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后金融危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对就业有什么影响?

来源:碳中和网
时间:2021-05-14 19:01:46
热度:1

后金融危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对就业有什么影响??

后金融危机的时代具有以下五大特征:第一,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这次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发达国家 去工业化 进程在未来几年内有所放缓,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换言之,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进一步加快 再工业化 进程,这会引起全球生产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不可忽视这一势头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从发展中国家偏爱贸易保护主义转变到发达国家偏爱贸易保护主义,他们往往对发展中国家的 过于低劣的产品质量和过于低廉的价格 发
  起进攻以保护他们 去工业化 所付出的代价 但这种在特殊时期的 再工业化 能持续多久,以及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其二,与此相适应,发达国家提高储蓄率和发展中国家提高消费率成为一种发展态势,这也会深刻改变着两大类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活习惯 周小川( )讨论了改变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六大情形,他进一步指出,全球经济再平衡调整可能还有多种多样的情景,并且最后还可能出现某些情景的混合 其三, 新兴市场 ()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引起了发达国家以及率先成长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注 中国在产能严重过剩和储蓄率居高不下的情形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新兴市场国家身上是一剂解决中国问题的良药第二,全球金融体系发生变化 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变化从以下三个方面初露端倪 其一,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进一步下降,以及世界贸易和投资数额的持续扩张,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 美国金融市场作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美国金融体系在全球的地位将会逐渐下降 其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增强 在 年峰会上发表的 领导人声明 中, 国集团领导人同意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至少增加 ,将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在世界银行中的投票权至少增加 其三,西方发达国家脱离实体经济盲目发展金融业,使得金融业遭受重创 金融危机将使人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
  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强调金融谨慎发展原则以及回归实体经济已成为一种良性发展之所需第三,科技市场发生变化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 )认为,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如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并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子 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当前,无论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强烈需求,还是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都正在催生着一场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四
  次技术革命 温家宝( )总理最近也指出,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着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了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尽管学术界普遍认为,金融危机正在催生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不是金融危机导致科技创新,而是科技创新不足导致金融危机笔者也曾指出,自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创新不足,美国产生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 去工业化和科技创新不足 之结果年的股市泡沫和 年的房市泡沫莫过于此是金融危机导致科学技术革命还是科技创新不足导致金融危机?这一问题显然类似于 鸡生蛋和蛋生鸡 之争 现有的经济学工具还不能去证伪某个命题因此,从上述两个角度思考,可以得出结论,科技创新不足导致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又在催生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但无论如何,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人类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它将成为经济增长持久而强劲的引擎第四,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建立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可望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也可能成为全球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 低碳经济 将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剧增 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低碳经济 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体制机制基础正在建立,国际合作领域日益拓宽 年 峰会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 国集团将成为 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国集团峰会也将机制化 这一决定意味着 国集团将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 领导人承诺将竭尽全力,争取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相关谈判并达成协议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中国的新节能减排计划,表明中国将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森林面积,使用气候友好科技,并在 年之前达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左右的目标 年 月,中国宣布 年单位 碳减排由此不难理解, 低碳经济 可望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 低碳经济 将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很可能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五,中国国际地位发生变化 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元素日益渐浓,中国影响力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由于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以及快速经济增长,中国在国际经济与政治舞台上的话语权有所提升;一些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由过去被动参与国际新的劳动分工到正在积极分享国际产品市场的同时,还在更多地整合世界资源 崛起中的中国将对世界经济结构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不过,中国毋须因为踏上国际最高舞台和拥有更高的话语权而沾沾自喜;以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而言,宣称对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力肯定还为时过早或者还极为困难我们应该看到这一严重局限性 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前三十年主要依靠改革开放政策 廉价生产要素 投资驱动和地方政府推动型的经济增长,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基本告一段落;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新的源泉将更多地可能来自于技术创新与技术深化 社会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 消费率的提升以及城市化加速和服务业发展


  另一种回答: 1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凸显了就业总量的巨大与就业稳定问题的突出相互交织,使得就业上升为社会首要关注对象。保持新增就业增加与稳定就业、减少岗位流失并重成为影响全局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 作为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加之处于经济与社会深刻变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就业带有转型、转移、总量、结构、困难和长期等各种类型与矛盾交汇一起, 形势十分严峻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四大长期一突出 ,即人口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大、农业富余劳动力规模大、就业困难群体数量大,就业制度变革转型期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而且长期存在。与此同时, 大学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同时凸现、相互交织的三碰头局面, 决定了就业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企业就业存量在2008年底减少了8%,企业就业岗位表现为净减少。新增就业成果被存量流失抵消,城镇失业率上升,这是自2003年以来未曾出现过的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部分省区的抽样调查显示,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平均有40% 的企业出现过岗位净减,全部监测企业的岗位增减相抵为净减,减幅达到- 8.1%。危机冲击中,农民工首当其冲。特别是沿海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农民工就业人数众多, 因金融危机造成的失业、待岗或返乡情况严重。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9年春节前, 有1200多万农民工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暂时失业返乡, 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8.5%。
  严峻就业形势充分说明,稳定就业与新增就业同等重要,就业优先重于增长优先。
  2.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凸显了出口依赖型发展方式的就业风险与就业结构矛盾相互交织,使得就业风险与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减少就业风险与增加大学生就业岗位、提升就业人力资本水平成为就业领域的一个迫切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量渐进改革形成的出口依赖发展方式, 使得产品的市场和投资倚重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就业风险非常巨大。危机以来出现的东南沿海大量失业现象正是这一增长风险与结构风险的反映。与此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二三一的三次产业格局中,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小,形成了近几年来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就业的增长弹性下降问题。危机的冲击进一步凸现了这一矛盾。
  危机让西方社会对于超前消费文化进行了认真反思,社会公众的储蓄意识增强,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受到抑制。尤其是美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家庭的储蓄率明显上升, 美国人大肆消费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意味着我国外需导向依赖的发展方式走到尽头,产业转型、调整与转移成为后危机时代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与之相适应, 就业调整与转移、结构性失业风险将成为调整期的一个突出特点。
  3.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凸显了就业体制性和方式性的风险差异相互交织,使得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的就业和灵活性就业成为一个受到特别关注的问题。
  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危机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关闭,工人下岗失业。与此同时, 相比于正规就业, 非正规就业与灵活就业群体在金融危机中受到较大冲击。支持和保障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就业和灵活就业应成为一个促进就业增长与稳定的制度。
  4.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凸显了社会保障滞后与政府就业保障能力不足相互交织,使得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服务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高效、细致、灵敏、有力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与能力, 成为急需解决的公共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暴露出社会保障制度的严重滞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能力的严重不足。一方面, 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小, 保障程度低。突出表现在对城镇灵活就业群体和非就业群体的保障不足,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程度较低,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真正建立, 社保制度难以适应劳动者跨地域流动和身份转换等。在危机冲击下, 上述问题更加凸现。另一方面, 危机中公众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 政府缺乏就业市场信息和监控, 未能建立失业预警系统, 未能形成健全的职业培训与就业促进体系和网络。如灵活就业、正规就业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就业稳定性差, 处于失业风险的最前沿, 但这部分群体的就业和失业情况按现有信息统计体系无法掌握。再如, 占吸纳就业主流地位的大量小企业或微型企业的雇佣情况不在当前常态统计范围之内, 成为掌握社会就业全貌及制定相关政策的盲点。
  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还包括危机中政府的应急性反应能力不足与危机后常规性制度不完善相互交织在一起, 都使得危机下的中国就业变得异常脆弱。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就业的经济阶段、性质与特征
  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将发生深远的变化, 中国的就业问题将呈现重大变化。2010 年最新统计显示,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就业不仅是一个国内经济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经济与政治的重要经济问题。这次金融危机既对中国的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暴露了中国就业的许多问题, 也凸显了中国就业的许多深刻变化。后危机时代中国就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1.中国就业进入刘易斯拐点与农业商业化点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劳动力供给趋于富有弹性,劳动力市场工资趋于上涨,农产品价格趋于普遍性上涨。继2003 年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用工的民工荒之后, 2009 年下半年再度开始显现,2010年春节后蔓延至全国的..民工荒 ,以及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现的罢工要求上涨工资的诉求, 再一次证实了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刘易斯拐点。中国劳动力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告别传统自然经济与刘易斯二元结构下劳动力供给无限弹性时期, 迎来刘易斯拐点和劳动力要素市场趋于弹性与工资、价格上升的市场新格局与新阶段。2009年以来的农产品由个别产品到普遍性的价格上涨,也反映了经济进入刘易斯拐点后的经济特点,即食品短缺特点。中国经济已经处于由刘易斯拐点或食品短缺点到农业商业化点之间的阶段。食品短缺与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带动的工资上涨将是这个阶段经济的突出特点。刘易斯拐点的跨越, 说明中国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代替传统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一元劳动力市场格局将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就业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就业的专业性工资收入,代替二元结构下大量农民工兼业性就业收入, 成为劳动力要素收入的主要源泉,充分就业与稳定就业将成为中国就业与经济的首要目标。就业刚性供给与周期性失业成为这个时期就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业稳定与就业增长并重成为中国宏观政策的重要目标。就业的周期性特征代替转移性特征成为就业一个突出的新特征。
  2.中国就业进入一个由出口- 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向内需消费- 投资驱动型发展方式的经济转型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随着产业转型、转移、升级,就业也发生转型、转移、调整。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全面的..去杠杆化 和再平衡,美国的过度消费倾向开始扭转。和危机前的2007年相比,现在美国的储蓄率已经由危机前的- 1..7%上升到7%;贸易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8%降到3%。这对国际贸易增长和贸易格局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国际贸易萎缩的条件下各国更注重其国内市场,我国外部需求不足将是一个长期问题。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改善民生,重视社会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调整的主调,也是世界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前进的发展阶段, 有非常广阔的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潜力很大。2009 年我国出口贸易是负增长,8%以上的增长率全是靠扩大内需实现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将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大约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经济转型调整将是危机后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特点。就业转型、转移、调整将是中国经济与就业的一个基本特征。结构性失业现象和持续大规模的就业区域、产业转移和调整将成为一个突出的经济现象。
  3.中国就业进入人口红利 高位向老龄化过渡的经济发展阶段,劳动供给与就业需求仍处于中国人口与经济峰值期, 就业供给规模将处于最大规模值域。据预测,未来几年,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每年都将超过1000人,2008 年达到1603万人。农村尚有一亿左右富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就业供给与需求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持续性特征。
  20 世纪80年代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开始下降,而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到2017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停止增长。由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滞后,非经济活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在不断上升。一方面是人口红利和人口峰值期的大规模的就业供给; 另一方面,相当规模60岁以上的非经济活动人口就业参与。这两方面决定了最大规模阈值的就业供给成为后危机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推算, 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是1.47亿人,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1.3%。2009的数据显示,我国总的流动人口规模1.8 亿人左右,其中外出农民工是主体。就业规模庞大、流动性规模巨大、非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供给增加成为这一时期一个突出而又复杂的经济现象与就业特征。
  4.中国就业进入经济与就业更加多元,所有制方式多元、就业方式多样,劳动市场结构化的经济发展阶段。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就业与灵活性就业是就业的主导,就业结构与失业群集突现是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随着改革的攻坚和深入,经济的去垄断化和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公共财政与公共服务更加公平,经济中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中国就业的主渠道,灵活就业愈来愈成为一种更加普遍的就业方式。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加大对灵活就业的保障力度, 将成为稳定和增加就业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随着劳动市场统一, 就业结构化与失业集群现象成为危机后阶段的一个更加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矛盾更加突出。一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历年累积,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700 万人。受金融危机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企业用人需求减少, 大学生就业需求有所减少。二是农民工首当其冲。受到危机的影响, 2008年春节前提前、集中返乡农民工总数达7000 万,为全部进城务工农民工的50%左右, 其中有1000多万因失去工作而返乡。三是在整体就业趋紧的情况下, .. 4050 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群体实现就业难度更大。大学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群体易受危机与经济调整冲击, 就业与再就业困难成为这个阶段最为突出的就业结构化与失业集群现象, 也是后危机时代就业的一个突出的特征。
  5.中国就业进入一个通过技术革命寻找新增长点与低碳经济发展阶段。绿色就业、智慧就业、创意就业, 提高人力资本与技术资本的要求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随着信息经济、物联网经济、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 技术变革对经济的重要性越发成为第一要素。同时,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低碳经济、新能源开发等问题成为危机后国际经济的重要特征。发展以生物、能源技术,环保和新材料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成为新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绿色就业、智慧就业、创意就业, 人力资本提升是危机带来的一个新的就业特征。
  6.中国就业进入一个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中国化的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 经济迈入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伴随中国经济.. 走出去 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更加全球化,全球经济更加中国化。中国就业的全球化和全球就业的中国化趋势将成为这个阶段的一个突出新特点。
  外籍就业、海外就业,中国就业与国际就业问题的交融和就业问题的全球一体化将成为危机后中国经济的一个新征。
  就业保障的普遍性与多层次性、就业服务的普遍性与群体突出性、就业的经济性与社会性等相互交织也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就业的新特征。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两个突出的时代特征是    如何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哪里    计划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全无促进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是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以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发展十分迅    经济新常态三大特征    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目标和调控机制    当前我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    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    谈谈你对2017年全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