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举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吹风会
报告:北京冬奥会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全部实现中和
报告:北京冬奥会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全部实现中和: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冬奥组委28日发布的《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显示,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绿色电力供应,所有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经过综合测算,北京2022年冬
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冬奥组委28日发布的《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显示,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绿色电力供应,所有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经过综合测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全部实现中和。
将编制两期北京冬奥会碳管理报告
北京冬奥组委表示,将分赛前和赛后分别编制两期北京冬奥会碳管理报告。
赛前报告主要针对2016—2021年北京冬奥会筹备过程,重点介绍北京冬奥会碳中和方法学、温室气体排放基准线、实际筹备阶段过程排放量及低碳管理工作措施成效;赛后报告为总报告,将补充赛时不同情景的碳减排和碳管理相关工作情况,全面分析2016—2022年6月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赛事筹办及举办全过程碳减排和碳抵消措施实施情况,呈现碳排放总量和碳中和结果等。
北京冬奥会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全部实现中和
《报告》系统展示北京冬奥会碳管理相关工作情况,重点介绍北京冬奥会碳中和方法学、温室气体排放基准线、实际筹备阶段过程排放量、低碳管理工作措施成效、林业碳汇工程建设、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等。经过综合测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全部实现中和。
《报告》显示,筹办初期,根据国内外相关碳足迹方法学测算,北京冬奥会的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约为163.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根据疫情下筹办和举办北京冬奥会的实际情况,目前修订后的基准线排放量约为130.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赛时将实现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
2019年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提出了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北京冬奥组委率先行动等4方面18项措施,以尽可能降低北京冬奥会所产生的碳排放。同时,提出了林业固碳、企业自主行动、碳普惠制等碳补偿措施。
《低碳方案》发布以来,北京冬奥组委与北京市、河北省政府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全部场馆实现绿色电力供应。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于2020年投入运行,将张家口地区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地输送至北京市,全面满足北京和张家口地区冬奥场馆用电需求。建立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通过绿电交易平台,赛时将实现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
二是所有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既有室内场馆通过节能改造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创新组织制定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北京冬奥会新建雪上项目场馆全部满足该标准。同时,北京冬奥会在4个冰上场馆使用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1、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为0的二氧化碳制冷剂,这也是该技术首次在冬奥会上使用。
三是构建赛时低碳交通体系。按照“平原用电、山地用氢”的原则,在各赛区推广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全部赛时保障车辆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同时,搭建“交通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北京冬奥会赛时交通运行工作的实时监测、统一指挥,大幅提高赛事期间交通组织和运行效率。
四是北京冬奥组委率先示范。北京冬奥组委入驻首钢工业主题园区,综合利用、改造废旧厂房,充分利用光伏发电、太阳能照明、雨水收集和利用等技术,建设绿色高标准的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不仅满足了冬奥组委的办公需求,还对首钢转型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五是两地政府捐赠林业碳汇。北京市政府和张家口市政府分别完成71万亩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和5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并委托专业机构完成了相应碳汇量的监测与核证工作,核证碳汇量分别为5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和5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分别将上述碳汇量全部无偿捐赠给北京冬奥组委。
六是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等三家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积极支持北京冬奥会碳中和工作,以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的形式,分别向北京冬奥组委赞助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汇量。
北京冬奥组委表示,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北京冬奥会碳排放将全部中和,“举办一届碳中和的冬奥会”目标将如期实现。(完)
-
北京冬奥会制冰技术更环保更绿色 未来或成全球趋势2022-01-25
-
打造“智慧车站” 南京南站去年碳减排七千多吨2022-01-25
-
加拿大《光华报》刊登加拿大华侨华人祝福北京冬奥会文章2022-01-24
-
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收官 覆盖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2022-01-24
-
我国燃煤锅炉混氨技术达到世界领先 将助力实现大幅度碳减排2022-01-24
-
雄安新区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2022-01-24
-
专家预计2022年碳减排释放资金规模有望达1万亿 大行积极披露“绿金”落地情况2022-01-24
-
加强二氧化碳捕集应用,助力山东绿色发展2022-01-23
-
走近冬奥|揭秘!冬奥会绿色“用雪自由”背后的科技“护航舰”2022-01-22
-
大湾区绿色金融创新按下“快进键”,机构推动碳减排压力仍存「大湾区金融与资本市场前瞻」2022-01-21
-
【金融街发布】央行营管部组织在京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座谈会 推进碳减排和煤炭清洁利用信贷项目储备2022-01-21
-
国家开发银行获首批102.67亿元 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2022-01-21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如何实现“低碳冬奥”?2022-01-20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如何实现“低碳冬奥”?2022-01-20
-
国务院国资委谈央企碳减排:加强低碳零碳负碳的重大科技攻关2022-01-19
-
农行获央行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113.68亿元 可对应带动碳减排382.56万吨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