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碳纤维车身,轮毂电机是不是未来汽车发展方向
来源:
时间:2022-06-10 22:00:37
热度:1
氢燃料电池,碳纤维车身,轮毂电机是不是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现今阶段,无论是从性能考虑,还是从环保出发,汽车轻量化都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汽车轻量化的不二之选,众所周知的顶级方程式赛车车身就整体使用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随着技术的
现今阶段,无论是从性能考虑,还是从环保出发,汽车轻量化都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汽车轻量化的不二之选,众所周知的顶级方程式赛车车身就整体使用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材料逐步普及,已经开始运用于普通汽车上。
一、汽车轻量化已势不可挡
减轻车重是人们一直在追求探索的。汽车变轻,一方面能提高车辆性能,另一方面更能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如果将现在汽车的钢材部件全部由碳纤维复合材料置换,车体重量可减轻40-50%,车子的提速和转向等性能显著提升。此外,当前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已超4,500万吨。研制轻量化汽车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迫切需求。数据显示,汽车每减重10%,燃油消耗可节省7%,目前钢铁材料约占车体重量的3/4,如果汽车的钢材部件全部由碳纤维复合材料置换,车体重量可减轻300kg,燃油效率提高36%,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削减17%。若减重20%-30%,每车每年CO2排放可减少0.5T,不仅减少了使用成本,更加绿色环保。
二、碳纤复合材料是必然选择
碳纤维是由化纤和石油经特殊工艺制成的纤维,除了和一般碳素材料一样具备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等特性外,它强度更高,质量轻,更耐腐蚀。它的密度不到钢的1/4,但抗拉强度却是钢的7~9 倍,抗拉弹性也高于钢,在2000℃以上的高温惰性环境中,是唯一强度不下降的物质。在有机溶剂、酸、碱中不溶不胀,耐蚀性出类拔萃。而且它外形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从使用的角度看,碳纤维不存在腐蚀生锈的问题,比普通金属耐用。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碳纤维的性质几乎不发生变化。使用碳纤维制造车身,可以省去高成本、繁琐的涂装工艺。难怪有人说,碳纤维几乎是目前可知的最能让汽车减重的完美材料。
一、汽车轻量化已势不可挡
减轻车重是人们一直在追求探索的。汽车变轻,一方面能提高车辆性能,另一方面更能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如果将现在汽车的钢材部件全部由碳纤维复合材料置换,车体重量可减轻40-50%,车子的提速和转向等性能显著提升。此外,当前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已超4,500万吨。研制轻量化汽车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迫切需求。数据显示,汽车每减重10%,燃油消耗可节省7%,目前钢铁材料约占车体重量的3/4,如果汽车的钢材部件全部由碳纤维复合材料置换,车体重量可减轻300kg,燃油效率提高36%,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削减17%。若减重20%-30%,每车每年CO2排放可减少0.5T,不仅减少了使用成本,更加绿色环保。
二、碳纤复合材料是必然选择
碳纤维是由化纤和石油经特殊工艺制成的纤维,除了和一般碳素材料一样具备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等特性外,它强度更高,质量轻,更耐腐蚀。它的密度不到钢的1/4,但抗拉强度却是钢的7~9 倍,抗拉弹性也高于钢,在2000℃以上的高温惰性环境中,是唯一强度不下降的物质。在有机溶剂、酸、碱中不溶不胀,耐蚀性出类拔萃。而且它外形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从使用的角度看,碳纤维不存在腐蚀生锈的问题,比普通金属耐用。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碳纤维的性质几乎不发生变化。使用碳纤维制造车身,可以省去高成本、繁琐的涂装工艺。难怪有人说,碳纤维几乎是目前可知的最能让汽车减重的完美材料。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氢能源汽车原理,氢燃料电池汽车工作原理,燃料电池汽车工作原理,氢燃料电池汽车原理,燃料电池发动机原理,氢燃料汽车原理,氢燃料电池车原理,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图,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前景,燃料电池车有哪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上一篇:股票大宗交易是什么信号
- 节能环保,低碳生活手抄报2022-06-10
- Fireworks教程:制作碳纤维风格图标2022-06-09
- Fireworks如何绘制矢量碳纤维安全帽图标2022-06-09
- 二氧化碳气保焊,焊接手法运弧,方向,焊枪方向。2022-06-08
- 二氧化碳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什么?2022-06-08
- 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是怎么回事?2022-06-08
- 二氧化碳酸碱性是什么?2022-06-08
-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2022-06-08
- 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及检验方法2022-06-08
- 辽宁百盈碳纤维有限公司介绍?2022-06-07
- 以聚乙烯碳纤维为例说明碳纤维的制造工艺过程并分析国内pan基碳纤维2022-06-07
- 吉林碳谷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介绍?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