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排放新闻资讯

推动全国碳市场成为碳排放“减存量”关键抓手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5-09-18 11:03:13
热度:

推动全国碳市场成为碳排放“减存量”关键抓手: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明确了中长期发展蓝图。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严刚认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碳排放管理实现拐点跨越的历史性窗口期,碳排放管理将由强度控制模式逐步过渡到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

“这一转变标志着我国碳排放控制即将从‘控增量’的弹性管理向‘减存量’的刚性约束转变。”严刚说,“我国碳排放体量大,既有相对集中的大型排放源,也有分散在全国的小型点源,需要采用因源施策、多式互补,兼容性强、灵活性高、成本效益优的管理模式实现总量控制。”

严刚表示,从政策工具的内在机制与实施效能来看,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是实现既定减排目标的成本最优机制,其应用范围主要适用于集中排放源的有效管控。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多年实践经验表明,碳市场因其减排目标的确定性、责任分解的有效性、成本效益的优越性,已成为大型点源和集中排放源开展碳排放总量控制有效的政策工具。”严刚说。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中心联合研究团队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2005年下降30.7%,其中ETS覆盖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约47.6%,展示出碳市场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启动以来,经过四年建设运行,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市场功能日益显现。

严刚认为,应通过将减排责任分解至具体企业,为实现重点排放源总量管理奠定扎实基础。建议“十五五”时期,我国在碳双控制度统一部署下,逐步建立起以市场机制为主渠道设定并分解电力、重点工业等集中排放源减排目标,以地方分解为主要途径落实交通、建筑、其他工业等分散源减排责任的总量管理模式。构建我国市场机制+地区分解相互配合、互不交叉的总量控制架构体系。

  1. 双轮驱动提升碳市场交易活力
    2025-09-17
  2. 加强政策协同与制度衔接 共促电力低碳发展 | 碳市场建设解读⑧
    2025-09-17
  3.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加强与大湾区碳市场的试点合作,试验跨境交易结算路径
    2025-09-17
  4. 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研究加强碳市场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工作
    2025-09-16
  5. 张希良:将全国碳市场建成“双控”核心政策工具
    2025-09-15
  6. 全国统一碳市场顶层设计出炉——三大高耗能行业加速攻克“降碳”难题
    2025-09-15
  7. 解读|​政研中心胡军:坚定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深化碳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
    2025-09-15
  8. 解读|​毛剑英:以科技创新支撑全国碳市场精准治理,赋能全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5-09-15
  9. 全国碳市场建设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交通运输行业积极参与碳交易工作
    2025-09-02
  10. 生态环境部:不再新建地方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25-09-02
  11. 解读|​汪海洋:加快建设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的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
    2025-09-02
  12. ​川维化工连续5年完成全国碳市场履约
    2025-09-02
  13. 8月全国碳市场放量下跌 9月碳价预计仍将下行
    2025-09-01
  14. 钟寰平:进一步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
    2025-09-01
  15. 破解“减排成本高”难题,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
    2025-09-01
  16. 健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 碳市场建设解读③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