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访古有哪些?
周口店访古有哪些??
2004年是中国地质大学周口店实习站建站50周年。为此,中国地质大学举行了“摇篮”的站庆活动。曾在周口店这个摇篮中经受洗礼的中国地质大学校友,时任共和国第六任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应母校之邀,为周口店实习站书写了“摇篮”的题字,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员工。著名地质学家王鸿祯院士和杨遵仪院士也满怀深情地为实习站题词:“千度观测百遍制图师弟修业半世纪,地学圣区人类摇篮演变追踪亿万年。”、“考古寻宗铭华夏,地质摇篮慰古今。”对周口店的历史演变和历史作用作了高度的概括。
作为地质教育的摇篮,周口店培育了中国地质事业的几代学子,作为人类始祖的发祥地,周口店孕育繁衍了人类绵延不息的生命。1953年,中国科学院拨专款在北京人遗址考古发掘的地方建立了300平方米的“中国猿人陈列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1961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2年又扩建成为1000平方米的北京猿人展览馆,表明国家和政府对该遗址的关注和保护。1987年1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委员会召开的第11届全体会议上,正式批准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列入“世界遗产清单”。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考察团来中国考察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故宫、长城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情况,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颁发证书,把我国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6处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表明,北京猿人遗址不仅属于中国,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周口店具有世界意义。美国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驻北京办事处主任约翰?澳尔森说:“国际学术界认为,由于周口店能比亚洲、欧洲或非洲其他地点在有关更新世人类生活方式和环境方面提供更准确的图式,所以它无疑是世界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周口店这个名字,无论从学术上还是旅游的意义上,它已经属于全世界。
周口店人类遗址的考古发掘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没有中断,共发掘出了27个化石地点。为了使读者了解有关27个化石点的情况,我们在这里直接引用杨海峰先生等人编撰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一书中关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27个化石地点的调查资料,给读者一个比较全面而翔实的印象。
(1)周口店第1地点(猿人洞)
第1地点也称猿人洞,原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猿人洞东西长140米,南北最宽40米,西部最窄为2米,高度40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9°41′,东经115°51′。从大约五六十万年起,北京猿人在这里断断续续生活了20万~40万年,北京猿人的遗骨、遗物、足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和洞外流入的泥沙等,在洞内一层又一层充填起来,形成巨厚的堆积层(共分13层)。在发掘前,该洞穴就已坍塌,成为堆积物上部的大角砾和岩块。
周口店遗址1921年和1923年进行试掘,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断,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工作。几十年来,主要发掘了堆积的中段(约2.7万立方米),从中发现了近200件人类化石(代表大约40个猿人个体)、上万件石器、数层灰烬和98种哺乳动物化石。这是迄今世界上同时代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地点之一。
我们这次考察的是猿人洞西边剖面,在西边剖面的第13层清理洞底树枝杂草过程中在相当于第13层的底部位置发现了葛氏斑鹿的左侧上颌骨,而且发现了一个颗鹿牙,以及一段肢骨,可能是鹿的肢骨。根据考察的结果足以证明周口店第1地点还蕴藏有丰富的文化遗物。
(2)第2地点周口店第2地点是安特生、葛兰阶和师丹斯基于1921年发现的,也是周口店龙骨山最早发现的两个地点之一。周口店第2地点距离第1地点大约700米,高度大约3米,宽度大约六七米,为斜倚龙骨山山体的斜坡,地层为棕红色粘土层,原是一片烧石灰的山,杨钟健先生最先做了研究,编为周口店第2地点。出土的动物化石有中国鬣狗、肿骨鹿、犀牛、野猪、鼠类等。时代是中更新世。根据黄万波研究员描述,这个地点是因当时挖石灰时把石头挖走后,留下了这些堆积物,堆积的上方是钙质胶结粘土结核。由于沉积物胶结坚硬,化石保存不好,非常破碎,但石化程度非常高。调查过程中在该地点发现了一段鹿的股骨远端,还有一颗鼠类的牙齿化石。
调查时间:2004年3月11日14:00(3)第26地点(山顶洞)
周口店第26地点即山顶洞,这个地点是1930年核查北京人遗址的边界时,在它的南面发现的。在1933~1934年进行了发掘,共挖出堆积物900立方米,发现包括3个头骨在内的代表至少8个山顶洞人个体的化石材料,还有47种哺乳动物化石;山顶洞人的文化遗物有碳硝、石器、骨器(包括骨针)和穿孔石子、兽牙、贝壳等做成的装饰品;在人骨化石周围还发现有赤铁矿粉末,是山顶洞人对死者实行埋葬的有力证据。
这个遗址分为4个部分:洞口、上室、下室、下窨。前三部分都发现过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下窨只发现过动物化石,而且还多是相当完整的骨架,估计这些动物当时是失足掉下这个天然的陷阱,死在里面后变成的化石。
山顶洞地层为灰黄色砂质粘土,洞内是灰色地层。这次考察没有发现化石。
(4)顶盖堆积顶盖堆积位于周口店第1地点西南约300米,分布在第1地点南的龙骨山山顶上,海拔170米。地层为棕黄色粘土,1937~1938年发掘,在此出土有鼢鼠、竹鼠和裴氏灵猫等动物化石。时代为早上新世。在这次勘察过程中,在顶盖堆积下部塌落的岩石中发现了动物化石。
(5)第3地点周口店第3地点位于周口店第1地点西南大约400米,该地点于1927年由步林和李捷发现。发现时,整个裂隙被砂土和角砾所填,内含丰富的哺乳动物和其他动物化石。1933年对该地点进行系统发掘,南北向裂隙,长约8米,宽不足4米。地层可分4层;第一层主要是土状堆积,偶尔可见石灰岩角砾,沉积物胶结坚硬颜色较淡;第二层由红土和石灰岩角砾组成,呈松散状态;第三、四层沉积物较粗,第四层含石灰岩角砾较多,出土的动物化石较丰富。第3地点曾出土的动物化石有鼢鼠、豪猪、貉、獾、虎、熊及鹿等56种哺乳动物,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此次考察在该地点没有发现化石。
(6)第12地点周口店第12地点位于周口店第1地点西南大约310米,属于灰岩裂隙,堆积地层上部是坚硬的深红色土,下部是粗砂及砾石。哺乳动物化石有剑齿虎、原鼢鼠、德氏爪兽、犀牛、维氏狒狒等20多种,地层为棕红色粘土层,这次考察没有发现化石。
(7)第15地点周口店第15地点位于周口店第1地点西南约250米,第15地点上下为灰渣,中间为灰黄色粘土,此次调查是在岩壁的下方,在以往发掘的凸起处灰黄色堆积中发现了3块脉石英石片,其中一件疑似为石器。
调查时间:2004年3月12日9:10(8)第14地点第14地点又称鱼化石地点。位于第1地点西南约1.5千米的一个山梁上(北纬39°40′44.99539″,东经115°55′23.33661″)。当地人称这段山坡为“鱼岭”,因这里发现了很多鱼化石而得名。它原是一个澡盆状的石灰岩洞穴。长21米、深10多米。高出周口店河床大约65米。鱼化石埋藏在早上新世时沉积的黄色成层的细砂岩中。1933年发现,1933年、1951年和1953年进行发掘,共发现鱼化石2000多条,都是淡水鱼,包括3种鲃鱼和1种刺鲃。
现在还保存有原生堆积,为东西向,高约8米,长约15米,宽三四米。地质时代为上新世,距今约500万年,地层为灰色砂岩,为河床沉积物,发现大量鱼类化石。
第14地点原是一个洞穴,并有洞口,当周口店河河水上涨时河水灌入洞穴,并把鱼带到洞中,水位下降后,洞内的鱼因为缺水而干死在洞中,形成化石。这样的情形不是一次,经过多次反复沉积后,形成后来发现的大量鱼类化石。这里只有鱼类化石,没有发现其他化石。
(9)第20地点第20地点位于第14地点东北约10米处(北纬39°40′46.26646″,东经115°55′25.08393″),高出第14地点约15米,原是一个管道状的漏水洞,地表水下冲,带进来许多动物骨头,一层层沉积起来,如今这里经过多年的开采仅留下极少的一些原生堆积,但还能较清楚地看出水流从上冲下来的痕迹落差约20多米。地层为棕红色砂质粘土,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10)第9地点第9地点位于第14地点东北约30米(北纬39°40′47.67524″,东经115°55′28.85284″),低于第14地点约5米,高出坝儿河河床大约55米。还保留有部分原生堆积。地层为棕红色砂质粘土,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出土化石有中国鬣狗、虎、披毛犀、三门马等。
(11)第19地点第19地点位于第9地点西北5~7米处(北纬39°40′49.15458″,东经115°55′27.07310″),1951年开采石灰岩中发现,由贾兰坡等进行清理和发掘。原为裂隙堆积,哺乳动物化石有犀牛、披毛犀、三门马、马和肿骨大角鹿等。经过多年的开采,现已不存在。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12)第13地点第13地点位于第14地点以东约50米(北纬39°40′47.61012″,东经115°55′33.13703″),现已不存在,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调查时间:2004年3月12日14:00(13)第7地点第7地点是裴文中先生于1929年发现的。位于第13地点北侧,约3米处,在第4地点正南约1000米,这个地点代表无洞顶的露天类型,沉积物主要是红土和砂质土,呈深红色,不胶结。由于风化,现已不存在(北纬39°40′48.07163″,东经115°55′34.06122″),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有鬣狗、犀牛、李氏野猪、北京斑鹿、肿骨鹿等。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14)第6地点(鸡骨山)
第6地点当地人称为鸡骨山,因常出土小动物化石当地人误认为是鸡骨而得名。它位于第14地点以南200米(北纬39°40′35.44621″,东经115°55′33.94174″)。石灰岩裂隙,堆积地层为棕色砂质粘土夹角砾。1903年前,采石工人在红色砂质粘土里挖掘了许多哺乳动物化石。在调查鸡骨山时,我们遇到一位正在植树的老乡,名叫王栋,当年64岁,据他介绍这里已不再称鸡骨山了,而被当地人称为“南坡”,原先之所以称“鸡骨山”是因很早以前在这里烧石灰,并用这里的黄泥填抹石灰窑的缝隙,在填抹缝隙时在黄泥中发现许多小骨头,很像鸡骨头,因此,当地老百姓就把这里称为鸡骨山,1958年以后被填平,就不再称鸡骨山了。
根据黄万波先生讲,1921年安特生来鸡骨山看望在这里发掘的师丹斯基,途中遇到老乡指点来到龙骨山,并在龙骨山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可以说鸡骨山是开启龙骨山北京人遗址大门的钥匙。
第6地点鸡骨山经过许多年的开采已不存在,地层为棕红色粘土。
(15)第23地点第23地点位于第14地点以南500米处(北纬39°40′31.99092″,东经115°55′26.97204″),也在鸡骨山上,为奥陶纪石灰岩裂隙堆积,经过几十年的报开采已经不存在了,这次是根据图纸和铁路情况定位的。在此地点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有虎、棕熊、最后鬣狗、葛氏斑鹿、鹿、梅氏犀、马等。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
调查时间:2004年3月13日8:30(16)第21地点第21地点位于第1地点东北方向的太平山西南脚下,距第1地点约600米,高出周口店河床20余米。属石灰岩裂隙,堆积地层为角砾岩,中夹红色粘土。哺乳动物化石有最后鬣狗、熊、葛氏斑鹿、大角鹿、鹿、羚羊等(北纬39°41′24.41337″,东经115°56′07.89964″)。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17)第22地点第22地点位于第1地点东北方向的太平山西南脚下,距第21地点约30米处(北纬39°41′24.91989″,东经115°56′09.50049″),属石灰岩裂隙。哺乳动物化石有棕熊、最后鬣狗、鹿、葛氏斑鹿、大角鹿、梅氏犀、马等。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18)第8地点、24地点位于北纬39°41′25.31484″,东经115°56′10.40115″处。第8地点堆积物为棕黄色砂质粘土,现保存已不多,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第24地点属石灰岩裂隙,堆积地层为粘土夹角砾。哺乳动物化石有最后鬣狗、貉、棕熊、葛氏斑鹿、犀牛、马等。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此地点现已不存在。
(19)第27地点(田园洞)
第27地点位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西南9千米处(北纬39°39′31″,东经115°52′19″),属石灰岩溶洞,洞体高约2米,深约5米,洞口面向正北,高出现在河床150米,洞中沉积物为灰白色粉砂,其中夹有小块砾石,磨圆度不好,在主洞左侧有两条垂直裂隙,主洞右侧有水流冲刷形成的凹坑,凹坑顶部和底部有钟乳石和石笋,距田园洞口东北约30米处,有水流冲刷的凹坑。
2003年正式发掘。从踏勘到发掘采集到大批动物化石。最为珍贵的是发现智人化石,材料包括:下颌骨、锁骨、肱骨、桡骨、脊椎骨、股骨、腓骨、跟骨、趾骨等。与智人同一层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豪猪、猕猴、果子狸、狼、猪獾、黑熊、野猪、原麝、斑鹿、苏门羚羊、羚羊、牛等26种。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晚期,铀系法测年为距今2.5万年,与山顶洞人的年代相当。
调查时间:2004年3月13日(20)第4地点周口店第4地点位于周口店第1地点西约300米,这次考察在第4地点西北入口进新洞,洞内有坍塌的大块角砾,但没有发现化石。第4地点洞顶上的钟乳石已被破坏,但下面的石笋依然保存,洞底有钙板堆积,估计仍有化石埋藏。
调查时间:2004年3月14日8:45(21)第18地点周围(18,16,17地点)
第18地点位于门头沟区灰峪村北约800米处,我们一行人驱车行程70多千米,几经探问,最终到达门头沟区灰峪村。在灰峪村委会中遇到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乡,向其询问当年出土龙骨的地方在何处,他们和刚进来的一位老乡都说在村的北边,并且刚进来的老乡能说出龙骨是黏舌头的骨头,使我们非常兴奋,当我们到达所说的地点时,已很难辨认。当年的第18地点已经被石灰厂采石所破坏,只找到了遗留下来的第18地点的部分痕迹,从现场遗留分析属角砾层。
第16,17地点位于第18地点西侧的军庄(军河)附近,属石灰岩裂隙,堆积地层为角砾岩,由于化石较少,前人未在文献中作过详细报道,故此行对第16,17地点无从考证。
调查时间:2004年3月14日15:15(22)第11地点根据裴老的描述和这次调查中黄万波研究员根据原来留存的地形图的对照,确定周口店第11地点位于距离周口店第1地点西北大约1000米处(北纬39°41′16.02079″,东经115°55′06.18160″),地层为红色粘土层,没有发现化石。
(23)第10地点根据裴老的描述和这次调查中黄万波研究员根据原来留存的地形图的对照,确定周口店第10地点位于距离周口店第1地点西南大约1000米处(北纬39°41′12.16841″,东经115°55′08.08977″),地层为红色粘土,在该地点发现了啮齿类动物,如鼠类的化石,很有发掘研究价值。
调查时间2004年3月15日8:50(24)第5地点在周口店火车站以南,距离北京猿人洞大约800米。动物化石有鼠类等,时代是中更新世。此次按照图纸距离,第5地点与第3地点和第12地点成三角形,离得很近,根据黄万波研究员讲第5地点是一个似柱子形的堆积物,与顶盖堆积相对应,现由于开山采石已不存在。
(25)第25地点第25地点在天仙背,距离周口店50千米,属古灰岩洞穴,堆积地层为松散砂质土。动物化石有豹、羊等。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由于路途遥远未到。但据黄万波研究员讲此地点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