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的运行需要哪些硬件系统?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潘家华:碳交易市场要传递出“碳有价”信号,逐步做到碳减排
潘家华:碳交易市场要传递出“碳有价”信号,逐步做到碳减排: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独立科学家潘家华做了题为“超越净零碳”的主旨报告。他表示
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独立科学家潘家华做了题为“超越净零碳”的主旨报告。他表示,“净零碳”的本质就是碳中和,即人为的排放跟人为的移除达到一种平衡,实现温室气体“零”的净增量。
“我们并不仅仅是为了零碳而零碳,零碳是发展,零碳是机遇,零碳是我们的未来”。潘家华称。
潘家华表示,恰如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是碾压式的替代,“净零碳”对“高碳”的替代也将是碾压式的。对于中国来说,实现净零碳最有效的方式不应是“弯道超车”,而是要“切换赛道”:从化石能源切换到零碳的可再生能源赛道。
在回答澎湃新闻记者关于如何看待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提问时,潘家华表示,碳交易市场最重要的效果在于释放市场信号,告诉人们碳是有价格的,需要逐步做到碳减排。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建立至今已有17年,但从其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作用非常有限。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碳价格的波动跟随政治政策管制:要求短期实现高减排,碳交易价格就会提高,而要增加企业竞争力,管理就宽松些,碳交易价格就会下降。
“碳交易市场与其他的资本市场不一样,没有造就一个亿万富翁,在碳市场中发财、做大做强的美梦还是别做了。”潘家华称,欧盟碳交易市场在操作层面带来的经验是要抓大放小,要让大型企业生产车间来参与交易,但这些操作在统计监测的技术层面就比较复杂,交易成本特别高。
综合来看,我国的碳交易市场还是要明确传递出碳是有价的信号,而且面向零碳目标,碳最终要退出。从产业看,如果2060实现碳中和,那么碳市场也将会寿终正寝。
近年来全球多地发生的能源短缺现象,令可再生能源能否挑起能源安全大梁备受质疑。对此,潘家华认为,这说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力度还不够,应该更积极地大力推动。
“像欧洲能源危机,这是因为传统的化石能源是点状分布,很容易受到控制和垄断并形成一种地缘政治的工具,但风、光却是无限的,是不受地缘政治垄断和控制的。像今年西南地区的拉闸限电,水电不足的时候,我们最强的能源就是太阳辐射能热,能将太阳辐射能高效转为电能的话,还会缺电吗?”
发展绿色经济,如何才能调动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其中呢?
对此,潘家华表示,传统的化石能源领域对资金要求比较高,一个项目动辄几十亿甚至数百亿元,社会资本在其中很难施展拳脚。一方面,这些项目投资资金体量大,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存在制度或者技术门槛,但在可再生能源赛道里情况就不一样了。可再生能源包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储能等诸多领域,显著的特点是空间大、多样化,相比于传统能源体系,来自社会的民间资本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投资发展的领域。
潘家华表示,在新能源发电技术上,中国企业已具备产能、规模及市场竞争力——全球十大动力电池生产商中国占六家,全球十大风机制造商中国占六家。未来,需要做的是在原创技术上进一步发力,更多地“走出去”,形成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国的标准和中国的影响。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中金公司黄达飞:做大碳市场体量或有利于企业对冲风险、平滑成本2022-11-07
-
报告:55.5%在华企业已开展低碳减排举措2022-11-06
-
全国碳市场今日收盘价与前一日持平,报58.00元/吨2022-11-04
-
全国碳市场配额发放规模将收紧2022-11-04
-
生态环境部:切实做好全国碳市场2021和2022年度配额分配工作2022-11-03
-
全国碳市场1日成交量5000吨,报收58元/吨2022-11-02
-
全国碳市场31日成交量5000吨,报收58元/吨2022-11-01
-
广东首笔碳减排票据再贴现 落地广东能源集团财务公司2022-11-01
-
全国碳市场扩容还要做好哪些准备?2022-10-31
-
CCER价格的涨幅最大 10月全国碳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11月价格走势预期稳定2022-10-30
-
10月全国碳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11月价格走势预期稳定2022-10-29
-
碳市场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0月2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6亿吨,累计成交额85.8亿元2022-10-29
-
生态环境部:深化气候投融资工作 逐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2022-10-29
-
海南:将进一步开发碳市场相关金融产品和交易2022-10-29
-
碳市场初见成效2022-10-29
-
累计成交85.8亿元 全国碳市场将扩大行业覆盖范围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