表现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6月21日
图表:碳中和相关产业指数过去2周涨跌幅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6月21日
图表:碳中和相关产业指数过去3个月涨跌幅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6月21日
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截至6月20日,光伏经理人全行业指数较两周前下降1.9%,上中游制造业和下游电站均下降1.9%。价格方面,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较两周前上涨0.3%,其中电池片和多晶硅价格指数分别上涨0.7%和0.8%,硅片价格下降0.2%,组件价格持平。
政策加码,国内光伏需求超市场预期,高景气有望维持。根据国家能源局,2022年5月国内光伏装机6.83GW,同比增加141%,环比增加88%,疫情影响、高价组件背景下5月国内装机情况好于预期,1-5月国内光伏累计新增装机23.71GW,同比增长139%。[32]国内今年增量项目亦有序推进,中金电新组统计1-6月国内光伏组件招标量已达到80GW,同比增长217%,体现出今年电企央企强烈的新能源开发诉求,基于光照、消纳、电价等条件不同,我们预计国内基地项目在1.80~1.95元/瓦组件价格下有望陆续启动组件拉货。
图表:光伏经理人指数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新能源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产销5月超预期,维持高景气度。根据中汽协口径,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46.6万辆,同比增长114.6%,环比增长49.4%,新能源渗透率达24.2%;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4.7万辆,同比增105.6%,环比增49.6%,渗透率达24%,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29.6%。5月新能源销量中,乘用车、客车、货车分别达42.7万辆、6,110辆、1.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2.5%、26.3%和1.0%。二季度上游价格(如碳酸锂)边际下降,利好车企利润率改善。同时目前新能源需求强劲,并未明显受到燃油车购置税补贴政策影响,我们持续看好新能源高景气度。
行业动态方面,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已陆续启动。根据工信部等四部门在5月底发布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将于2022年5-12月组织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将在山西、吉林、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海南、四川、甘肃等地的三四线城市、县区开展推广。[33]6月17日,江苏省昆山市率先举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参与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达到52个,车型超过100多款。[34]
图表:中汽协口径下,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46.6万辆,同比增长114.6%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4.7万辆,环比增105.6%,同比增49.6%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及渗透率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及渗透率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行业动态前瞻
资料来源:中国博览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企业“双碳”行动
图表:国企央企“双碳”行动追踪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国内重点企业“双碳”目标更新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红色为此次新增
可持续金融及ESG
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等产品,以及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对推动经济活动外部性“内部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绿色债券
中国绿色债券存量约1.65万亿元人民币。据万得资讯数据,截至2022年6月21日,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35]存量1478只,存量规模为1.65万亿元人民币。从发行节奏来看,6月初至今发行24只绿色债券,规模为474.9亿人民币。
碳中和债券存量1571亿元人民币,占绿色债券总余额的9.5%。截至2022年6月21日,境内碳中和债存量127支,存量规模1571亿元人民币(较5月底1522亿元人民币增长3.2%),占绿色债券总余额的9.5%。6月初至今新发3支,发行规模48.3亿元人民币,投资领域为电力、交通运输和多元金融行业。
图表: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存量规模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6月21日
图表: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发行节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6月21日
碳市场动态
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持续低迷,碳价与前期持平;北京碳价呈现上涨趋势。截至2022年6月20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为59.25元每吨,较两周前(2022年6月7日)收盘价59元每吨基本持平。全国碳市场共成交15万吨,成交金额共计896万人民币。地方碳市场方面,广东碳价维持在79元每吨高位。北京碳价呈现上涨趋势,6月16日收盘83.8元每吨,较6月7日70.6元每吨上涨18.7%。
欧盟碳价高位波动;欧盟碳市场改革投票被否决。近两周欧盟碳价在80欧元每吨高位波动,6月21日收盘价为84.3欧元每吨,较两周前(6月7日)上涨4.1%。在2022年6月13日至6月17日,由于此前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ENVI)提出的关于改革欧盟碳市场的立法报告在欧洲议会被投票否决,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需要修改该改革法案并且重新提交欧盟议会进行投票。由于立法者同意将对修订后的法案进行重新投票,随即碳价上涨,6月15日达到了85.83欧元每吨。然而由于北溪1号的天然气流量进一步缩减,以及美国液化天然气自由港的停电时间长于预期,欧洲天然气及电力价格上升再次引发碳资产抛售,将上涨态势欧盟碳价拉回到81.99欧元每吨,天然气价格与欧盟碳价涨跌互现。
图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价及成交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6月21日
图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及成交额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6月21日
图表:中国和欧盟碳市场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6月21日
图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7省市试点市场成交均价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6月21日
ESG事件追踪
国内:银行绿色金融快速发展
广州市金融监管局鼓励绿色金融业务
6月8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推广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碳惠贷以及绿色保险、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投资等业务,为低碳表现良好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支持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参与绿色金融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和供应链企业探索运用供应链低碳评价标准。
上海银行业计划为绿色工业提供800亿元融资
6月13日,上海市经信委与农行上海分行、中行上海分行和上海银行等8家银行签署《上海市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金融合作备忘录》,总融资意向额度800亿元。此举是为了保障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提升等,以及中小型节能环保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需求。
中国工商银行发布首单境内碳中和债券
6月17日,中国工商银行宣布在全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了100亿元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券,这是我国商业银行首次在境内市场发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券。此次债券发行是工商银行践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又一创新举措。
民生银行成功代销业内首支ESG保险资管产品
6月10日,民生银行同业e+平台成功上线业内首支ESG策略保险资管代销产品。该产品旨在践行ESG投资理念,支持绿色发展,在追求本金安全及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力争为投资人提供良好的债券投资回报。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支产品的成功发行是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在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后,第一时间响应监管号召,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实际举措。下一步,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将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银行发行9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6月14日,北京银行成功发行2022年度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2.78%,吸引了投资人的广泛参与,尤其受多家外资机构追捧,市场反响热烈。募集资金90亿元将全部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绿色项目,涵盖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技术设施绿色升级四大领域,助力以资金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
百信银行发布《数字普惠乐享生活—2021年ESG报告》
6月10日,百信银行发布《数字普惠乐享生活—2021年ESG报告》,首次披露该行在推动ESG可持续发展、开展数字普惠金融、践行绿色低碳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实践成果。
国际:巴塞尔银监会发布新准则
巴塞尔银监会发布有效管理和监督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原则
6月15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有效管理和监督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准则,旨在促进以准则为基础的方法来改善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机构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相关的实践。此外,其希望银行应考虑将长期气候风险纳入其薪酬政策。
国际净零金融联盟在新加坡启动亚洲网络
6月8日,由全球领先金融机构组成的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在新加坡成立了亚太网络和办事处,标志着GFANZ有史以来第一个区域办事处的成立。该亚太网络旨在深化与区域金融机构的合作,并促进对减碳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德意志交易所推出全球首只中国巴黎气候ETF
6月15日,国际资管巨头富兰克林邓普顿宣布,在德意志交易所推出富兰克林MSCI中国巴黎气候ETF.同时,于6月17日将该ETF继续在伦敦交易所和意大利交易所挂牌上市。富兰克林MSCI中国巴黎气候ETF将投资于低碳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公司,以完全符合《巴黎气候协定》的脱碳目标,是全球第一只同时与《巴黎气候协定》和欧盟气候变化标准保持一致的中国股票ETF。
加拿大启动温室气体抵消体系
6月8日,加拿大政府宣布推出新的温室气体(GHG)抵消信用体系,旨在支持开发和实施防止排放或消除大气中温室气体的项目。新计划是加拿大2030年减排计划的一部分。加拿大去年提出了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至45%的目标,这是该国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第一个主要步骤。
新加坡发布绿色债券框架
6月9日,新加坡政府发布了新加坡绿色债券框架,这是根据2021年重大基础设施政府贷款法案(SINGA)发行主权绿色债券的治理框架。该框架详细说明了新加坡政府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预期用途,评估和选择合格项目的治理结构,管理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运营方法,以及对发行后分配和影响的报告。
亚投行成功发行15亿元可持续发展熊猫债
6月8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15亿元可持续发展熊猫债。本次发行的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2.4%。本期债券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21年推出可持续发展债券后国际开发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的首单可持续发展债券,也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以“框架发行”方式发行可持续发展债券的首单。本次发行遵循亚投行《可持续发展债券框架》,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为境内外投资人提供高质量人民币资产,助力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双碳报告观点
国际能源署(IEA):《石油市场报告-2022年6月》
6月15日,IEA发布了《石油市场报告-2022年6月》,其中包括有关石油供应,需求,库存,价格和炼油活动的详细统计数据和评论,以及IEA和选定的非IEA国家的石油贸易。[36]报告主要观点为:
预计到2023年,世界石油需求将达到1.016亿桶/日,超过2020年新冠疫情前水平。虽然价格上涨和经济前景疲软正在减缓消费增长,但随着中国经济恢复,需求量将在明年增长,从2022年的180万桶/日上升到2023年的220万桶/日。与经合组织(OECD)引领扩张的2022年相比,非OECD经济体明年将占增长的近80%。
非欧佩克+将在明年引领世界供应增长,2022年增加190万桶/日,2023年增加180万桶/日。至于欧佩克+,2023年的石油总产量可能会下降,因为俄罗斯的禁运和制裁减少了产量,中东以外的生产商将面临产量的进一步下降。假设利比亚从急剧下降中反弹,该集团今年的产量可能会增加260万桶/日,从而消耗其闲置产能缓冲。
全球炼油产能将在2022年扩大100万桶/日,到2023年将增长160万桶/日,吞吐量分别提高230万桶/日和190万桶/日。尽管如此,产品市场预计将保持紧张,特别关注柴油和煤油供应。虽然5月份柴油裂解价差环比有所缓解,但随着季节性需求回升,喷气燃料和汽油裂解价差都飙升。
目前石油库存正在上升,国际能源署战略石油储备的释放有助于扭转OECD工业库存的持续下降。4月份全球石油库存增加了7700万桶。经合组织的工业库存也上涨了4250万桶(142万桶/日),这得益于近100万桶/日的政府储备释放。经合组织的工业库存为26.69亿桶,但仍比2017-2021年的平均水平低2.903亿桶。5月份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合组织的库存总量增加了600万桶。随着夏季的开始,由于炼油厂产量未能跟上对关键产品的需求,石油产品价格上涨更加强劲。自6月6日以来,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平均超过120美元/桶。
随着美国、欧洲和亚洲炼油厂维护季节的结束,以及中国产量的反弹步伐加快,全球产量将稳步恢复。预计从5月到8月,产量将增长350万桶/日,全年平均增长230万桶/日。预计明年将进一步增长190万桶/日,这得益于非洲、中东和亚洲的新炼油厂。然而,由于需求增长率不均衡和炼油系统的限制,个别产品的短缺很可能会持续存在。OECD馏分油工业库存自2021年1月以来下降了25%,降至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IEA:《非洲能源展望2022》
6月20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非洲能源展望2022》。该报告探讨了非洲能源系统朝着实现所有非洲发展目标的途径,包括到2030年普遍获得现代和负担得起的能源服务,以及国家自主贡献。报告还分析了基础设施扩张需求、投资需求、融资选择和能源政策优先事项。它还探讨了支持弹性发展、新的出口机遇以及一些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过渡问题(包括能源可获取性、可负担性和就业问题)。[37]报告主要观点为:
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为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如果管理得当,可再生能源、关键矿产和绿色氢能等新兴领域将提供强大的增长潜力。国际上减排雄心的增强有助于在清洁技术成本下降和全球投资模式转变的情况下为全球能源部门设定新的方向。非洲国家将从这些趋势中受益,并吸引越来越多的气候融资。
建设所有非洲人负担得起的能源是当务之急。目前非洲有43%的人口无法获取电力,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对于这部分人口,扩展国家电网是到2030年实现电力全覆盖目标的成本最低、最谨慎的选择。在农村地区,微型电网和独立系统(主要是基于太阳能)是最可行的解决方案。实现普及现代能源的目标需要每年投资250亿美元。这大约是当今全球能源投资的1%,类似于建造一个大型液化天然气(LNG)终端的成本。
非洲对现代能源需求提升,保证能源效率有助于确保能源价格合理。随着非洲工业、商业和农业的扩大,对能源生产性利用的需求也在扩大。到2030年,能源和材料效率可将电力需求减少230太瓦时,占当今电力需求的30%。
电力是非洲新能源系统的支柱,越来越多地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非洲拥有全球60%的最佳太阳能资源,但仅占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的1%。灵活性是整合更多可变可再生能源的关键,电网互连、水电和天然气工厂发挥着显著作用。
天然气和石油生产侧重于满足非洲这十年的需求。非洲的工业化部分依赖于扩大天然气的使用。迄今为止,非洲已发现超过5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这些资源尚未被批准用于开发。到2030年,这些资源每年可额外提供9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对化肥、钢铁、水泥以及海水淡化工业至关重要。未来30年使用这些天然气资源产生的CO2排放量将达约100亿吨。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对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很重要,但重点转向满足国内需求。SAS情景中,全球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可能会减少非洲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收入。从现在到2030年,非洲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内需求约占非洲大陆产量的三分之二。但是,短期市场机会绝不能分散对未来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下降的注意力。目前的能源价格飙升为非洲生产商提供了短期的效益,但如果全球成功降低天然气需求,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新的长交货期天然气项目就有可能无法收回其前期成本。
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对多种清洁能源技术至关重要,将创造新的出口市场,但需要妥善管理。非洲占全球钴、锰和铂储量的40%以上,钴、锰和铂是电池和氢技术的关键矿物。在SAS情景中,到2030年,非洲关键矿产生产的收入将增加一倍以上。然而,近年来非洲矿产勘探投资一直在下降。扭转这一趋势取决于地质调查的改善、健全的治理、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特别注重尽量减少采矿作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非洲利用其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生产氢气具有巨大潜力。全球氢气生产成本的下降可能使非洲在2030年之前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价格向北欧提供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氢气。随着成本的进一步下降,非洲有可能每年以每公斤不到2美元的价格生产5000兆吨氢气,相当于今天的全球能源供应总量。
适应气候变化需要更多投资。非洲仍将是全球排放的次要贡献者,但它需要比世界其他地区做更多的工作来适应气候风险。适应气候变化的紧急行动将降低经济影响的严重性,但需要更多的投资。到2030年,气候适应资金可能达到每年300亿至500亿美元,远高于2019年发达经济体为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的78亿美元资金。
释放更多资金仍然是非洲能源未来的关键。实现非洲的能源和气候目标意味着这十年能源投资增加一倍以上。从2026年到2030年,每年将超过190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用于清洁能源。2026-30年期间,能源投资占非洲GDP的比重上升至6.1%,略高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水平。但在此期间,非洲的能源投资仍仅占国际能源署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中全球总量的5%左右。多边开发银行必须把增加流向非洲的资金作为绝对优先事项。非洲的能源未来需要在全球支持下,做出更实际的努力。
碳中和前沿科学与技术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可提升效率和稳定性
6月15日,根据Tech Xplore报道,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了一种锡铅钙钛矿电池,可以克服稳定性问题并提高效率。新电池采用串联设计,具有两层钙钛矿,效率为25.5%,在连续运行1500小时或超过62天后保留了其最大效率的80%。[38]
普林斯顿大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延至30年
6月16日,根据Tech Xplore报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第一个具有商业可行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团队预计,他们的设备可在高于行业标准的情况下运行大约30年,远超太阳能电池20年寿命的门槛。通过在用热量喷射设备的同时照亮设备来加速老化过程的测试方法,研究团队发现,新设备在平均温度约为35℃且连续照明至少5年的情况下,可发挥出80%以上的峰值效率。[39]
斯德哥尔摩KTH皇家理工学院:可用于无电池物联网设备的热电涂层
6月17日,根据Tech Xplore报道,斯德哥尔摩KTH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混合热电涂层,可以让低功耗物联网设备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这种热电材料通过捕获设备产生的热量,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以供同一设备或另一设备使用。[40]
中国科学院:新型薄膜提高了锌空气电池的可逆性
6月20日,根据Tech Xplore报道,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CIAC)的研究小组利用中性锌阳极、酸性阴极和双疏水诱导的质子穿梭屏蔽膜分离两个电极,开发了一种耐高压、稳定的混合可充电锌空气电池。这种混合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具有1.5 V的高工作电压和2000小时的长循环寿命。[41]
萨里大学:加入二茂铁可显著提升钙钛矿基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
6月20日,根据Tech Xplore报道,萨里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将钙钛矿材料与一种称为二茂铁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可以显着提高钙钛矿基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提升电池稳定性,且生产成本低廉。[42]
天气与气候
气温与降水
图表:近10天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实况图
资料来源:中央气象台[43],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近10天全国降水距平百分率图
资料来源:中央气象台,中金公司研究部
气候灾害预测
图表:6月16日-6月25日全国高温预测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44],中金研究院
说明:图中数据为平均最高气温预测
图表:6月16日-6月25日全国暴雨预测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金研究院
说明:图中数据为累计降水量预测
文章来源:中金点睛-
扎扎实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2-06-23
-
能源与碳中和组日报:市场心态松动原油大幅下跌 欧美气价持续分化2022-06-23
-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 农工党中央开展2022年重点考察调研2022-06-23
-
“清洁美丽 和谐共生”主题活动在京举办 首次发布《物流园区碳中和指南》2022-06-22
-
碳中和板块跌1.46% 延华智能涨10.11%居首2022-06-22
-
陕西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在西安市正式挂牌 成为全国首个“双碳”计量技术委员会2022-06-22
-
中信期货能源与碳中和专题报告:俄乌冲突后全球能源变局(三):全球能源需求格局如何变化及价格展望?2022-06-22
-
能源与碳中和组日报:去库预期支撑欧气上行 原油持续震荡煤炭承压2022-06-22
-
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成立碳中和技术研究中心2022-06-21
-
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成立碳中和技术研究中心 助力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2022-06-21
-
绿色发展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的作用2022-06-21
-
碳中和板块跌0.68% 科远智慧涨10%居首2022-06-21
-
私募股权基金加速布局碳中和赛道2022-06-21
-
海内外学者在线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下的绿色发展2022-06-21
-
在3月27日世界无碳日中,某城市在晚间将总功率为2000kw的景观灯熄灭1h.如果这些电能由燃烧煤炭的火电站提供(如图所示),已知煤炭的热值2022-06-20
-
海内外学者在线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下的绿色发展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