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举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吹风会
公开透明 精准直达 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在即
公开透明 精准直达 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在即: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又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将落地。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并梳理了工具设计思路,明确了精准性和直达性,以及“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
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又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将落地。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并梳理了工具设计思路,明确了精准性和直达性,以及“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的特征。
尽管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尚未正式出台,商业银行绿色转型的步伐已然加快。业内人士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或要求在信息披露方面加强标准统一,引入第三方验证,并加强“绿色审计”的功能。
碳减排支持工具呼之欲出
近期,央行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碳减排支持工具,这意味着该项工具呼之欲出。对于该项工具将以何种形式问世,市场有很多不同声音。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团队认为,后续着力点可能包括三个方向:首先,使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提供特定的额度;其次,设立新的直达实体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碳减排;再次,跟随调整现有工具的担保品框架和MPA考核参数等,支持碳减排相关贷款、债券发行投放。
也有传言称,可能推出绿色中期借贷便利(GMLF)。中信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从低成本、精准直达、撬动社会资金等特点看,碳减排支持工具更有可能采取绿色再贷款等形式,而非GMLF。
“央行可以通过提高绿色金融评价标准,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同时也要利用优惠利率绿色再贷款等碳减排支持工具,对商业银行形成正向激励。”明明认为,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对于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应给予合理必要支持。
央行行长易纲此前表示,将通过商业信用评级、存款保险费率、公开市场操作抵押品框架等渠道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业内人士分析称,未来或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合格抵押品的准入门槛,将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合格抵押品的折算率。
重点项目确保精准直达性
从设计思路看,碳减排支持工具应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目前央行已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相关框架。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碳减排信息披露、第三方验证方面仍有必要持续完善。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李菁认为,在确保绿色资金精准直达、公开透明方面,独立第三方的鉴证机构非常关键,既能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履约能力量化数据,同时能增强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投资机构的投资信心,规避潜在的违约风险,帮助商业银行抓住优质客群。
除了对碳减排支持工具提出精准直达性要求,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还提出,完善碳中和金融债管理制度,推动碳中和金融债从严规范发展。
明明表示,目前碳中和金融债主要由银行发行,承诺募资用于支持实体企业的碳减排项目。需严格把握三个环节:银行是否将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对应企业;这些企业是否将资金用于披露的绿色项目;这些项目的实际碳减排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关于碳中和金融债规范发展的重点,李菁认为,一是信息披露要公开透明,需要第三方核查和踏勘,并进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二是不同行业企业碳达峰时间表不同,碳中和金融债中设置的KPI也应有所不同,碳达峰、碳中和早的企业付出了更高成本,应享有更好的利率优惠。
商业银行绿色转型进行时
碳减排支持工具呼之欲出,商业银行已开始设计挂钩碳减排能力的绿色信贷产品。
“商业银行给控排行业企业做贷款,以前可能只看盈利情况、财务报表,环境社会风险方面只关注违规和处罚风险,但现在帮商业银行进行相关设计时,绿色信贷要挂钩企业的碳减排能力。”李菁表示,所谓挂钩企业碳减排能力,即针对履约、实现自身减排和减污降碳的企业,降低授信利率,对无法实现履约的企业调高利率。
李菁介绍称,以首批纳入碳市场的2000余家电力企业为例,这些企业每年进行碳排放配额管控,若能履约,配额是足够使用、足够排放的,授信政策不进行调整;若企业能转型升级、减污降碳,减排履约能力强,授信利率在下一个期末就会下浮调整基点。
业内人士分析称,商业银行通过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增强碳市场的金融属性,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反映碳资产真实价值的价格发现机制,具有碳交易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则扩展了存款来源,扩大了中间业务。
央行多次要求,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明明认为,在支持绿色低碳产业的同时,应纠正对煤电等项目抽贷断贷的行为,科学引导高排放产能的退出或转型。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市场监管总局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2021-08-19
-
碳达峰碳中和是跑“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2021-08-19
-
市场监管总局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2021-08-19
-
实现碳中和:四项关键要素缺一不可2021-08-19
-
碳中和概念回归,电池ETF(159755)、碳中和龙头ETF(512580)领涨市场2021-08-19
-
昌河街道开展“碳达峰、碳中和”主题科普活动2021-08-19
-
苏州银行成功投资全国首单 碳中和知识产权质押创新创业债2021-08-19
-
马士基(AMKBY.US)签署首份绿色甲醇协议 首艘碳中和船将于2023年到来2021-08-19
-
实现3个全国首单 金通灵成功发行碳中和专项债券2021-08-19
-
过期药免费回收, 世界500强企业助力“碳中和”2021-08-19
-
能链完成年内第二轮融资 助力碳中和5年累计为司机节省油费、电费数十亿元2021-08-19
-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碳达峰碳中和是跑“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2021-08-19
-
广药集团过期药免费回收 世界500强企业助力“碳中和”2021-08-19
-
【机构观点荟萃】瑞银:碳中和目标将带来三大电网投资机会2021-08-19
-
天津与国网电力合作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十四五”打造200个全电驱动示范村2021-08-19
-
以防1970年能源危机重现!经济学家:碳中和转型应设计相应转型策略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