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交易新闻资讯

无限夸大碳汇收益 误导市场走向!碳汇交易呈现出“劣币驱除良币”的态势

来源: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
时间:2023-08-04 10:11:57
热度:1

无限夸大碳汇收益 误导市场走向!碳汇交易呈现出“劣币驱除良币”的态势:7月28日,由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把握碳双控机遇,引领高质量发展——2023中国上市公司碳达峰碳中和发展高峰

7月28日,由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把握碳双控机遇,引领高质量发展——2023中国上市公司碳达峰碳中和发展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伟伦楼报告厅成功举办。

在论坛活动的第一篇章——碳市场趋势篇,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创始成员、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理事长兼院长、原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创会秘书长李怒云分享了她对碳中和目标下的碳汇交易的观察。

她表示,碳汇的概念就是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中的活动和机制,有人将碳汇的概念理解为仅仅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和机制,这个理解是不对的。

“全球的碳排放去向何方?约有47%进入了大气,29%进入以森林为主的陆地生态系统,24%进入海洋。其中,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碳汇,但是我们人类能够控制海洋的难度很大。”李怒云表示,我们能够控制的可能就是陆地生态系统,因此现在大家熟悉的概念——生态碳汇,主要包括的是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它们都具有碳汇功能。

在厘清碳汇概念后,搞清楚在何种情况下是碳源也非常关键。李怒云分享到,以湿地为例,它可能既是碳汇也可能是碳源。但是无论是碳汇还是碳源,重要的是保护它,现在很多人想开发湿地碳汇用于交易,现实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终究会回到地球(大气),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所以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是有时间的限制。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碳储藏库,应该说森林是一个利用太阳能最大的载体,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我们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一切,我们说人类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现在我们仍然离不开森林“。李怒云介绍到,在陆地生态系统当中,大概有50%的碳是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当中,特别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涉及森林议题的谈判中,最容易达成共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支持:减少来自于森林的碳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具体到中国的森林碳汇情况,李怒云介绍道,目前中国的人工林面积是全世界最大的,而且中国的造林速度和造林规模也是世界之最。因此,“在国家承诺的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中,林业都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双碳目标提出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中国的林业碳汇潜力在哪里?李怒云认为,它的潜力主要来自森林经营。在她看来,中国的森林质量比较差,若能够像发达国家一样,将全国平均每公顷的森林蓄积量从目前的100立方米提高到300立方米以上,把人工林平均蓄积量从50立方米提高到发达国家的300-800立方米,那么不仅能使森林碳汇倍增,还能有效提高林地利用率并对国家木材安全做出贡献。


 

在搞清楚中国林业碳汇的潜力后,李怒云介绍了什么样的碳汇可以交易?第一,可交易的碳汇必须是人为措施增加的,并且相对永久固定20年以上;第二,要按照主管部门批准备案的方法学设计和实施项目,还要通过第三方审定核证;第三,森林碳汇一般是五年卖一次,而且要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三可)。

李怒云介绍,目前国内外碳汇交易项目主要分为四类,一类是京都规则的CDM碳汇项目;二是国内碳市场中的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三是按照一些国际自愿碳标准开发的项目;四是国内外企业和公众参与的各种自愿碳减排和碳中和项目。

李怒云指出,现在关于碳汇交易的一些文章和媒体宣传,错误的信息“满天飞”,呈现出“劣币驱除良币”的态势。不少公司在全国各地大肆圈林地。如通过签署开发合同,把一个县(区、市)的全部森林面积都列为可以交易碳汇的项目并无限夸大碳汇收益,误导了一些地方领导和林农。但事实上能交易的碳汇就像刚才讲到的是有条件的。没有人为措施如人工造林或进行森林抚育,森林自然生长吸收的碳汇量和碳储量是不能用于交易抵销碳排放的。但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避免造成碳排放也是非常重要的。

李怒云还谈及了自愿碳市场下的碳汇交易。她表示,当前有许多上市企业和公司都专注于利用碳汇开展碳中和。如某著名汽车公司,每年在中国销售约600万辆汽车,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各种减排措施后,每一辆汽车还有七吨排放量无法消除。他们希望购买林业碳汇来抵消每辆汽车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展示企业社会责任。这些需求为自愿碳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方法学不科学,项目不规范、质量不高等问题。李怒云认为,目前碳信用和生物多样性信用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她建议,行业内在关注碳汇的时候,不要只关注碳汇量的多和少,还应该关注项目的非碳效益(这也是《巴黎协定》中强调的)。她认为,应该有一套科学、规范、标准的生产多重效益碳汇产品的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为满足企业ESG和社会公众自愿减排行动提供高质量碳汇产品。

最后,李怒云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我们需要在总结学习现有各类碳减排标准体系(包括自愿减排)的基础上,将可量化的碳汇与难以量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社区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和“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联合履约探索路径,创造有生命力的产品,促进以碳汇标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践行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真正对保护地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贡献"。

  1. 陆地碳汇估算精度瓶颈如何破?专家建议增设高标准二氧化碳观测站
    2023-08-03
  2. 湖北碳交易中心与英山县签订林业碳汇资源合作开发协议
    2023-08-03
  3. 阿布扎比环境署秘书长赞扬ADNOC的碳排放减少计划,以实现气候变化策略目标
    2023-08-03
  4. 科研人员提出提升我国陆地碳汇估算精度方案
    2023-08-02
  5. 最新研究:中国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地面观测网络亟需新增52个站点
    2023-08-02
  6. 湖州安吉主动参与杭州亚运会碳中和行动,无偿向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捐赠共计21046.4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竹林碳汇
    2023-07-31
  7. 全球首座万吨级二氧化碳矿化示范工厂投产
    2023-07-29
  8. 到2050年我国土壤固碳潜力超400亿吨,土壤碳汇试水黑土地
    2023-07-28
  9. 排放二氧化碳超10亿吨 研究称加拿大森林大火已成全球环境事件
    2023-07-27
  10. 杭州亚(残)运会吸引碳汇捐赠106.8万吨
    2023-07-27
  11. 西藏首单林草碳汇项目成功交易 交易碳汇量为5万吨、交易金额为130万元
    2023-07-26
  12. 打造全国首个“零碳”啤酒节 429吨碳汇量通过碳抵消的方式实现碳中和
    2023-07-23
  13. 林业碳汇贷新型金融模式新机遇
    2023-07-20
  14. 浙江丽水发放首笔林业碳汇贷 “国字号”试验区加快碳金融创新
    2023-07-19
  15. 邮储银行上线无纸化系统:预计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00余吨
    2023-07-18
  16. 碳汇价值约600万元 沉湖湿地碳汇综合监测建设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