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聚焦绿色发展、大健康和数智创新 毕马威亮相进博会
聚焦绿色发展、大健康和数智创新 毕马威亮相进博会:11月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第二天,毕马威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科技进步下的商业发展,围绕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生命科学与新经济举办等主题举办多场活动,全方位展示毕马威在相
11月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第二天,毕马威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科技进步下的商业发展,围绕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生命科学与新经济举办等主题举办多场活动,全方位展示毕马威在相关行业的最新洞察及专业服务。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发表视频讲话表示,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特殊时期,进博会作为中国政府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能够顺利开展在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的同时,也传递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共享美好未来的积极信号。
践行ESG承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当前世界正面临诸多挑战,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进博会向来极为重视“绿色”理念,以绿色、节能形象展现在进博会上的企业不胜枚举。在今年进博会上,毕马威特地举办了“绿色发展—— ESG专场”。
在进博会现场,毕马威中国副主席杨洁详细介绍了毕马威正在筹备的第二份ESG报告——“我们的影响力计划”,并就“我们的影响力计划”与观众进行主题互动。此前,2021年3月,毕马威中国发布了首份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该份报告采用了由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指标,披露了2020财年,毕马威在治理原则、实现繁荣、关爱地球和以人为本这四个核心领域的ESG进展和绩效。
杨洁表示,为了推动市场和公司内部的可持续变革,毕马威成立了ESG和IMPACT委员会来监督和指导ESG在中国的战略和运营,旨在通过毕马威的服务和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优化毕马威在推动市场ESG发展方面的影响力。对内,委员会致力于推动公司内部可持续发展,提升同事对ESG的关注度,使公司成为更环保、更共融多元化的企业。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吴国强表示,随着世界面临气候变化和人类脆弱性日益加剧的双重挑战,企业对于建设更加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的重要性意识日益提高。毕马威推出的影响力计划汇集了毕马威围绕ESG/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等方面的全球专业知识,支持客户通过业务和供应链转型来减少排放,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并将气候风险纳入业务战略。
另外,毕马威中国气候和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沈莹做了气候变化和环境风险下的企业战略转型的主题演讲。她讲到,各行各业正在受到全球“净零”排放和向低碳型经济转型造成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人意识到,气候变化和环境风险对于企业而言非常关键,可能是直接影响一些企业 “生死存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双碳”大背景下,企业是实施碳中和的中坚力量,需要设定符合科学依据的减排目标以及实施路径。同时,沈莹表示,毕马威将利用碳中和领域的丰富知识与经验,同时借助全球网络,结合发达国家企业减碳的最佳实践,为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升级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协助他们为国家实现“30/60”的双碳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应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毕马威通过设立智能创新空间推动各区域创新与科技发展。2017年,毕马威智能创新空间在南京正式成立,这是毕马威在中国的第一个研发中心。2021年3月,毕马威在深圳成立了大湾区中心,并加速了多中心的建设,于2021年7月开始筹备大连中心,计划明年春节前后开放使用。截至目前,毕马威智能创新空间的总规模已有430人,预计2023年共计建成4个中心,并开展全球交付,达到800人规模。
此外,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毕马威首发“数智交响”概念。毕马威通过与交响音乐会「秋循 · 大地之歌」跨界合作,在teamLab无界美术馆举办“智慧财务”论坛以及数智交响发布会,诠释“数智交响”的数字化协同概念。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尹正:清洁电气化与数字化叠加是实现碳中和的唯一出路 | 进博会时间2021-11-08
-
民生银行公司业务部周晓:建议尽快落地碳减排支持工具2021-11-08
-
专家学者共议如何建设“四位一体”碳减排信用体系2021-11-07
-
专家学者共议如何建设“四位一体”碳减排信用体系2021-11-06
-
中材国际:目前公司在水泥工业碳减排技术研发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储备2021-11-06
-
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客观规律与战略机遇2021-11-05
-
西部“绿电”大范围外送助力碳减排2021-11-03
-
碳排放权欠缺地区碳减排潜力综合评估2021-11-02
-
《零碳金融:碳中和的发展转型》发布2021-11-02
-
百川畅银:沼气发电业务可同时实现碳减排 公司的业务属于碳中和业务2021-10-29
-
寻找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最优解”2021-10-28
-
碳中和的长期投资机会2021-10-27
-
专家解读: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艰巨任务?2021-10-26
-
新书推荐:《零碳金融:碳中和的发展转型》2021-10-26
-
加拿大主要石油生产商难以应对碳减排加快的要求2021-10-25
-
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 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