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建立自愿性个人碳收支信用体系 让公众参与“碳中和”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21-09-08 11:11:13
热度:1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建立自愿性个人碳收支信用体系 让公众参与“碳中和”:什么是数字碳中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的理解是:“首先是让数字产业低碳化、绿色化,这是一个方向。第二个就是怎么让

什么是数字碳中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的理解是:“首先是让数字产业低碳化、绿色化,这是一个方向。第二个就是怎么让数字产业为碳达峰、碳中和赋能增绿。”

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王金南在主论坛演讲时表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关键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攻克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而利用大数据、大网络,则可以在建立符合MRV(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定)要求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开发城市的碳大脑智慧管理平台、支撑当前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以及建立个人二氧化碳排放信用体系等五个方面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支撑。

他表示,目前中国公众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跟国外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好像都是政府、企业的事”,如何通过大数据让公众参与碳中和进程赋能值得思考。王金南提出的设想是,“建立一个自愿性的个人碳收支体系”。

碳速报系统支撑总量控制

从全球来看,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在于“总量控制”。如何建立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

王金南表示,在建立国家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同时,也要推动地方开展碳排放总量管理和行业开展排放总量控制。而这些总量控制制度都需要大量数据支持。比如“现在(总量是)多少,行业怎么分布的,全国怎么分布的”。“现在是9月份,你能不能告诉我,(今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区市排放量是多少,假如这个都告诉不了,那控制什么总量?”

基于此,王金南团队开发了一个“中国碳速报系统(CCW)碳监测技术体系”,利用间接参数进行判断,而不是简单的“用了多少煤炭”。根据速报系统,今年上半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0年同期增长6.1亿吨,上升11.3%,其中能源活动排放增长5.4亿吨,上升11.5%,工业过程排放增长0.7亿吨,上升10.3%。

与此同时,大数据应用在“减污降碳”方面也提供了有力支撑。

王金南在现场指出:“我们也不能说因为碳达峰碳中和,就把环境改善这个任务忘掉,环境改善的任务还非常重”。“幸亏碳达峰、碳中和这个技术路线,是完全有助于我们改善环境质量,是一个完全双赢的技术路线。”

他表示,过去是单一地控制环境质量,现在需要把“碳”放进去,推进城市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双达”,情况更复杂。“这个过程需要模拟,每一个城市怎么制定减污降碳协同管理计划,这里面都需要科学的数据。”

利用大数据支撑公众参与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只对生产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数据显示,喜欢吃肉的人和纯吃素食的人分别对应“3.3吨二氧化碳/年/人”和“1.5吨二氧化碳/年/人”,饮食方式背后暗含着不同的碳足迹。

在王金南看来,利用大数据支撑公众参与“碳中和”进程,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除了要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通过消费引导绿色低碳生产,他特别提到,“希望建立一个自愿性的个人碳收支体系”。

他解释说,从一个人出生开始就可以建立一个账户,通过一个简单的APP,把出行、用电、用气等生活碳足迹、碳排放计算出来,然后规定一个人的平均碳预算、配额,再将排放量与配额一减,即可看到每个人的信用。

值得注意的是,当信用出现“正”“负”,意味着可以进行交易,甚至可以开展一些碳慈善事业。“把碳减排的信用,把每个人的消费行为、饮食习惯等方面都联系起来,让公众参与到碳中和里面来。”

王金南表示,从全世界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公众参与碳达峰、碳中和的程度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好像都是政府的事情、企业的事情”,在这个层面上如何利用大数据大网络,为碳中和赋能增绿,值得思考。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