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京东物流首份ESG报告发布:建成国内首个“零碳”物流园区
京东物流首份ESG报告发布:建成国内首个“零碳”物流园区:5月30日,京东物流发布《2021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下称ESG报告)。这是京东物流上市后首份ESG报告,全景展现了京东物流2021年在环境、社会及治理中的表现。 在此次发布的
5月30日,京东物流发布《2021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下称ESG报告)。这是京东物流上市后首份ESG报告,全景展现了京东物流2021年在环境、社会及治理中的表现。
在此次发布的2021年ESG报告中,京东物流展现了过去一年来在绿色可持续方面的工作状况,还参照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建议框架,对物流层面的气候相关治理框架、风险机遇识别、风险管理和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披露。
报告显示,2021年,京东物流通过打造“绿色基础设施+减碳技术创新”双核动力,不断优化园区仓储科技,提升能源循环利用效率。其中,京东物流西安“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已获得认证成为我国首个“零碳”物流园区,宿迁“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的碳中和工作也已启动。
截至2021 年底,京东物流已经完成第一批12 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的光伏发电系统布局,总体装机容量达到100 兆瓦以上,年发电量1.6 亿度,可供应5万户普通家庭使用一年。未来3年,京东物流总体光伏发电能力将达到1000 兆瓦,为85%的智能物流园区提供绿色能源。
此外,京东物流积极推行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2021年,京东物流在全国50多个城市投放使用的新能源车已达2万辆,每年可减少约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这相当于2000万棵树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京东物流还积极探索新能源车换电及氢能源车辆技术应用,2022年上半年将完成新能源换电车辆及氢能源车辆测试并投入使用,目标是至2030年物流运输车辆实现100%新能源化。
报告还称,京东物流正在改变传统货物运输模式,通过将部分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运输以降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2021 年公路运输转铁路运输货运量达5.49万吨,全方位落实绿色运输模式。
京东物流还探索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通过优惠政策激励品牌商推行“原发包装”,目前已有数千个商品SKU实现出厂原包装可直发,每年可减少物流行业纸箱使用超20亿个。2021年,京东物流已使用青流箱超500万次,循环保温箱超6000万次,这一举措可减少一次性泡沫箱6000万个,减少一次性冰袋约6万吨,减少干冰约3万吨。
早在2017年,京东物流便与九大品牌发起“青流计划”,携手供应链上下游伙伴,推动供应链端到端的绿色化、环保化。2021年,京东物流发布“青流计划”新五年绿色低碳倡议:将投入10亿元用于加码绿色低碳的一体化供应链建设,未来五年实现自身碳效率提升35%,同时全面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绿色低碳的一体化供应链生态体系。
京东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部智能园区产品负责人者文明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供应链是全球战略,在供应链领域,碳排放的量是比较大的,京东物流也很重视绿色供应链的建设。碳中和、绿色供应链和数字化、智能化是分不开的,碳中和要从顶层做战略规划到最终落地实施,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去做全方位优化,最终实现降碳的目标。
文章来源:新京报-
中国财政部出台意见 提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2022-05-30
-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2022-05-30
-
财政部出台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见 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2022-05-30
-
环保工程及服务行业周报:《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印发;关注国产替代与碳中和两条投资主线2022-05-30
-
200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多少?2022-05-30
-
财政部:支持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2022-05-30
-
财政部:充分发挥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等交易市场作用 引导产业布局优化2022-05-30
-
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2-05-30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05-30
-
两部门: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2022-05-30
-
两部委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05-30
-
《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行动计划南京宣言》发布2022-05-30
-
两部门: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 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2022-05-30
-
碳中和板块涨1.27% 晋控电力涨10.15%居首2022-05-30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05-30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