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改革发展
地质调查改革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进一步深化,按照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的原则,组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即是指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所属队伍。
一、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建立
1999年6月,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办发[1999]37号文精神,征得中编办审批同意,决定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原中国地质科学院管理的沈阳、天津、西安、南京、宜昌、成都六个地质矿产研究所,原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管理的航测遥感中心,原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1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地质队伍“野战军”组建总体方案》,将国土资源部直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及12个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图书馆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2002年,根据《国土资源部对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结构调整方案的批复》,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局直属单位进行了结构调整。
2002年,又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对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结构调整方案的批复》,进行了直属单位的结构调整。
2004年7月30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编发[2004]2号),明确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国土资源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2005年1月,国土资源部印发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总体思路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2号)、《关于国家公性地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职责的决定》(国土资发[2005]14号),将26个原归口管理的地质单位整体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实行统一管理。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我国国土面积、人口总量和国家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需求,与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地勘队伍管理体制相适应,逐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高素质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由国家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两部分组成,总体规模2.5万~3万人,其中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现有直属单位1万人规模基础上逐步达到1.5万人(控制规模)。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队伍规模6500人。各省(区、市)陆续组建了地质调查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队伍规模近1万人。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探索,不断建实建强。作为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承担了大量地质调查任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明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中央政府负责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强化相关技术、质量、成果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为基础,按照人员精干、结构合理、装备精良、能承担重大任务的要求,抓紧建精建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骨干,充实野外地质调查技术力量,增强野外调查和科研能力。省级政府也要尽快建实建强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中国地质调查局应通过项目联系对其进行业务指导。
截至2009年底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共有正式职工6516人,离退休人员5706人。在正式职工中从事综合管理的有1198人,区域地质调查机构1596人,专业地质调查机构1921人,科技创新与技术支撑机构2335人,公共服务机构664人,详见表3-1。
表3-1(a) 2009年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人员情况(按机构)
表3-1(b) 2009年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人员情况(按工作性质)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局属单位综合统计年报。
各省(区、市)陆续组建了地质调查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队伍规模1万余人。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探索,不断建实建强。作为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承担了大量地质调查任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地质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启动于1999年,它是在我国领域和管辖海域范围内,主要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开展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综合调查评价工作,地质大调查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主要组成部分。
地质大调查按专业性质可分为:“一项计划,四项工程”,即基础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数字国土工程、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地质大调查实施以来,获取大量丰富的基础地质调查资料,取得一批丰硕的地质调查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地质找矿成效显著
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发现和评价了一批大型、超大型后备勘查基地,对全国矿产勘查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新发现矿产地900余处,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量(333+3341),过去10年全国新增重要矿产资源储量之和几乎占到新中国成立50年总和的一半。在资源消费迅猛增长的情况下,扭转了保有资源储量消耗大于增长“寅吃卯粮”的被动局面,保证了资源储量稳固增长态势,基本稳定了重要矿产整体对外依存度,为提高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明显提高
实现了全国陆域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系统开展了多比例尺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研究,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为资源勘查、国土整治、城乡建设、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大调查实施至2009年底,1∶25万区调(含实测和修测)完成470万平方千米,为陆域面积的49%,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实现陆域全覆盖。1∶5万区余地质调查完成24.2万平方千米,累计完成200万平方千米,为陆域面积的20.8%。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完成106万平方千米,累计完成400万平方千米,为可测面积的45%,等等。
(三)海洋地质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通过实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圆满完成了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示范,建立了适合我国海洋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标准,编制了一批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系列基础图件;完成了海洋油气新区调查,取得了油气资源调查技术方法新突破,发现了一批海洋油气资源远景区,为进一步开展油气资源调查指明了方向;成功实施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钻探井,获取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初步预测了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远景资源量;完成了部分重点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为全面开展我国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取得重要进展
完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北方11个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完成东部10个省(市)40万平方千米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基本查明西南地区石漠化状况和地下水资源潜力。在干旱和地方病高发区、西南岩溶和红层区开展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解决了1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完成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资源勘查,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评价了43处大型、特大型远景水源地,等等。开展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为区域经济规划、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
(五)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与预警工作成效显著
初步建立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了1640个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初步摸清了10多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圈定了防治地质灾害的重点地区。陆续开展全国和30个省(区、市)的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建立了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汾渭地区开展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完成了全国重要矿山环境调查评估11万个,为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提供了依据。建立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保障了库区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初步查明长三角、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的地面沉降分布和发育规律,建成空中遥感、地面GPS和地下分层标的立体监测网络体系。完成11万多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为矿山恢复治理提供了依据。
(六)拓展了地质工作服务领域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首次系统地获得了31个省(区、市)160万平方千米土地54种元素指标的高精度数据。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状况,取得了农田、河流、城市、湖泊湿地、浅海等生态系统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城市地质调查系统查明了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杭州等重大城市的地下三维地质结构,为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支撑。启动了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地质碳汇潜力研究、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土壤碳循环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探索推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积极开展汶川、玉树、舟曲等灾区以及环渤海等地区探索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启动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主动服务区域发展规划。配合南水北调、三峡库区治理、青藏铁路及核电站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
(七)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
青藏高原深部地壳结构与构造演化、高原隆升与古气候变迁等科学问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区域成矿理论研究、找矿模型研究和成矿体系、深部地质与结构探测、盐湖地质、岩溶与环境地质等领域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在技术方法方面,高光谱、磁法、重力、区域化探扫面以及测试分析等技术不断创新,深部勘查技术得到发展。
(八)地质调查“走出去”初见成效
积极参加国际或地区性地学组织活动,与26个国家的地质调查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跨境成矿带基础地质编图、成矿地质条件对比和成矿规律研究,并在重点成矿区带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建立并完善了覆盖全球的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已发布12个重要资源国家的国别报告,并为国内近300家单位提供境外地质矿产部分图文数据服务,引导企业开展境外矿产勘查开发。
(九)信息资料社会化服务迈出新步伐
我国馆藏地质资料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7月,近五年内全国共汇交地质资料52591种。至此,全国各级资料馆藏机构共保存地质资料368226种。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加快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资料数字化率达到54%。构建了三级网络体系,研发了一批专业性和实用性强的应用系统。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地质资料公益性服务体系,推进了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工作。地质资料信息为抗震救灾、抗旱找水、扩内需、双保工程等提供了基础地质信息保障服务。开展试点示范,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
上一篇:求“民气”的解释
- 请问碳汇能有什么经济价值?简单的说种树能给我带来经济效益吗????谢谢了2021-04-17
- 国龙碳汇基金怎么样?可靠吗?2021-04-17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定义为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A碳汇B碳2021-04-16
- 自然陆地和海洋碳汇在气候变化问题中呈现多少的比重2021-04-16
- 森林碳汇的重要作用2021-04-16
- 理论上,生态系统平衡时,碳汇值为多少2021-04-15
- 处理一吨二氧化碳需要多少成本2021-04-14
- “碳汇”是指什么2021-04-14
-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主要是指森林生态2021-04-14
- 急需!!环境破坏的资料!主要方面就是今夕对比数据!例如现在和过去相比二氧2021-04-13
- 怎么用arcgis对一幅地图素材进行处理,要得到用不同颜色标注的每个省的2021-04-13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定义为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A碳汇B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