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专访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应对气候变化人人有责 还应人人尽责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21-09-07 09:11:02
热度:1

专访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应对气候变化人人有责 还应人人尽责:共享单车出行、随手“蚂蚁森林”,绿色生活引领社会新风尚。而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关注自身碳排放,追求个人碳中和成为最新潮流。 除了个人,会议、婚礼,甚至是航班、演唱

共享单车出行、随手“蚂蚁森林”,绿色生活引领社会新风尚。而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关注自身碳排放,追求个人碳中和成为最新潮流。

除了个人,会议、婚礼,甚至是航班、演唱会的碳中和,都可以在一个叫“点点碳中和”的小程序上完成,可以说“万事皆可碳中和”。据了解,开发“点点碳中和”的并非互联网公司,而是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以下简称四川环交所)。

为什么要开发这个小程序?四川环交所还利用了哪些数字技术助力“双碳”目标?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四川环交所董事长何锦峰。在去采访何锦峰时,记者在“点点碳中和”上,仅花费2分钱就对这次10公里的地铁出行做了碳中和,可见碳中和是人人可立且可负担的“绿色Flag”。

迈向低碳社会,少不了各方的积极参与。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将在成都召开。论坛将探讨并向社会传递数字碳中和五大基本内涵,积极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凝聚共识,发挥互联网技术与资源优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何锦峰也将在当天下午的分论坛上进行演讲。

“如果气候变化失控,没有哪个国家、哪个人能够置身事外”

NBD:“点点碳中和”的运行机制和应用场景是什么样的?社会效益如何?

何锦峰:“点点碳中和”小程序2019年就已推出,目前在支付宝和微信上都可使用,是数字化碳中和的一个创新产品。“点点碳中和”的运行机制是先计算出某个行为或活动的碳排放量,然后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四川环交所购买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或CDCER(成都“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并注销减排量,用于抵消产生的碳排放量。

“点点碳中和”既可以用于个人碳中和,也可以用于单位和活动。个人场景囊括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比如你刚刚对地铁行程进行了碳中和,就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活动场景包括会议、比赛、婚礼等等,截至8月底,已经有110场活动完成了碳中和。今年8月,四川航空就有碳中和航班活动,碳中和量为31532千克;7月,有一位明星的演唱会也完成了碳中和。需要强调的是,碳中和并不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一般在本地召开的100人规模的会议,碳排放量不会超过5吨,按目前价格计算,碳中和费用大约是几十元钱。

“点点碳中和”个人出行页面截图

对于四川环交所来说,“点点碳中和”主要是公益性质,最大的意义在于公众参与其中后,关注和了解气候变化,从而唤醒整个社会的低碳意识。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如果气候变化失控,没有哪个国家、哪个单位或者哪个人能够置身事外。应对气候变化应该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另外,个人碳减排的意识觉醒之后,单位和公司的碳减排意识也会提高,主动采用措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后者对实现国家和本地区的“双碳”目标会作出更大贡献。

从个人经历来说,这几年还是能够明显感受到公众碳减排意识的提高。2015年,我去巴黎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时大会秘书处发出参会人员关于个人参会行程碳中和的倡议,这是我的首次碳中和。记得当时整个花费是5美元,完成碳中和人员的出席证件吊带是白色的,没完成的是蓝色的。由此,我也注意到,即使是气候变化大会这种场合,完成碳中和的人也是少数。而现在,碳减排的意识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

NBD:数字技术在赋能碳中和的同时,因数字技术发展而兴起的数据中心也成为碳排放大户,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何锦峰:我认为这个问题并不是绝对的,比如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以下简称大数据产业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方面,它充分利用了雅安当地的水电能源,这本身就是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四川属于华中电网,碳排放因子(记者注:指使用一度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较低,因此大数据产业园本身在能耗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此外,大数据产业园自身追求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它通过第三方平台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然后在“点点碳中和”平台购买CCER并注销,抵消2020年园区内所排放的全部温室气体,四川环交所向其颁发“碳中和”证书,大数据产业园也成为国内首个“碳中和”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记者搭乘地铁采访获得的碳中和电子证书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应用空间广阔”

NBD:四川环交所还在数字技术赋能碳中和上做了哪些尝试?

何锦峰:2014年,我们推出了温室气体排放云计算报告系统(V1.0)。今年,我们推出了(V3.0)版本,这是在此前两个版本上做的一次迭代升级。该系统是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等政策文件,由四川环交所自主研发。(V3.0)版本有三个主要功能:温室气体排放计算、节能减排智能测算、绿色项目环境效益测算及部门决策辅助支撑。

由于相关文件复杂且非常专业,温室气体排放计算起来工作量又很大,一般企业感觉无从下手,如果找专业机构做成本较高,因此我们做了这样一个信息化的平台。对于企业来说,在线填写化石燃料(消耗)等原始数据,系统自动计算碳排放情况并生成报告,使用方便快捷、结果展示直观、计算科学。

温室气体排放云计算报告系统(V3.0)演示页面截图

温室气体排放云计算报告系统上线以来,共为省发展改革委等4家主管部门、990家控排企业提供1000次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服务。V3.0版本还将为人民银行碳减排票据再贴现计划实施和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提供测算服务。

温室气体排放云计算报告系统获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四川环交所一共获得了5个该类证书,包括“点点碳中和”小程序、碳交易系统等,这都是数字技术赋能碳中和的创新产品。

NBD: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您认为数字技术还能在哪些环节发挥作用?

何锦峰:我认为数字技术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应用空间非常广阔。比如碳市场建设中,数据质量至关重要,数据真实可靠才能形成清晰的权属,而权属清晰是交易的核心要素,数字技术就可以确保数据质量。

另外,CCER项目涉及审定、备案、监测、报告、核查、签发等环节。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中间有大量环节都是靠传统人工的方式完成,即使主观上不违规,客观上也可能会出现人工差错,效率也不高。这些环节今后都可以用数字技术来强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都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未来应该将人的聪明才智应用在两端,前端比如方法学的开发,开发新的方法学,修订完善现有的方法学;后端就是履约环节,这里需要人来把控。

NBD: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您有什么建议?

何锦峰:当前,碳中和实际操作领域存在一些乱象,第三方碳中和服务商可以获取适当利润,但不能过了。比如有些平台碳价过高,同时流程不透明,没办法去验证碳排放量最终是否注销,无法做到可验证、可追溯,碳中和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这些都需要规范和监管。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 数字经济助力下碳中和如何发展?这场高峰论坛将全面解析
    2021-09-07
  2.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7日召开 共谱绿色未来
    2021-09-07
  3.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需以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数字碳中和
    2021-09-07
  4. 碳中和:融资净买入113.31万元,融资余额2893.84万元(09-06)
    2021-09-07
  5.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氢装上阵”千帆竞发
    2021-09-07
  6. 以绿色金融推进碳中和 宝钢股份成功发行沪上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
    2021-09-06
  7. 专家热议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双碳”不能只依赖颠覆性技术 关键在于把传统技术用好
    2021-09-06
  8. 专访国研中心研究员李佐军:政企两端都应借力数字技术推动碳中和 建议适度收紧碳配额以激发碳市场活力
    2021-09-06
  9. 数字经济助力下碳中和如何发展?这场国家级峰会将全面解析
    2021-09-06
  10. 发力碳中和 重庆腾讯数据中心获首张“绿色用电凭证”
    2021-09-06
  11. 联想:以科学减碳助力碳中和实现
    2021-09-06
  12. 荣获2021服贸会“绿色发展示范服务案例” 京东云践行“碳中和”理念再获肯定
    2021-09-06
  13. 联想集团发布最新ESG报告 以科学减碳助力碳中和实现
    2021-09-06
  14. 少用一张纸就能助力碳中和 腾讯电子签99公益日发起低碳生活倡议
    2021-09-06
  15. 新能源环卫作业车 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1-09-06
  16. 在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中推进地方行动
    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