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期权的交易原理
银行业一“碳”究竟 抢占“碳金融”市场
银行业一“碳”究竟 抢占“碳金融”市场:距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已过去一周,银行业正借助先发优势,积极抢占“碳金融”市场。 记者注意到,在政策的鼓励下,已有多家银行推出了以碳交易排放权配额作为抵押提供信贷融资的业务。 中国社科院金
距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已过去一周,银行业正借助先发优势,积极抢占“碳金融”市场。
记者注意到,在政策的鼓励下,已有多家银行推出了以碳交易排放权配额作为抵押提供信贷融资的业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认为,碳金融市场巨大,碳排放权将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质押品。他对记者表示:“不过,目前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权属登记、价值评估、质押物处置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制定相关制度加以规范。”
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以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首周成交量达483.3万吨,累计成交额达2.5亿元。
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尚不能直接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但可以通过碳金融基础服务和碳抵(质)押融资服务支持碳市场发展。记者了解到,就在碳排放权上市交易当日,有多家银行同时落地了相关的业务。比如,开市交易当日,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杭州分行分别为黑龙江省某热电联产企业、浙江省某环保能源公司提供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2000万元、1000万元。紧接着,7月21日,山东省首批两单碳排放权抵押贷款业务同时落地。
兴业银行研究团队认为,随着全国碳市场逐步成熟,金融机构参与碳配额交易将是大势所趋,未来银行不仅可以直接参与二级市场的交易,还可以作为第三方机构,为客户提供各类碳资产管理服务。
记者注意到,其实银行早已开始探索将碳排放权作为质押为企业进行融资的“碳金融”业务。比如,浦发银行在2014年底正式推出“碳排放权抵押”创新融资产品,并与华电新能源公司正式落地了国内首单碳排放权抵押融资业务,其碳配额抵押融资额达1000万元。作为国有大行的建行也曾在去年8月份推出了“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产品。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碳金融市场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碳金融是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吸引更多投资者,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进程。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记者表示:“具体来说,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为减排企业提供直接的融资服务;另一方面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基础,开展金融创新服务。”
此外,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已经积极在“碳金融”的各领域做出了探索,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有多个“碳中和”债券、碳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等“碳金融”产品在今年落地。
比如,年初全国首批6只“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年中兴业银行与上海清算所合作,面向企业客户成功发行国内首笔挂钩“碳中和”债券指数的结构性存款;中银理财发行的市场首批以“碳达峰”为主题的理财产品等。
世界自然基金会顾问、绿色金融及低碳经济资深顾问徐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二级市场上的碳金融产品,可能包括碳期货、碳期权(场内或场外)、碳掉期(场内或场外)、碳资产证券化、碳远期等,与碳市场和碳价格相关的融资业务可能包括碳质押授信、碳托管等。 据《证券日报》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日报上一篇:银行业纷纷抢占 碳金融市场
-
山西综改示范区与省商务厅:联合举办全省开发区碳达峰碳中和专题能力建设培训会2021-07-29
-
中讯院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2021-07-29
-
银行业纷纷抢占 碳金融市场2021-07-29
-
碳中和背景下的高质量经济增长要求尽可能“双脱钩”2021-07-29
-
又一只“碳中和”ETF发行、只卖一天! 汇添富、海富通、创金合信等多家公募蓄势待发2021-07-28
-
“碳中和”推动长三角产业链升级 氢能新材料领域先行2021-07-28
-
《企业碳中和路径图》:中国科技制造企业加快“降碳”2021-07-28
-
第一届碳中和愿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论坛在京举办2021-07-28
-
碳中和追踪周报(2021年第6期):双碳“1+N”政策体系发布在即 首支碳中和基金启动发行2021-07-28
-
大西洋:公司目前有少数焊接材料产品用于碳中和相关领域的生产和制造2021-07-28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对市民生活影响有多大?2021-07-28
-
多家金融机构发力碳中和业务2021-07-28
-
低碳经济启动百万亿级市场 华夏碳中和ETF 7月27日发行2021-07-28
-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碳中和路径图 中国农业食品业加速碳减排2021-07-28
-
CCUS行业跟踪报告:碳中和背景下CCUS赛道优势显著 我国已具备大规模CCUS工程能力2021-07-28
-
一“碳”究竟:银行业纷纷抢占碳金融市场 推出配额抵押融资、碳中和债券、碳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等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