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创业追踪:从创新工场走出来的项目2

来源:
时间:2022-05-06 17:00:53
热度:1

创业追踪:从创新工场走出来的项目2?  DoNews12月6日 互联网各领域的红海竞争使很多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之路,或拓展用户群或寻求新的合作途径。创新工场旗下的三个明星项目知乎、豌豆荚手机精灵、应用汇也无法置身事外,他们同样面临着突破

  DoNews12月6日 互联网各领域的红海竞争使很多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之路,或拓展用户群或寻求新的合作途径。创新工场旗下的三个明星项目知乎、豌豆荚手机精灵、应用汇也无法置身事外,他们同样面临着突破自身瓶颈、寻找新的发展模式的挑战,而他们的经历和面临的问题,值得所有创业公司引以为鉴。

       创业追踪:从创新工场走出来的项目生存现状1

  知乎:问答质量下降导致用户流失

  知乎于2011年1月26日上线,2011年3月28日,得到创新工场的投资。从一推出,知乎就吸引了很多互联网业界人士的关注,从互联网评论人keso和李开复的回复就可看出当时知乎有多红多火。

  可两位领袖最近在知乎的动态,同样可以说明知乎现在面临的境遇。keso已经5个多月没有提问和回答,创新工场李开复也已经近2个月没有动态,知乎似乎已经从最初的光环里走出来,更严重的是,部分精英用户正在流失。

  据悉,知乎最开始主打的互联网方面的问答,在很短时间内聚集起了大批中国互联网意见领袖和IT界从业者。但现在来看,其最初的优势也变成了阻碍其发展的障碍之一——整个社区氛围太geek,用户视觉疲乏。随后知乎在内容上进行了拓展,体育、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多元化问答,也让用户找回了一些新鲜和惊喜感。

  2012年2月,知乎推出了知乎阅读,用户不必登录知乎帐号,就能依据话题、用户等不同分类形式,获取不同领域的精选问答内容,其意图在进一步汇聚知乎中的高质量问答内容。

  但知乎的一些优化和改版,不但没有增强用户黏性,反而使得一些精英用户流失。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后台的数据分析挖掘能力薄弱,唯有通过运维人员的介入来维持网站秩序。而这些运维人员经验不足,专业性不统一,不能正确引导用户,反而激起矛盾。

  据悉,此前知乎采用邀请注册机制,但从2012年上半年起,知乎涌现大学生用户,导致社区氛围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网站的整体问答质量下降,没有技术含量不说,提出的问题同质化现象突增。由此也导致了部分精英用户的流失,活跃度下降,而这些老用户鄙视新用户“使用知乎的方式不正确、问题太水”等话语也不利于知乎活跃用户数的维持。

  另外,如同维基百科一样,知乎的问题是可以进行修改的。由于用户质量下降,知乎无法杜绝用户的恶意篡改行为,且对待新老用户的待遇不一样。运维人员不公正的处理问题,带有倾向性地介入争议,引起了用户的质疑和不满。

  知乎似乎习惯性地把社区出现的一些问题归结为“恶意用户”的恶意行为,而不从功能设计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以为驱逐了这些暴露系统设计漏洞的用户问题就自然消失了,从而失去了优化系统平台的机会。

  另外,知乎的激励制度欠缺,在知乎上名人效应很明显,领袖的提问总是一呼百应;而有的人提出问题却没人解答,挫伤用户积极性。有用户反映称,在知乎上提问要有技巧,不然没人理,比较活跃的来回就那一小撮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知乎曾因版块、功能的改版,以及将直角引号(「」)代替弯引号(“”)等问题引起和用户的争论。由此可见,看似平等的氛围下,一旦涉及到知乎利益,知乎团队似乎甘愿站在大多数用户的对立面,而此举更引起了用户的反感。

  如果以上属于其内部运营能力问题,那其商业模式的不确定则是另一原因。在互联网行业里可以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国内网站只会山寨国外网站的UI,其后台数据挖掘能力以及这些用户数据的商业价值的变现能力却无法学来。知乎也不例外,其虽然被誉为中国版的Quora,但在商业模式问题上,也遭遇和 Quora相似的困境。

  评论:知乎激励制度需完善

  知名IT评论人洪波表示,近期未在知乎更新的原因,是因为激励制度不够。他表示,用户在上面回答高质量的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而对于一些精英用户来说,投入产出比却不平衡。换言之,对于一些新用户来说,这个平台是很好的,可以建立个人的品牌,有人也因为对行业独到的见解而找到工作,但是对一些有名气或是业界领袖来说,激励制度是不够的,除了回答问题,他们得不到其他有价值的回报。

  但洪波还是认为,知乎是个很好的平台,现阶段的活跃度也很高,有很多高质量的问题。有的公司高层个人也会在知乎上回答问题,这样可以在行业内可以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

  SNS社区产品经理刘阳表示,产品给用户提供的功能应该都是可以立刻上手的,而不需要看使用说明或是遵循一堆所谓的原则,如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和疑惑,产品开发人员应该从自身角度去反省改进,优化用户体验而不是指责用户“不是这样使用的”。

  而关于知乎的改版,也业内人士表示支持并认为,知乎改版就是变得更加微博化。他认为知乎这样做其实是对的。“关注了正确的人,也就关注到重要的问题,尽管这也会有一些牺牲,但普通用户也能回答出好问题。下一步知乎应引进更多机构,这样知乎的问答还会进一步提高。”

  但有资深用户呼吁,知乎应重新审视产品自身的不足,完善后台数据分析功能,此外,还需提高运维人员的专业化水准,使他们从BBS版主的管理思维转化到网络社区的服务思维。

  同样为社交问答平台的“好问”创始人迟春亮表示,知乎虽然集中了各行业的牛人,但似乎并没有解决用户的真实需求,越来越像一个知识库,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知乎无法在现有产品形态中快速的建立各种关系,导致新手无法快速参与到其中,因此用户活跃度低迷。”另外,迟春亮不认同其邀请机制,表示封闭并不能有效的提升问答的质量,用户的最终需求是希望能够解决问题,如果一定要注册才能获得答案,对用户是一种打击。

  豌豆荚手机精灵:探索差异化竞争之路

  豌豆荚手机精灵是创新工场首个公开的投资项目,发布于2010年8月9日。2011年1月15日,李开复证实豌豆荚拿到了第二轮融资,成功毕业搬出创新工厂。另据不完全数据显示,目前豌豆荚已经拥有超8500万用户,收录超41万款应用,日应用分发量超1500万。

  豌豆荚联合创始人王俊煜曾表示,在Android系统的手机助手市场,豌豆荚是第一名,豌豆荚2年来一直在对产品进行改造 ,不断的进步优化。但随着行业的激烈竞争,豌豆荚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先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91手机助手,而后是腾讯和奇虎360等紧跟着进入手机助手领域,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境遇下,豌豆荚一直在手机助手软件领域寻找差异化竞争的出路。

  终于,在12年7月,豌豆荚正式发布了百宝袋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百宝袋试图将豌豆荚打造成一个内容分享平台。通过用户及第三方开发者自身生成的海量内容,产生用户黏性,再不断吸引更多的用户,最终形成生态系统。

  有业内人士认为,豌豆荚提出的生态系统看上去更像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对此,王俊煜表示,移动浏览器要的是流量变现,而豌豆荚强调的是应用推广。

  这样,就牵扯到了其商业模式的问题,而据了解豌豆荚的商业模式还并不明确。王俊煜曾表示,豌豆荚的最终收入构成是怎样的,还无法确定,但他认为目前的产品形态不是最有爆发力的。他表示,豌豆荚现在的关注点不在盈利模式,仍然在探索产品的阶段,且他透露前两轮的融资还没用完,豌豆荚将尝试应用软件分成模式的创收渠道。

  评论:做完全开放平台要面临巨大挑战

  手机软件工程师胡一飞称,如果要做完全开放的平台,必然要面临盗版、侵权等问题,这对豌豆荚来说也是一大挑战。且手机助手软件也就91助手等几个大厂商在赚钱,在商业模式不明的情况下,豌豆荚未来的路还很长,好在其投资方创新工场等没有给予其盈利压力。

  某行业资深媒体人也表示,未来豌豆荚的前景很难估计,手机助手软件领域竞争激烈,腾讯正将其手机管家与自家其他产品相捆绑,而奇虎360则与91手机助手建立了合作关系。在91助手和360手机助手等大企业的挤压下,豌豆荚的市场份额不容乐观。

  应用汇:跨行业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

  应用汇于2010年8月正式发布,是创新工场早期孵化的项目之一。其于12年2月宣布获得A轮融资,而此次融资代表应用汇从创新工场正式毕业。与豌豆荚类似,在面临手机应用市场的激烈竞争,应用汇也改变了单一的发展模式,选择了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

  用应用汇联合创始人袁聪的话来说,就是通过大厂商赚钱,然后在渠道、市场推广等方面帮助扶植小型开发者,与开发者共同分成。

  据了解,目前应用汇每个月都会举办先下沙龙,或是举办产品发布会,帮助小型开发者进行市场推广,提升媒体曝光率。袁聪表示,未来应用汇还将会在资源上对开发者进行倾斜,进一步帮助开发者盈利,联合运营,然后共同分成。这一共同分成的模式将会使应用汇与小型开发者一起共同扩展用户、共同收入。

  据了解,应用汇一直实行对推广应用进行收费和发布广告来获利。但随着手机应用市场的红海竞争日趋激烈,应用汇也在寻找着差异化竞争的蓝海市场——拓展新的跨行业合作,成了应用汇的选择。

  应用汇日前推出了魏晨专属APP应用,与天娱传媒合作推出的明星个人APP,也许是应用汇团队想要冲出红海竞争的一大举措。据了解,接下来应用汇还将继续独家首发重量级明星的个人APP。应用汇的跨行业合作是敏锐的商业探索还是超前的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考据,但面临激烈的竞争,如何避免同质化,成为了大多数厂商的一大难题。

  评论:市场推广很“烧”钱

  日前应用汇搬回了创新工场内,据了解,应用汇在今年3月份完成了4千万的融资,有业内人士称其3月份的融资额已经快用完了,所以搬回了创新工场的免费工作室。

  洪波认为,应用市场竞争激烈,在推荐应用的同时,应用汇作为一个APP应用,同样需要进行市场推广,而应用汇用在自身和中小创业团队上市场推广费用是很大的。(完)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面对创业抉择,创新工场投资的项目,精益创业的逻辑框架,如何获得天使投资,商业模式的力量,星状创业团队,企业内部创业项目案例,技术创业,海归创业扶持政策属于吸引政策,创业者与投资人沟通的核心要素包括,如何挖掘创业机会,创业团队有哪几种典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