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举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吹风会
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15% 中国钢铁产业如何扭转“大而不强”现状?
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15% 中国钢铁产业如何扭转“大而不强”现状?: 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近日表示,钢铁行
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近日表示,钢铁行业是我国碳减排的重中之重,钢铁行业“碳达峰”到“深度脱碳”乃至“碳中和”,最多仅有35年时间,低碳转型时间紧、任务重。但当前低碳标准远不能支撑行业低碳发展需求,钢铁行业低碳标准体系还不完善,要研究制定低碳标准。
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时间紧、任务重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钢铁行业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据了解,全球钢铁碳排放量占全球能源系统排放量的7%左右,其中中国占比超过60%。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钢铁行业高-转长流程工艺结构占主导地位,能源结构高碳化,煤、焦炭占能源投入近90%。中国具有冶炼能力企业达500多家,且结构、水平差异大。
在9月25日举办的2021(第三届)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上,李新创表示,钢铁行业“碳达峰”到“深度脱碳”乃至“碳中和”,最多仅有35年时间,低碳转型时间紧、任务重。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将对钢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带来广泛而深刻的生产、消费、能源和技术革命,进而重塑全行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我国钢铁行业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星闪联盟理事长张晓刚在论坛上表示,从中国制造中很多行业暴露出“缺芯少核”的问题,反映出中国制造产业技术的基础问题。中国钢铁“大而不强”,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钢铁在技术、装备和管理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在产品质量上还有差距,包括螺栓、高铁零部件等产品。在技术攻关时,偶尔可以达到发达国家最好水平,但可重复性差、合格率低,从技术经济和安全性上考虑,这类产品只能进口。
钢铁行业在工艺流程结构优化上也面临障碍。李新创分析,由于历史和资源禀赋原因,中国钢铁流程结构一直以长流程为主导,2020年我国电炉钢产量占比仅10.4%,与世界平均水平30%左右、美国近70%、中国以外其他地区50%左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电炉钢成本竞争力总体偏弱。”李新创表示,电炉短流程的节能环保优势尚未转化为成本优势,废钢供应还远未达到充沛低廉的程度,且电价水平较高,造成我国电炉钢成本控制难度加大,长期以来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成本优势突出。近年来,在铁矿石价格高位情况下,电炉钢比转炉钢成本一般高出200——500元。电炉生产效率明显低于转炉,尽管有部分近年新投产电炉企业生产效率很高,但重点统计企业电炉平均每炉冶炼周期为58min,部分企业达到120min以上,相比于转炉平均32min,生产效率偏低。新建项目国产电炉设备普及率不高,我国已具备自主研发全套电炉装备能力,但从近年置换项目来看,国产设备普及率不高。与国外相比,国产电炉在绿色节能、智能化、生产服务以及配套检测技术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钢铁工业低碳发展亟需标准支撑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钢铁生产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以上,钢铁行业是我国碳减排的重中之重。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冶金发展路径,是关系到未来我国钢铁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更是关系到碳中和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举措。
但当前低碳标准远不能支撑钢铁行业低碳发展需求,钢铁行业低碳标准体系还不完善。低碳管理、低碳技术、低碳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等方面的标准严重缺失,大大影响到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和规范管理。对此,李新创表示,钢铁行业要研究制定低碳标准,全方位成体系的低碳标准研制工作迫在眉睫。
第一,健全并完善规则基础类标准,结合国家碳达峰目标要求,开展钢铁行业主要工序碳排放强度核算方法、钢铁行业碳排放基准值计算方法等相关标准的制定,逐步完善细分领域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的制定工作;第二,开展低碳工厂及低碳园区标准制定,可开展钢铁行业低碳工厂评价导则及钢铁工业低碳园区评价规范等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第三,围绕成熟减碳技术、工艺、装备制定标准,针对钢铁行业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氢冶金、全氧高炉、钢化联产、新能源利用等相关技术装备的应用,开展相关标准化工作,推动成熟的新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第四,制定低碳水平分级评价及认证标准,开展低碳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以及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标准的制定,同时做好钢铁产品碳足迹评价、低碳产品认证等相关标准,引导优惠政策向绿色低碳等环境友好型企业倾斜;第五,围绕碳排放交易开展标准化工作,“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即将进入碳市场,面对即将到来的碳排放权交易,开展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要求、报告编制、碳市场交易指南等方面标准化工作。
张晓刚也建议,要依靠行业头部企业的原始创新,甚至是颠覆式创新,解决中国钢铁行业产业技术基础问题和质量技术基础问题。近年来,5G、云、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传统产业,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科学实验验证中的数据互认问题。我们可以用标准加检验检测结合数字技术,实现产品质量均等化,实现数据互认,用标准加检验检测加认证认可,实现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化,解决中国钢铁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薄弱问题。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
比传统基建碳排放量减少7.24% 专家称新基建环境效益仍有挖掘空间2021-09-30
-
广东成立全国首个省级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1-09-29
-
中兴通讯首席战略官王翔:中兴将早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21-09-29
-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五举措服务碳达峰、碳中和2021-09-29
-
全国首部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立法主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在津出台──以法治力量引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2021-09-29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纪文:碳达峰碳中和应当循序渐进、稳中求进2021-09-28
-
碳达峰碳中和“一周年” 鸿达兴业大力发展氢能源2021-09-28
-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助力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2021智慧电力高峰论坛暨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2021-09-28
-
贵阳工博会“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工业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高峰论坛举行2021-09-28
-
“双碳”目标下的中国建筑业: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比重过半 如何实现碳中和?2021-09-28
-
旭阳集团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2021-09-27
-
2022年度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项目开始申报 重点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2021-09-27
-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碳市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09-27
-
《中国银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计划》已制定 是落实《中国银行“十四五”绿色金融规划》的具体化措施2021-09-27
-
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推动地方、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碳达峰2021-09-27
-
2021中关村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 多位专家发言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