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期权的交易原理
电网企业推动碳市场碳金融发展思考
电网企业推动碳市场碳金融发展思考: 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年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成为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有力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碳金融,激活碳市场的金融属性,能更好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
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年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成为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有力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碳金融,激活碳市场的金融属性,能更好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实现。电力行业是碳排放最大的行业。因此,电网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融入碳市场、发展碳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随着气候变化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金融工具促进碳减排已逐步成为共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碳金融的范畴涵盖两个层面:狭义层面,指以碳排放权为标的资产的碳交易市场;广义层面,泛指服务于限制碳排放的所有金融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配额及其金融衍生品交易,也包括基于碳减排的直接投融资活动以及相关中介机构提供的金融性服务等。
电网企业在推动碳金融发展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方面,电网企业作为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枢纽,与发电侧和用电侧都保持着密切联系,能够及时了解上下游企业在减排、融资、保险、交易等方面的业务诉求,且电网企业在上述业务领域拥有专业化运作的企业平台和人力资源储备,能够运用碳金融工具赋能上下游碳减排领域,助力实体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另一方面,电网企业拥有全社会分行业、不同用户的海量用电数据,依托数据的及时性、精确性、覆盖面广等优势,实现对碳排放的精准监测、核算。
电力行业是碳排放最大的行业。电网企业应充分发挥国家队、主力军作用,依托数据、业务资源等优势,利用碳金融的杠杆效应推动全社会碳减排工作,服务我国能源行业向清洁低碳转型,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向“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辅助提升碳排放核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基于电力数据的及时性、高密度特点,电网企业能够在助力碳排放核查工作上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部分行业的用电量与行业生产密切相关,用电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其生产水平,通过对企业的负荷波动特性识别推断其开工运行情况,再结合其历史能耗等数据推测其能源消耗量,从而估算碳排放水平。另一方面,对于电力间接碳排放占比较高的行业,可通过基于电力数据的碳排放计量模型反映其碳排放量水平,实现对同类型企业碳排放异常数据的低成本、大批量快速定位,提升碳排放核查效率。
二是推动电力市场与碳市场协同发展。推动电力市场、碳市场、绿证市场的衔接已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产品体系间的衔接联通是推动不同市场体系协同发展的关键桥梁。目前,市场中存在绿色电力证书、可再生能源超额消纳量、碳排放权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不同类型的环境效益产品,这些产品间存在密切联系。推动建立电力市场、碳市场及绿色电力消纳机制背景下产品间的衔接机制,形成相关标准,将有助于两个市场发挥合力,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三是推动碳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电网企业作为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的枢纽平台,掌握大量发电运行、客户用能等信息数据资源,与碳交易机构、碳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存在一定互补优势,可通过业务合作、技术合作等方式形成合力,实现“电—碳”业务协同发展,推动构建低碳能源生态圈。在业务合作方面,电网企业可与交易组织机构加强研究合作,开展碳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则设计,并逐步实现产品联合开发、非涉密数据共享等;在产品设计方面,可基于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运行情况进一步推动开发形成相关的“电—碳”金融产品,例如由电能价格与碳排放价格共同构成的各类指数产品、电力期货交易产品等。
一是发展碳基金助力碳减排项目融资。目前,由南网资本控股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出资的海南绿行基金已获国内首个碳中和基金证书,这将为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电网企业发展碳基金,可以融合资本市场和产业资源优势,提升产融结合效率。此外,电网企业还可以联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关注“一带一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机会,寻找优质项目并提供资金支持,携手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二是开展碳债券和碳资产支持证券相关业务。电网企业可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筹集低成本资金,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发行境外绿色债券,着力引导外债资金用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三是创新服务绿色发展的碳保险产品。电网企业可探索开展天气指数保险产品,以及针对危废物、铅蓄电池等领域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还可为碳减排项目收益提供保险,帮助绿色投资主体规避政策不确定性、运营条件变化等风险。
一是构建绿色低碳认证体系。针对目前国内低碳认证标准不完备、精准认证手段缺失等问题,电网企业可发挥电力数据优势,为相关市场主体提供使用绿色电力或实现碳减排的相关证明,助力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提升竞争力。此外,可探索建立企业绿色认证标准,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认证服务,打造绿色供应链等。
二是开展多元化碳资产管理业务。电网企业作为行业枢纽,与发用电企业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可充分挖掘能源产业链中的潜在客户,探索拓展碳排放抵消、交易托管等业务,助力电网企业碳资产管理业务发展。
(作者:冷媛 张舒涵 陈政 单位:南网能源院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所)
-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我国碳市场取得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2022-07-27
-
上海碳市场已纳入300多家企业 总体交易规模领先 这项纪录全国唯一2022-07-26
-
环保行业跟踪周报:碳市场工作持续推进 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健全 推荐再生资源等优质环保资产2022-07-26
-
7月26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57.30元/吨 与前一日持平2022-07-26
-
一周集萃-碳排放:国内碳市表现低迷 减碳积极性下降导致欧盟碳价大幅下挫2022-07-26
-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对常德、岳阳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监督帮扶“回头看”2022-07-26
-
金观平:不断完善碳市场交易体系2022-07-26
-
中国石油完成碳市场交易履约任务 2021年来累计采购碳排放配额600万吨2022-07-26
-
碳排放方式有哪些2022-07-25
-
纺织企业降低“碳排放”,尤尼吉可、帝人、东洋纺等这些日本企业的经验可以借鉴2022-07-25
-
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账户开立相关业务文件受理地址变更的通知【沪环境交[2022] 38号】2022-07-25
-
酒钢获得甘肃省首单全国钢铁行业碳排放权质押贷款4000万元2022-07-25
-
全国碳市场运营中心2022-07-25
-
全国碳市场今日收涨0.53% 报57.30元/吨2022-07-25
-
天然气、煤炭、石油燃烧的碳排放对比2022-07-25
-
国内首个“云计算碳排放核算模型”发布,为云碳排提供“准绳”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