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当下流行的低碳经济?
来源:碳中和网
时间:2021-03-23 06:02:17
热度:1
怎样看待当下流行的低碳经济??
楼主您好!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应该先告诉楼主“低碳经济“概念的由来
伴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严峻后果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低碳经济”成了当下流行的新概念。
它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这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有着未雨绸缪的认识,按目前的消费模式,2014年之后英国80%的能源需要依靠进口。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撰写了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 《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
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同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厘岛召开,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这对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次年的金融危机谁也不曾预料。这场危机反而催生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和动力。
2009年年底在瑞典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是为了兑现两年前巴厘岛的承诺,在此之前三轮谈判的预热让“低碳经济”再次成为瞩目的话题。
而在中国政府层面首次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是2006年底,当时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原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第一部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APEC会议上胡锦涛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国务院强调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以期在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在拉动经济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2100亿元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去年(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召开之前,我国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而正在制定中的“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将进一步提高减排量,并把减排污染物从原来的两项指标扩展到多项。
中国部分城市低碳实践:
金融危机中处于冲击前沿的广东在考虑经济转型的同时开始了对低碳经济的探索。广东省政府、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及英国驻穗总领事馆2009年5月合作启动了 “广东省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及促进政策研究”项目,深圳被列为试点城市。
保定和上海在建设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联合推动之下,成为首批试水低碳化发展的城市。在位于崇明岛的东滩,上海正在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其设计的宗旨是在经济条件可行的限度内接近 “碳中性”。在保定,新能源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拉动力最强的支撑产业,其势头让这座二线城市重归人们视线。目前保定拥有中国唯一的全产业链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以及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继保定和上海之后,东北重工业城市吉林今年8月成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第一个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城市。随后不久,长沙亦表示有计划在“长株潭”开展低碳经济城市试点和低碳社区试点。
经济的由来及发展现状
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向环境过度索取,以化石燃料为主的高碳经济导致了全球严重的气候问题。全球科学界的结论一致认为,100年来气候变暖的原因除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与人类的活动、尤其是与广泛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已经将气候变化问题列入全球环境问题之首。迄今为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已经举办了15届,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低碳经济”一词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当时并没有给出低碳经济确切的定义以及相关的界定方法和标准,但“低碳经济”作为专有名词迅速成为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虽然全球都在谈论低碳经济,但它其实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目前的主流理解是:低碳经济指尽可能最小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体。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改变。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延伸,“碳足迹”、“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随之应运而生,目前低碳经济已经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作为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特指温室气体尽可能低排放的新型经济模式。这个模式同时也是一个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经济发展体系。通过改善生产流程,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的产业链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电能、建材节能、新能源汽车等诸多新兴行业。对我国而言,通过系统地调整体制,激励节能技术研发创新、应用低排放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发展低碳经济,是行之有效的。这与以往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传统经济有本质的区别。
发展低碳经济涵盖整个经济活动,我国对碳排放制定了明确的控制指标。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的是:一方面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随着经济不断扩展。我国将逐步减少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之间旧的高度相关关系,建立新的低碳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是世界各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以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将逐步迈向生态文明之路。
国际碳金市场的形成
低碳经济的市场交易被称为碳金交易,以欧元结算,指通过交易来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权(ERT)。碳金交易起源于《京都议定书》。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履行温室气体排放义务时,可以采取3种境外减排的市场化机制:
一是联合履约,通过项目合作转让已经实现的减排单位;
二是清洁发展机制,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实现经核证的减排量,大幅降低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费用;
三是排放贸易,指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排放义务指标,以贸易方式(非项目合作方式)直接转让给另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排放权一旦成为市场商品后,可从对方购买到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将其用于减少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减排目标。
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的碳排放配额转让贸易(ET)、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排放配额转让贸易(CER)和欧盟碳排放配额转让贸易(EUA)的市场价格均统一以二氧化碳的减排量折算。全世界统一以二氧化碳的减排量折算经济成本,对发达国家控制碳金市场有利。
发达国家会在全球贸易中越来越多地利用碳排放标准,开征碳关税,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准入制造障碍。欧洲气候交易所在碳金市场上表现最为活跃,美国正在奋起直追。2003年成立的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由于大投资银行的先后跟进,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金衍生品交易所和全球碳排放的基准价格市场。
资金与技术的瓶颈
人类社会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秉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发展阶段决定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更易受环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面临的生态挑战更严峻。为实现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加强低碳技术方面的研发,需要国际社会资金和技术的支援。
如果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转让,大规模采用发达国家已有的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就可以实现全球的减排目标。但由于知识产权等问题的困扰,资金与技术转让一直是国际气候谈判中最具争议的核心议题。受到科学知识、政治意愿和经济利益三方面的综合影响,各国的切身利益始终隐藏在气候政治谈判之后,所以气候政治谈判也成为一场利益的角逐:如何占据低碳技术研发的制高点,如何获得全球低碳市场的更多份额。
目前90%的先进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联合国新千年大会要求发达国家每年拿出0.7%的GDP援助发展中国家。但事实上达到联合国要求的国家少于10个。美国已经联合欧洲17个主要发达国家进行低碳技术共享和信息交流,旨在推动建立全球减排市场并加以技术垄断。
国际能源署估计未来20年内,国际社会需要在能源领域投入总额高达10万亿美元用于减排,才能实现全球温度上升不超过2度的预期目标。发展中国家是整体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确保援助资金进入发展中国家用于建立减排项目。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否则,全球减排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国际气候政治的博弈
1988年,联合国环境开发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建立了一个权威性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机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作为国际谈判的科学咨询机构。这个机构拥有2500名专家学者,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科学评介和建议,委员会的大多数专家和资助经费来自欧盟。
欧盟国家是世界核能和清洁能源技术的输出国,十分注重集体机制的构建。欧盟通过积极斡旋,促成《京都议定书》生效。《京都议定书》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国际社会在共同减排中负有不同责任。《京都议定书》执行期限到2012年。随着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围绕重新制定世界各国碳减排量配额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以及各国家集团之间激烈的气候政治博弈正式拉开帷幕。欧盟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达成巴厘路线图,为“后京都时代”的国际谈判确立了基本框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后京都时代”将采取双轨制谈判机制来维护公平。无论人类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都必须考虑碳排放量的约束。
全球减排对主权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内政和外交的双重挑战,要达成共识,谈判难度非同一般。最终,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艰难启动。在美国和新兴大国的推动下,只是签署了不可或缺但又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其次再来和楼主探讨怎样看待当下流行的低碳经济?
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被称为"拯救地球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会议的争执言犹在耳,墨西哥坎昆会议却已近在眼前。显然,无论世界还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2010年两会期间,被誉为"一号提案"的就是《关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建议》,该提案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认同。提案指出,应将低碳发展道路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并将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低碳经济已经列入我国"十二五"发展计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号召起全国人民,推崇低碳经济全面实行的重大目标,从我们做起,地球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就要把握机会,去拯救我们的家园!
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不少低碳网站开始流行一种有趣的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如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的低碳计算器,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不但可以计算出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还能显示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住房结构以及新型科技对碳排放量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010年8月,发改委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助剂与色精行业应该高度重视此经济情况,实施更好的措施去面对这种经济。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 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笔者整理总结不容易,望采纳1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应该先告诉楼主“低碳经济“概念的由来
伴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严峻后果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低碳经济”成了当下流行的新概念。
它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这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有着未雨绸缪的认识,按目前的消费模式,2014年之后英国80%的能源需要依靠进口。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撰写了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 《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
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同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厘岛召开,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这对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次年的金融危机谁也不曾预料。这场危机反而催生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和动力。
2009年年底在瑞典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是为了兑现两年前巴厘岛的承诺,在此之前三轮谈判的预热让“低碳经济”再次成为瞩目的话题。
而在中国政府层面首次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是2006年底,当时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原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第一部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APEC会议上胡锦涛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国务院强调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以期在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在拉动经济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2100亿元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去年(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召开之前,我国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而正在制定中的“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将进一步提高减排量,并把减排污染物从原来的两项指标扩展到多项。
中国部分城市低碳实践:
金融危机中处于冲击前沿的广东在考虑经济转型的同时开始了对低碳经济的探索。广东省政府、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及英国驻穗总领事馆2009年5月合作启动了 “广东省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及促进政策研究”项目,深圳被列为试点城市。
保定和上海在建设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联合推动之下,成为首批试水低碳化发展的城市。在位于崇明岛的东滩,上海正在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其设计的宗旨是在经济条件可行的限度内接近 “碳中性”。在保定,新能源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拉动力最强的支撑产业,其势头让这座二线城市重归人们视线。目前保定拥有中国唯一的全产业链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以及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继保定和上海之后,东北重工业城市吉林今年8月成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第一个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城市。随后不久,长沙亦表示有计划在“长株潭”开展低碳经济城市试点和低碳社区试点。
经济的由来及发展现状
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向环境过度索取,以化石燃料为主的高碳经济导致了全球严重的气候问题。全球科学界的结论一致认为,100年来气候变暖的原因除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与人类的活动、尤其是与广泛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已经将气候变化问题列入全球环境问题之首。迄今为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已经举办了15届,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低碳经济”一词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当时并没有给出低碳经济确切的定义以及相关的界定方法和标准,但“低碳经济”作为专有名词迅速成为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虽然全球都在谈论低碳经济,但它其实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目前的主流理解是:低碳经济指尽可能最小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体。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改变。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延伸,“碳足迹”、“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随之应运而生,目前低碳经济已经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作为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特指温室气体尽可能低排放的新型经济模式。这个模式同时也是一个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经济发展体系。通过改善生产流程,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的产业链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电能、建材节能、新能源汽车等诸多新兴行业。对我国而言,通过系统地调整体制,激励节能技术研发创新、应用低排放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发展低碳经济,是行之有效的。这与以往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传统经济有本质的区别。
发展低碳经济涵盖整个经济活动,我国对碳排放制定了明确的控制指标。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的是:一方面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随着经济不断扩展。我国将逐步减少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之间旧的高度相关关系,建立新的低碳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是世界各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以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将逐步迈向生态文明之路。
国际碳金市场的形成
低碳经济的市场交易被称为碳金交易,以欧元结算,指通过交易来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权(ERT)。碳金交易起源于《京都议定书》。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履行温室气体排放义务时,可以采取3种境外减排的市场化机制:
一是联合履约,通过项目合作转让已经实现的减排单位;
二是清洁发展机制,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实现经核证的减排量,大幅降低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费用;
三是排放贸易,指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排放义务指标,以贸易方式(非项目合作方式)直接转让给另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排放权一旦成为市场商品后,可从对方购买到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将其用于减少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减排目标。
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的碳排放配额转让贸易(ET)、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排放配额转让贸易(CER)和欧盟碳排放配额转让贸易(EUA)的市场价格均统一以二氧化碳的减排量折算。全世界统一以二氧化碳的减排量折算经济成本,对发达国家控制碳金市场有利。
发达国家会在全球贸易中越来越多地利用碳排放标准,开征碳关税,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准入制造障碍。欧洲气候交易所在碳金市场上表现最为活跃,美国正在奋起直追。2003年成立的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由于大投资银行的先后跟进,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金衍生品交易所和全球碳排放的基准价格市场。
资金与技术的瓶颈
人类社会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秉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发展阶段决定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更易受环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面临的生态挑战更严峻。为实现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加强低碳技术方面的研发,需要国际社会资金和技术的支援。
如果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转让,大规模采用发达国家已有的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就可以实现全球的减排目标。但由于知识产权等问题的困扰,资金与技术转让一直是国际气候谈判中最具争议的核心议题。受到科学知识、政治意愿和经济利益三方面的综合影响,各国的切身利益始终隐藏在气候政治谈判之后,所以气候政治谈判也成为一场利益的角逐:如何占据低碳技术研发的制高点,如何获得全球低碳市场的更多份额。
目前90%的先进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联合国新千年大会要求发达国家每年拿出0.7%的GDP援助发展中国家。但事实上达到联合国要求的国家少于10个。美国已经联合欧洲17个主要发达国家进行低碳技术共享和信息交流,旨在推动建立全球减排市场并加以技术垄断。
国际能源署估计未来20年内,国际社会需要在能源领域投入总额高达10万亿美元用于减排,才能实现全球温度上升不超过2度的预期目标。发展中国家是整体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确保援助资金进入发展中国家用于建立减排项目。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否则,全球减排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国际气候政治的博弈
1988年,联合国环境开发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建立了一个权威性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机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作为国际谈判的科学咨询机构。这个机构拥有2500名专家学者,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科学评介和建议,委员会的大多数专家和资助经费来自欧盟。
欧盟国家是世界核能和清洁能源技术的输出国,十分注重集体机制的构建。欧盟通过积极斡旋,促成《京都议定书》生效。《京都议定书》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国际社会在共同减排中负有不同责任。《京都议定书》执行期限到2012年。随着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围绕重新制定世界各国碳减排量配额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以及各国家集团之间激烈的气候政治博弈正式拉开帷幕。欧盟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达成巴厘路线图,为“后京都时代”的国际谈判确立了基本框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后京都时代”将采取双轨制谈判机制来维护公平。无论人类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都必须考虑碳排放量的约束。
全球减排对主权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内政和外交的双重挑战,要达成共识,谈判难度非同一般。最终,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艰难启动。在美国和新兴大国的推动下,只是签署了不可或缺但又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其次再来和楼主探讨怎样看待当下流行的低碳经济?
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被称为"拯救地球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会议的争执言犹在耳,墨西哥坎昆会议却已近在眼前。显然,无论世界还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2010年两会期间,被誉为"一号提案"的就是《关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建议》,该提案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认同。提案指出,应将低碳发展道路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并将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低碳经济已经列入我国"十二五"发展计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号召起全国人民,推崇低碳经济全面实行的重大目标,从我们做起,地球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就要把握机会,去拯救我们的家园!
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不少低碳网站开始流行一种有趣的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如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的低碳计算器,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不但可以计算出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还能显示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住房结构以及新型科技对碳排放量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010年8月,发改委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助剂与色精行业应该高度重视此经济情况,实施更好的措施去面对这种经济。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 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笔者整理总结不容易,望采纳1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循环经济就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论文 什么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概念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有 绿色经济就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什么 低碳经济就是节能减排 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额外的成本 低碳经济的特征 目前我国非化石能源的开发种类包括上一篇:低碳的好的英语句子
- 火力发电碳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别?2021-04-02
- 太阳能冷藏车要比传统冷藏车,平均可以每天省多少油耗?2021-04-02
- 急求家庭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家庭用电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耗电度2021-04-02
- 使用绿色能源有利于降低碳排放量,不能降低碳排放量的是A.煤B.风能C.太2021-04-01
- 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2021-04-01
- 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方法是()A.限制工业生产中2021-04-01
- 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方法是()A.限制工业生产中2021-04-01
-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A.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2021-04-01
- 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方法是()A.限制工业生产中二2021-04-01
- 碳排放监视卫星的原理是什么?除了观测二氧化碳分布外还有什么其它意义2021-04-01
- 二氧化碳排出大国主要包括哪几个国家2021-04-01
- 碳排放量不是二氧化碳排放量,那碳排放量中的碳具体指的是什么呢?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