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官方将加快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
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官方将加快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中新网4月2日电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梁彦2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有关情况时指出,将坚持全链条管控,统筹推动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同时,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粮食
中新网4月2日电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梁彦2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有关情况时指出,将坚持全链条管控,统筹推动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同时,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加快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加快实施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强化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推进“数字粮储”建设,严格执法监管,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资料图:收割机驰骋在田间收割作业(图文无关)。周星亮 摄4月2日,国新办就“十四五”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梁彦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粮食连年丰收,产量连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市场供应充裕,活力不断增强,粮食储备库存充足,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优质粮食工程成效明显,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大幅提高,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
梁彦提到,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实施粮食安全战略、能源资源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对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目前,我们正在按‘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加快编制‘十四五’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专项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在‘五个坚持、五个统筹’上下功夫。”梁彦说到。
一是坚持立足国内,统筹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完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全链条保障粮食安全,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
二是坚持精准调控,统筹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科学确定政府储备规模,完善“通道+线路+枢纽+节点”的粮食物流骨干网络,强化监测预警,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持续推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提高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消费需求。
四是坚持全链条管控,统筹推动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健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绿色低温储粮技术和适度加工技术,强化标准引领,有效降低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环节损耗。开展“爱粮节粮”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倡导绿色健康消费习惯。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实行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强中央储备粮管理和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情况考核。加快实施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强化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推进“数字粮储”建设,严格执法监管,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梁彦强调,“以上几点概括讲,就是统筹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协同保障能力、收储调控能力、产业支撑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以及节粮减损能力,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培训会召开2021-04-01
-
市场分析师需要有哪些能力2021-03-28
-
周杰伦和林俊杰相比,谁的作词能力更好一点?2021-03-25
-
请问综合应用能力一般考什么内容?是申论么2021-03-25
-
《自然》最新论文:植物和土壤或能互换储碳能力2021-03-25
-
如何提高化学解题能力2021-03-25
-
广东森林碳汇储量达3.1亿吨 将着力提高碳汇能力2021-03-21
-
今后5年,碳达峰重点工作在哪里?此次会议从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生态碳汇能力等7个方面进行了部署2021-03-19
-
刘雅鸣委员:提升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刻不容缓2021-03-07
-
北京铁路货运开启春耕物资绿色通道2021-02-24
-
欧洲现有森林或许已达到碳汇能力的极限2021-02-21
-
退耕还林有助于提高我国土壤碳汇能力2021-02-21
-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增强碳汇能力2021-02-20
-
《江西省“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提高碳汇能力2021-02-20
-
天保工程20年 29.66亿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 碳汇能力不断增强2021-02-20
-
农行具备独立开展“碳金融”的能力2021-02-17