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探索转型金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挑战
探索转型金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挑战:碳中和议题正在博鳌论坛上热烈讨论中。近年来,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挑战,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碳中和战略,并实施了一系列碳减排措施。实践表明,碳中
碳中和议题正在博鳌论坛上热烈讨论中。近年来,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挑战,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碳中和战略,并实施了一系列碳减排措施。实践表明,碳中和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发挥包括金融在内的多种力量。目前,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措施主要体现为绿色金融,并包含了目标、工具、标准等一系列内容。不过,在现有绿色金融体系下,许多高碳行业并未被纳入其中,资源配置存在着供需矛盾,加大了低碳转型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亟需研究提出新的支持框架,与绿色金融互补,共同推动经济社会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转型。顺利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是摆布好短期与长期、转型与稳定、增长与风险的动态过程。目前,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各方共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已从“要不要转型”逐步转向了“应以什么样的节奏”转型和“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转型。在推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倾向性的认识,即认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就是要尽可能少地使用高碳资源(如煤炭、火电),而尽可能多地采用低碳或零碳产品或技术(如风电、绿氢),尽快推动绿色转型。上述认识体现在金融部门身上,就是尽可能减少对高碳行业企业的资源配置,而将信贷资源尽可能多地向“绿色”项目倾斜,甚至不是绿色项目就不给予贷款。上述认识合乎情理,不过一旦形成一致性预期,可能使得金融部门和投资者对搁浅(棕色)资产或潜在搁浅资产热情下降,高碳项目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受到限制。由此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减排节奏上往往倾向于“运动式”,资源配置上往往尽可能压缩高碳行业(如煤电)的信贷支持,不仅会加剧经济的无序波动,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可能放大金融风险的传染。
发达经济体的实践表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发展是个有约束的多目标问题。许多高碳行业(如我国,电力、工业、交通运输碳排放占比分别为51%、28%、9.9%左右)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短期内不会退出,而是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发挥作用。然而,在目前的绿色金融体系下,依据绿色标准和金融机构风控要求,许多高碳项目并不属于绿色金融所支持的范畴,很大程度上也会被金融部门排除在信贷支持之外。由于绿色产能对高碳产能的替代不会在一夜间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高碳项目在向“低碳”“零碳”转型过程中仍需持续的资金投入,否则很容易转弱乃至萧条,拖累经济下行。正是考虑到“转型”并不必然意味着当前的活动或项目是绿色或低碳的,而是一个高碳活动随着时间推移向绿色低碳转变的动态过程,加之绿色金融已形成了相对成型的“范式”(目标、工具、标准等),从而就需要在绿色金融体系之外,寻找更为多元的金融工具,支持转型活动,形成对现有体系的增量补充,这就是转型金融呼之欲出的逻辑。
笔者认为,转型金融的提出,体现了一定的均衡思想,其意义在于大大拓展了金融业对环境和气候友好型项目的支持力度,转型金融所支持的“活动”未必是绿色的,但符合转型要求,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目前,转型金融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标准和框架。从现有的研究看,转型金融主要是指金融支持高碳、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活动向低碳、清洁和能效提升动态转变的过程,既包括长期活动,也包括临时活动。概念上,转型金融注重低碳的“过程”导向,绿色金融注重低碳的“结果”导向,二者所涵盖的范围有所不同、对象有所差别,但目标(碳中和)一致,并且均要考虑气候变化转型风险的影响。实践中,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解决金融资源配置的供需缺口,共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从转型金融提出的逻辑来看,其本身蕴含着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个是,支持包括高碳行业在内的转型活动,保证一定增速的经济增长,减少碳排放不是减少生产力,也不是降低增长速度。另一个是,防范转型活动过程中的经济金融风险(主要是转型风险),尤其要防止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的供求秩序,保证市场主体沿着最优路径有序转型。从近年来的实践看,由于转型风险所具有的系统性冲击和结构性影响,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金融稳定,故而逐渐成为宏观审慎所关注的内容。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一方面,转型风险通过多种方式放大了风险冲击。目前,根据气候变化影响金融体系的传导路径,可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划分为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和责任风险,其中转型风险因其自身所具有的较大不确定性,成为各方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从驱动因素看,转型风险主要来自向低碳转型引起的社会变化,包括政策、技术以及观念三个方面。从作用机制看,转型风险通过多种方式放大冲击,加大金融风险传染。如,在金融加速器和抵押品约束机制下,金融市场具有自我强化、自我实现、自我循环的特点,市场信号可能放大转型风险的严重程度,并形成气候“明斯基时刻”。另一方面,转型风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也日益显著。转型风险与金融体系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呈现出“长期性、结构性、全局性”特征,符合典型的肥尾分布,并可能导致“绿天鹅”事件进而触发系统性风险,导致金融不稳定。时间维度上,向绿色转型是个长期过程,但若短期内市场对绿色的偏好显著上升,对棕色的偏好快速下降,市场行为的一致性“顺周期”积累可能会放大气候风险的严重程度,使得对单个机构的冲击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空间维度上,金融机构传统路径下的经营模式和投资行为受转型风险影响较大,风险的跨机构、跨部门、跨市场传染上升,不仅自身稳健运行受到影响,还会冲击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此外,转型风险还可能促使市场对高碳资产重新定价,推动资产价值贬值,加剧债务积累和债务负担,触发气候变化的“明斯基时刻”。
目前,从金融部门来看,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转型风险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将转型风险纳入中央银行政策框架,从金融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高度加以审视。目前,已有约四分之三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成员正考虑或计划将转型风险纳入金融稳定性监测。其二,加强转型风险监测评估。其三,开展转型风险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英格兰银行和荷兰央行走在实践的前列。其四,加强转型风险相关信息披露。目前针对金融机构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和制度日趋严格,监管部门通过明确的法律、指引等引导规范机构气候信息披露,逐渐从“鼓励性披露”转向“不披露即解释”和“强制性披露”。其五,推动金融机构加强转型风险监测评估。从实践看,主要体现在提供评估方法、推动评估实践、完善评估框架等方面。其六,将转型风险纳入中央银行及金融监管框架。主要是,在巴塞尔监管框架下,通过调整绿色资产风险权重、差别化准备金要求、贷款限额、流动性要求等审慎工具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减缓转型风险,同时尝试将转型风险纳入中央银行宏观审慎分析。
总之,目前转型风险应对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可概括为“四个注重”,即注重推动形成应对转型风险的共识,注重转型风险应对的协同和配合,注重从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高度应对转型风险,注重逐步将转型风险纳入宏观审慎和金融监管框架。
“30碳达峰·60碳中和”目标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遵循。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碳减排不是唯一目标,经济发展和就业保障同样重要。一直以来,金融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着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的功能。当前,面对气候转型风险挑战,需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目前,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方向:如,可考虑完善转型风险应对的治理机制,货币政策着眼于撬动绿色资金资源,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转型支持,防范转型风险;宏观审慎政策立足于防范无序转型引发的金融不稳定,通过加强逆周期调节和前瞻性风险评估,引导金融机构有序转型;金融监管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监管标准、达标要求和奖惩指引,督促金融机构有序转型。又如,可考虑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机制,重点就转型风险战略、问题及政策评估等加强沟通,提高转型风险应对能力。再如,可考虑将转型风险纳入宏观审慎监测体系,开展气候变化风险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和评估,重点关注转型风险对金融体系和金融稳定的影响。还如,可考虑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逐步引入气候信息披露要求,将信息披露纳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设定透明度预期,引导大型机构率先公开气候信息。此外,还可考虑将转型风险纳入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框架等。
上一篇:“碳足迹”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
“碳足迹”助力“碳达峰、碳中和”2022-04-22
-
大钲资本发布碳中和路线图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2-04-22
-
碳中和板块跌0.44% 菲达环保涨10.08%居首2022-04-22
-
统筹有序系统科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2-04-22
-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答每经问:要建立转型金融框架 未来需要股权类工具支持2022-04-22
-
问道碳中和 博鳌论坛代表热议绿色可持续发展2022-04-22
-
达能中国减碳先行 脉动工厂率先实现“碳中和”2022-04-22
-
统筹有序系统科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2-04-22
-
能源与碳中和组:EIA周度数据点评2022-04-22
-
农行发布首期《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04-22
-
全球变暖是因二氧化碳,为何现今二氧化碳排放少了全球变暖却严重?2022-04-22
-
河钢在业内率先发布 WisCarbon碳中和数字化平台2022-04-22
-
能源与碳中和组日报:煤价承压下行 LPG轻仓低买2022-04-22
-
未来碳中和领域投资或超250万亿 当务之急是形成碳价格发现机制2022-04-22
-
刘俏:在碳中和基础设施投资上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2022-04-22
-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朱民:金融机构应做好“碳中和”下存量资产转型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