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有哪些碳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规则有哪些?
业界热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业界热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近日,广州市委金融办印发《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广州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十个方面明确了广州市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其中提及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碳排放
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近日,广州市委金融办印发《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广州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十个方面明确了广州市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其中提及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落实我国“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其中,2024年全年配额成交量1.89亿吨,成交额181.14亿元,创全国碳市场2021年上线交易以来年成交金额新高。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限于现货市场交易,参与方主要是与碳排放相关的企业,以电力企业为主,不允许纳入重点排放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个人开展全国碳交易,间接涉及排碳和碳吸收、碳利用以及其他企业无法进入市场进行投资,市场相对封闭。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短板日益明显,上市碳排放权期货也被业内视为丰富碳金融产品的一个重点。比如,2024年12月,在第19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在致辞中表示,适时推出碳排放权期货,可助力完善全国碳市场,更好发挥碳市场引导减排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功能。
业内人士认为,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对稳定企业经营、活跃商品流通、服务保供稳价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和期权产品,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进行风险管理,通过活跃交易行为,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
“目前碳市场仅有现货交易模式,企业无法有效通过金融工具对冲碳价在长期上涨过程中面临的成本风险。”中信期货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组负责人张默涵表示,从海外碳市场的发展来看,欧洲碳期货的年度交易量超过70亿吨,其中大部分的交易量集中在期货市场。同时,从欧洲碳配额期货持仓也能够发现,欧洲控排企业在积极使用碳配额套期保值工具,在盘面上建立空头头寸,对冲未来碳价上涨的风险,从而稳定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安永大中华区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菁也认为,金融衍生品对市场而言会起到一个“放大器”的作用,能够支撑形成有效的市场价格,碳市场也不例外。比如,欧盟碳市场中绝大部分的交易来自衍生品,欧盟碳市场交易规模、流动性及活跃程度都处在很高水平。因此,对标国际相对发展成熟的碳市场,未来我国碳金融产品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据记者了解,广期所方面曾多次表示,将加大碳排放权期货品种的研发力度。一直以来,广期所高度重视碳排放权研究工作,紧密跟踪碳市场发展动态,深入挖掘期货市场完善碳定价机制的机理和实践。基于研究成果,广期所编写了《期货市场完善碳定价机制探究》一书,梳理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分析国内外碳市场实践情况,从服务碳资源优化配置、完善碳金融体系、增强碳市场国际影响力等角度出发,探讨发展碳期货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发展碳期货的思路,为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多角度的借鉴和参考。
当前,广期所已基本完成碳排放权期货合约制度的设计方案。广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期所将稳妥推进碳排放权期货上市,做精做细碳市场基础研究,完善碳排放权合约制度关键设计。
-
稳步推进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2025-02-06
-
2月首个交易日无成交 全国碳市场继续降温2025-02-06
-
运行有序 活力提升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稳中有升2025-01-23
-
李礼辉:绿色金融应以战略利益和经济效益为主导2025-01-22
-
海南省11家发电行业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5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2025-01-22
-
2024年深圳碳市场配额交易及履约工作顺利完成2025-01-22
-
深圳碳市场碳排放权产品成交量已达1.08亿吨2025-01-20
-
履约率100%!新疆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2023年度清缴工作2025-01-20
-
以“无形之手”助减排 全国碳市场更有活力2025-01-17
-
2025成双碳“大年”,“零碳园区”井喷、碳市场扩容值得期待2025-01-17
-
全国碳市场首轮扩围临近,钢铁行业如何应对?2025-01-17
-
全球碳市场落地需加强国际间协调合作2025-01-17
-
内地碳市场国际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2025-01-17
-
券商碳排放权交易“朋友圈”扩大至16家2024-12-29
-
青海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工作2024-12-29
-
哈尔滨银行落地“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 持续发力绿色金融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