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上天”改“入地” 废气变宝藏 大港油田利用二氧化碳增产技术助力绿色发展
“上天”改“入地” 废气变宝藏 大港油田利用二氧化碳增产技术助力绿色发展: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大港油田公司获悉,大港油田公司落实国家、集团公司“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利用二氧化碳驱油这一“妙招”,不仅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大港油田公司获悉,大港油田公司落实国家、集团公司“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利用二氧化碳驱油这一“妙招”,不仅提高了原油采收率,也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埋存。
作为开发超过50年的老油田,大港油田已开发的普通稠油油藏普遍面临单井产量低、含水率高、开发效果差等问题,大量低产低效井无法通过常规技术措施实现有效增产。新探明特稠油油藏面临地层渗流难、井筒管流难的问题,采用常规技术无法实现有效动用。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水平,急需改变开发方式。
利用油藏地质体封存以工业排放废气为主的二氧化碳,并利用超临界态二氧化碳兼具改善原油流动性、注入能力强等优点提高原油采收率,是“一石二鸟”之举。
自2018年起,大港油田开展二氧化碳吞吐技术先导试验。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被注入油层后,约有50%至60%被永久封存于地下,剩余的则随着油田伴生气返回地面。为促进二氧化碳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大港油田滨港公司开发出二氧化碳吞吐产出气分离、回收及回注工艺。该技术可将产出气中的天然气、二氧化碳组分提纯至90%以上,天然气回收率达95%,再通过“液化回收”工艺回收二氧化碳组分,实现二氧化碳尾气零外排。该技术的使用,每年可减少210万立方米的二氧化碳排放。
将二氧化碳溶于稠油,使原油黏度大幅降低、体积膨胀增加弹性驱动能、提高原油流动性能并改善油水流度比,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近井地带沉积的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的堵塞,能有效改善稠油井低产低效的生产现状。此举将稠油油藏这样的难动用储量变为优质储量的同时,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将“上天为害”转变为“入地为宝”。
在2021年“共筑梦想、创赢未来”绿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复赛中,大港油田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捕获”技术装置荣获企业组第一名。
从2018年板60-43井、板60-45H井二氧化碳吞吐技术先导试验,到2019年实施11井次的扩大推广试验,再到2020年至今235井次的规模化推广应用,二氧化碳吞吐技术在大港油田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大港油田累计实施二氧化碳吞吐250余井次,综合利用二氧化碳近10万吨,阶段累计增油13.7万吨,阶段换油率超过1.4,相当于注入1吨的二氧化碳采出1.4吨原油,实现“变废为宝”。
8月27日,大港油田确定了2022年碳捕集、吞驱利用与封存工程年度方案,将立足“提采增效、减碳增产”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打造百万吨级碳捕集、吞驱利用与封存全流程产业化模式。
据介绍,到2030年,大港油田二氧化碳“驱覆盖地质储量”可累积形成约70万吨原油产能,预计可埋存二氧化碳1000万吨。(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文章来源:北方网-
安永:实现碳中和 四项关键要素缺一不可2021-09-05
-
碳中和来了,中国企业做好准备了吗?2021-09-05
-
“数字碳中和号”列车成都发车 下一站,绿色未来2021-09-05
-
专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需以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数字碳中和 要处理好不同国家碳排放协同关系2021-09-04
-
云南大学成立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部、现代工学院、碳中和创新中心2021-09-04
-
华盛昌:非防疫产品收入大涨46% “碳中和”远景下 业绩迎来腾飞新起点2021-09-04
-
“数字碳中和号”列车成都鸣笛发车 传递绿色未来蓝图2021-09-04
-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碳中和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有这两点2021-09-04
-
碳中和:连续4日融资净偿还累计615.89万元(09-03)2021-09-04
-
中国推动三大主体率先碳达峰2021-09-03
-
施耐德电气:超六成受访企业未确定碳中和目标 既要考虑投资回报也要考虑社会责任2021-09-03
-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 中外专家学者太原研讨绿色低碳发展2021-09-03
-
国资委主任郝鹏:以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挥央企表率作用2021-09-03
-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将于9月7日在成都举行2021-09-03
-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将于9月7日在成都举行2021-09-03
-
中熔电气:公司目前不属于碳中和企业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